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总结了千岛湖畔水杉引种栽培技术,包括引种地概况、整地、苗木选择、栽植、培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为该地区发展水杉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杉;引种;栽培技术;千岛湖
中图分类号 S791.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200-01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是古老稀有的落叶大乔木,在科学界被誉为“活化石”。水杉为落叶大乔木,树干高大通直,树基部膨大,幼年树冠窄圆锥形,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变为广锥圆形,幼树树皮淡红褐色,老树树皮深灰色或灰褐色,纤维质浅纵裂,长条片状剥落;叶对生,线形,扁平,柔软;雌雄同株;球果有长柄;种子倒卵形,扁平[1-2]。水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抗逆性强,病虫害少,材质较好,既是建筑、家具、造船的良材,又是好的造纸原料,树形优美,是一种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
千岛湖由1959年我国第1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新安江水电站截流蓄水而成,在湖区范围形成了温差小、霜期短、春暖早、秋寒迟、夏无酷暑、冬天严寒的特殊小气候,给水杉引种栽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适生环境条件。水杉在千岛湖畔已引种栽培成功,保存率100%,生长健美快捷,效益良好,20世纪70年代引种栽培最高者达16.3 m,胸径39.6 cm,是千岛湖绿化造林、林相改造、园林绿化、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等推广栽培的好树种,尤其是在当今全球气温日益回升、绿地面积日益萎缩、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条件下,发展水杉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水杉引种地概况
水杉原产于华中地鄂西南半高地带,当地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为12.8 ℃,年均降水量为1 260 mm,平均相对湿度为80%,无霜期231 d,土壤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海拔900~1 500 m,引种地一般以平原的河流冲积土为好,丘陵山区则以山洼及较湿润的山麓坡缓地较为适宜。千岛湖引种林地选择在千岛湖林场港口林区大坑坞,海拔110 m,距离库岸约200 m,土质疏松深厚、肥润,雨量充沛,排水良好,pH值5.5,年均气温17 ℃,年均降水量1 668 mm,年均相对湿度为78%,无霜期268 d,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水陆交通相对方便。
2 仔细整地
整地质量不仅影响造林成活率,而且直接关系成林速度与材质。在水土不易流失的平坡及坡度在25°以内缓坡地带,宜进行全垦整地,对25°以上坡度的林地应采取水平带整地或块状整地,保留一定面积杂草灌木带,以利于保持水土。整地时间宜选造林前秋末冬初进行,先劈除杂草灌木,炼山后再进行垦复,清除柴桩、藤根、石块等,然后挖穴,穴的规格一般为60 cm×60 cm×50 cm(1 665穴/hm2),并把表土置于两边,种植时先回填穴表土。在条件许可下,每穴施腐熟栏肥5 kg和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0.5 kg作基肥效果更佳。
3 优选苗木
良种壮苗是水杉丰产的物质基础。选择二年生生长健壮、顶端优势较强、主干通直、苗高1.5 m以上、地径3.5 cm以上、完整无断头、根系良好、无病虫害的苗木。远距离运输苗木时,必须将苗木包好扎紧,长途运输中要浇水湿润,尽量做到随起随运随种,缩短中间时间,严防损伤苗木,确保造林成活质量[3]。
4 认真栽植
严把造林质量关,栽植要做到顺应苗木根系形状大小,使其根系在穴中自然舒展,然后先回填表土肥料与根系紧密结合,再分层填土踏实,同时浇足定根水,最后覆土厚10 cm左右培成馒头形。栽植时间一般在立春至春分为最好。
5 培育管理
5.1 锄草松土
锄草松土即清除杂草、藤本,疏松土壤增强透气性,改善理化性能,创造舒适良好的土壤环境空间,提高根系生命功能,促进其健壮快速生长,为水杉丰产高效夯实基础。每年锄草松土2次,在5—6月、8—9月水杉旺盛生长前期抚育效果最佳。
5.2 适度套种
为充分利用林中空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造林1~2年内可适当套种豆类作物或绿肥,为不影响树苗生长,套种作物要与树苗保持30~40 cm的距离[4-5]。通过对作物的中耕除草、施肥,既可起到以耕代抚的作用,又可增加收益,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
5.3 适度修枝
为保持通风透光,给树木健壮生长创造良好的空间,成林后进行适度修枝,宜选在水杉落叶后至立春前进行,修枝强度为树冠总长度的1/4~1/3,具体视树木生长情况而定。
6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关键是预防,一是源头防治。严把种苗检疫关,凡是引进苗木均需进行严格检疫,从源头杜绝病虫害苗木带入。二是营林防治。坚持加强科学培管,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合理密度,增强透光通风,促进健壮生长,增强抗性能力。营林中若发现水杉茎腐病,晴天立即采用1∶1∶100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杀,每隔
7 d喷1次,连喷3次,同时进行适度修枝保持通风;营林中一旦发现水杉大袋蛾,人工摘除连袋幼虫集中焚毁,严重者采用敌百虫800~1 000倍液或杀螟松1 000倍液喷杀幼虫。三是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利用鸟、蜘蛛、螳螂等天敌,抑制害虫种群水平[6]。四是物理防治。利用光、电、热、黑光灯等进行诱杀,减少病虫的发生和蔓延[7]。
7 参考文献
[1] 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主编.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78.
[2] 汪爱君,张乃华,黄超钢,等.千岛湖畔引种水竹栽培技术[J].世界竹藤通讯,2012(4):23-25.
[3] 项步乾,唐小华,项瑜,等.山核桃的丰产栽培[J].林业实用技术,2003(7):18-19.
[4] 唐小华,项瑜,项步乾,等.笋材两用毛竹林的丰产栽培[J].世界竹藤通讯,2004,2(1):22-24.
[5] 唐小华,胡红富,项步乾,等.山茱萸丰产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2):59-60.
[6] 项步乾,陈爱群,陈根旭,等.湿地松容器育苗造林推广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1(z1):86-88.
[7] 李改英.水杉的栽培与管护[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46-47.
关键词 水杉;引种;栽培技术;千岛湖
中图分类号 S791.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200-01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是古老稀有的落叶大乔木,在科学界被誉为“活化石”。水杉为落叶大乔木,树干高大通直,树基部膨大,幼年树冠窄圆锥形,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变为广锥圆形,幼树树皮淡红褐色,老树树皮深灰色或灰褐色,纤维质浅纵裂,长条片状剥落;叶对生,线形,扁平,柔软;雌雄同株;球果有长柄;种子倒卵形,扁平[1-2]。水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抗逆性强,病虫害少,材质较好,既是建筑、家具、造船的良材,又是好的造纸原料,树形优美,是一种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
千岛湖由1959年我国第1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新安江水电站截流蓄水而成,在湖区范围形成了温差小、霜期短、春暖早、秋寒迟、夏无酷暑、冬天严寒的特殊小气候,给水杉引种栽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适生环境条件。水杉在千岛湖畔已引种栽培成功,保存率100%,生长健美快捷,效益良好,20世纪70年代引种栽培最高者达16.3 m,胸径39.6 cm,是千岛湖绿化造林、林相改造、园林绿化、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等推广栽培的好树种,尤其是在当今全球气温日益回升、绿地面积日益萎缩、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条件下,发展水杉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水杉引种地概况
水杉原产于华中地鄂西南半高地带,当地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为12.8 ℃,年均降水量为1 260 mm,平均相对湿度为80%,无霜期231 d,土壤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海拔900~1 500 m,引种地一般以平原的河流冲积土为好,丘陵山区则以山洼及较湿润的山麓坡缓地较为适宜。千岛湖引种林地选择在千岛湖林场港口林区大坑坞,海拔110 m,距离库岸约200 m,土质疏松深厚、肥润,雨量充沛,排水良好,pH值5.5,年均气温17 ℃,年均降水量1 668 mm,年均相对湿度为78%,无霜期268 d,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水陆交通相对方便。
2 仔细整地
整地质量不仅影响造林成活率,而且直接关系成林速度与材质。在水土不易流失的平坡及坡度在25°以内缓坡地带,宜进行全垦整地,对25°以上坡度的林地应采取水平带整地或块状整地,保留一定面积杂草灌木带,以利于保持水土。整地时间宜选造林前秋末冬初进行,先劈除杂草灌木,炼山后再进行垦复,清除柴桩、藤根、石块等,然后挖穴,穴的规格一般为60 cm×60 cm×50 cm(1 665穴/hm2),并把表土置于两边,种植时先回填穴表土。在条件许可下,每穴施腐熟栏肥5 kg和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0.5 kg作基肥效果更佳。
3 优选苗木
良种壮苗是水杉丰产的物质基础。选择二年生生长健壮、顶端优势较强、主干通直、苗高1.5 m以上、地径3.5 cm以上、完整无断头、根系良好、无病虫害的苗木。远距离运输苗木时,必须将苗木包好扎紧,长途运输中要浇水湿润,尽量做到随起随运随种,缩短中间时间,严防损伤苗木,确保造林成活质量[3]。
4 认真栽植
严把造林质量关,栽植要做到顺应苗木根系形状大小,使其根系在穴中自然舒展,然后先回填表土肥料与根系紧密结合,再分层填土踏实,同时浇足定根水,最后覆土厚10 cm左右培成馒头形。栽植时间一般在立春至春分为最好。
5 培育管理
5.1 锄草松土
锄草松土即清除杂草、藤本,疏松土壤增强透气性,改善理化性能,创造舒适良好的土壤环境空间,提高根系生命功能,促进其健壮快速生长,为水杉丰产高效夯实基础。每年锄草松土2次,在5—6月、8—9月水杉旺盛生长前期抚育效果最佳。
5.2 适度套种
为充分利用林中空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造林1~2年内可适当套种豆类作物或绿肥,为不影响树苗生长,套种作物要与树苗保持30~40 cm的距离[4-5]。通过对作物的中耕除草、施肥,既可起到以耕代抚的作用,又可增加收益,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
5.3 适度修枝
为保持通风透光,给树木健壮生长创造良好的空间,成林后进行适度修枝,宜选在水杉落叶后至立春前进行,修枝强度为树冠总长度的1/4~1/3,具体视树木生长情况而定。
6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关键是预防,一是源头防治。严把种苗检疫关,凡是引进苗木均需进行严格检疫,从源头杜绝病虫害苗木带入。二是营林防治。坚持加强科学培管,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合理密度,增强透光通风,促进健壮生长,增强抗性能力。营林中若发现水杉茎腐病,晴天立即采用1∶1∶100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杀,每隔
7 d喷1次,连喷3次,同时进行适度修枝保持通风;营林中一旦发现水杉大袋蛾,人工摘除连袋幼虫集中焚毁,严重者采用敌百虫800~1 000倍液或杀螟松1 000倍液喷杀幼虫。三是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利用鸟、蜘蛛、螳螂等天敌,抑制害虫种群水平[6]。四是物理防治。利用光、电、热、黑光灯等进行诱杀,减少病虫的发生和蔓延[7]。
7 参考文献
[1] 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主编.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78.
[2] 汪爱君,张乃华,黄超钢,等.千岛湖畔引种水竹栽培技术[J].世界竹藤通讯,2012(4):23-25.
[3] 项步乾,唐小华,项瑜,等.山核桃的丰产栽培[J].林业实用技术,2003(7):18-19.
[4] 唐小华,项瑜,项步乾,等.笋材两用毛竹林的丰产栽培[J].世界竹藤通讯,2004,2(1):22-24.
[5] 唐小华,胡红富,项步乾,等.山茱萸丰产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2):59-60.
[6] 项步乾,陈爱群,陈根旭,等.湿地松容器育苗造林推广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1(z1):86-88.
[7] 李改英.水杉的栽培与管护[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