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都反腐轻喜剧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典型的反腐案例,手握实权的房产局长,包养情妇,贪污腐化。
  这还是一出标准的轻喜剧:妻、子夸张式散发传单、网帖举报丈夫、父亲,并且在证据前一蹲守就是八天八夜。
  于是,亲情、伦理、道德、家庭关系、第三者插足等等八卦充斥了整个故事。反腐就这样被娱乐化了。
  其实,这远远并非个案。媒介似乎已经形成一个惯例:有男贪官就来一个涉案女明星的全民大猜想;有女贪官就追溯一下其内心多么寂寞;如果有涉及隐私的不雅照片、视频、日记就弄出一个“某某门”…… 似乎不经意间,这个社会患上了“反腐娱乐症”。
  严肃的司法主义者与民众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看法的两端,前者认为道德不端并不能等同于触犯刑律,后者则是对着伤疤嬉笑怒骂。
  必须承认,这种以捕捉花边新闻为载体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反腐个案的查办。然而,只有逃避的社会才会把伤疤当作笑话。
其他文献
21年前的10月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刘复之曾为全国模范检察院——黑龙江省兰西县检察院题词“全国检察战线的一面红旗”。  弹指间二十载岁月远去。旗帜,鲜艳依然。  在2010年3月26日召开的兰西县人大代表会议上,检察长赵沂河提出:“2010年总的目标是:创建学习型党组、学习型检察院,争做‘四型’(学习型、专家型、实干型、廉洁型)检察干警,力争十项主要业务至少有五项保持全市先进,整体工作全市
一碗清水挂面,一个溏心蛋,几滴酱油,几滴陈醋,再向着那袅袅升腾的热气中磕几下胡椒瓶子,最后撒上一把玲珑翠绿的葱花,滴一滴———真的是一滴香油,一碗面就好了。  这碗面没有名字,姑且可以称之为———酱油香油醋面。  说来也怪,小时候总想去外面尝尝各种味道,总觉得外面的饭才最好吃。可真正走远了,她才发现最眷恋的还是家乡那碗再简单不过的面,这种眷恋甚至成了一种情结。  回忆像面汤上浮动的那点香油花,恣意
誰说简单的话道不出真谛?东坡问宇文柔奴:“广南风土,应是不好?”答日:“此心安处是吾乡。”故乡的真谛即在于此。故乡不仅仅是你的出生成长地,它更是人在历经沧桑后心灵的归宿,可实可虚,可近可远。  故乡不执着于槐树下的老屋,它也是一份记忆。儿时的伙伴或许早已天各一方,或许永生都不复得见,但快乐的点滴被永远保存了下来。因为这份美好的记忆,有的人明知故乡已物是人非,却一定要去重新摘一朵故乡的花,仰望一下槐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贫穷离我们越来越远,一些老师和家长觉得现在的孩子太享福,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吃苦。他们信奉“梅花香自苦寒来”,坚持给孩子“吃苦教育”,比如家里有洗衣机也坚持让孩子手洗衣服,让孩子在冷风中徒步,洗冷水澡……有人说,这样刻意安排的“吃苦教育”流于形式,并不能达到想要的目的;也有人说,艰苦的条件能让孩子理解生活的不易,明白很多问题需要靠自己解决,这样孩子才会更珍惜当下,更努力,更自立
中国毛笔素有“绕指之柔”的名号。不知你是否认真观察过它?它的笔锋虽然是用动物的毛发制成,可它并非完全柔软。它的笔根处被捆紧压牢,这样在书写时,才会既柔软又有韧性。悬针则柔,撇捺则刚。刚柔相济,方为书法的至高境界。(开篇即对毛笔进行细腻描摹,凸显书法“柔中见刚”的特性。)  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刚与柔是为人之道,也是处世之理。(顺势过渡,由书法引出人生。刚与柔,也是为人处世之道。)  唐代有一书法家
还未踏进小院,就嗅到了温暖空气里淡淡的花香。循着花香走进院子,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忙碌的外婆。  清晨柔和的阳光穿过斑驳的树叶,稀稀疏疏地落在外婆身上,只见她那一头银白色的发丝泛着粼粼的光,被暖风撩起又落下。这位眼角溢满笑意的老人,正幸福地侍弄着她那些宝贝花。见我走来,她才缓慢地放下手中的浇水壶,笑着对我说:“今年的花开得真好。”  外婆喜欢养花。她的小院里一年四季都开着各色的花,就连小小的角落里,也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更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是对家庭、对国家的深沉热爱。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青少年也应当知道“怎样爱国”,并将其作为做人最大的事情。当代学生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明白家庭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在创作中表达爱家爱国的信念。  精彩语录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蚂蚁有时也能搬走一座金山。  有这样一种腐败类型——主人公大都是处于权力末端的“小人物”,职务相对不高,但是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在短则几个月长达三五年甚至十余年的时间里,几十次甚至成百上千次持续地贪污受贿。对此,我们称之为蚁贪,即“蚂蚁搬家式腐败”。  这是一种“庸常的罪恶”:一方面,身处其中的贪官对这种“零打碎敲”的贪腐不以为耻,甚至暗中攀比,官场文化因此被完全扭曲。另一方面,这也生成为社会大环
网上沟通对于改良司法的作用,还需要缜密观察,不可以做夸大、幻想式的诠释    时下,政法机关及政法官员纷纷扎起“围脖”,成为一时兴盛之举。我国司法改革,受制于各种因素,在某些实质层面难以扯开大步,法律人常有的保守性格,使某些改革不容易突飞猛进;但在另一些领域,有关司法的新鲜之举却又十分活跃,恰成对比。政法机关及政法官员开微博,就属于后一种情况。   粗略想来,政法机关及政法官员开微博,起码有如下几
献血者及其家人在用血液中的过程之烦琐、操作之不便,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最终使免费用血变有偿用血。全国各地血站腐败案的频发更使血站陷入巨大的信任危机    血荒与恐慌  近一两个月,血库告急的新闻可谓铺天盖地。昆明告急,南京告急,青岛告急,北京告急,以至出现了住院等待手术的病人要自己打电话,甚至出院去联系血源这样的情况。血荒裹挟着民众对血站的信任危机再一次粉墨登场。  一边是血库告急,一边是民众的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