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原因、特点及效果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度是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内生变量,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是制度经济学的两大基石。当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变迁有其特定时代背景。改革的特征是:(1)诱致性与强制性的结合;(2)意识形态的影响;(3)渐进式改革。改革的效果是:(1)稳定粮食产量,但这次产权改革给农民带来的种粮激励不太明显;(2)农业规模经营逐步发展,但受到交易费用、非农就业岗位、农民意识形态的限制;(3)农民收入提高,涉农纠纷缓解,但仍受到复杂现实条件制约;(4)产权关系变化进一步促进村域治理机制变化。
其他文献
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速度型向集约型、效益型的转变。要顺利地实现这一转变,需要政府从国际竞争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适时地制定有关宏观经济政策,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着力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期盼,改善乡村生态环
人口增收脱贫。汪洋先后来到梅山镇和白塔畈镇,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详细询问村级和分户式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运营状况,了解电价补贴等政策落实情况及发电收益分配方式,听取基层干部
技术哲学是对于技术的估价,技术估价以技术本质的解释为前提。本文试图通过对技术哲学史上关于技术解释与估价的几种主要方式,特别是一种历史的、系统的技术概念的分析、考察和
2019年以来,都昌县蔡岭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省、市、县部署要求,围绕做优“两业”扶贫,做强党建引领,做实志智双扶的思路,狠抓工作落实
如何建立与完善中小企业的税收制度在理论界存在不同的争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税收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文章通过对企业竞争中的公共品原理分析,指出中小企业的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