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路上,工人大有作为

来源 :中国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kongqi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创新,科技兴国,这是硬道理。但在研发、创新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些意外,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坎”,尤其在民营企业内,研发创新更是困难重重。
  一线工人怎样创新?
  可以说很简单,也可以说很复杂。
  要说创新简单,那是因为工人身处生产一线,能近距离接触生产设备,是最了解设备和工艺的人,也最容易发现创新点。
  创新就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当然,这需要你在工作中善于观察,发现工作中能够增加工作效率的技术,能够提高产品质量的工艺,能够减轻劳动强度的方法,最主要的还有保障生产安全的手段。这既需要你有动手能力,还要善于总结经验,最后就是能把想到的付诸于行动中。
  要说工人创新有难度,一是来自工人的自卑心态,总认为创新是技术人员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是工人提出的创新方案不被重视,伤了自尊心,影响了工人的创新激情;三是工人申请资金太困难,有些很好的方案没法实现。
  在创新工作中,我之所以取得些许成果,可能是因为我不想虚度时光,特别是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在创新过程中,我也遇到过各种困难,其中就有不被理解的时候。有人认为我是在瞎掺和,我却对这些话不太以为然。
  对我来说,最困难的就是资金和场地问题。没有资金,我就自己出钱,工资虽然不高,但节俭着花还是能攒下一点的;没有场地,我就想办法自己去找,总能遇到支持帮助我的人。最后,我突破了各种困难完成了多项成果。
  这些年,我的最大感触是:在奋斗的过程中要能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扛得住打击。如果你能用这样的心态去创新,想不成功都难。
  我和铁路轨道相伴了30多年,最初我只有初中文化,连一张简单的电路图都看不懂,但凭着对技术的执着和热爱,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我研发的钢轨焊缝热处理技术提高了钢轨的焊接质量,保证了铁路的运输安全,现在已经在全国普遍应用。
  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创新的脚步。近几年,我将创新目光聚焦在了钢轨焊接机的技术创新上。“复兴号”都上线运行了,而与之相匹配的铁路轨道焊接技术也要提升啊。
  我一直想,要用自己研发的钢轨焊接机焊接高铁钢轨。经过我们的努力,新的钢轨焊接机已实验成功,并在2017年10月上海先进铁路装备展会上,受到国外同行业的关注。
  我们研发的钢轨焊接机是中频逆变直流焊轨机,比国外已运用20多年的交流焊轨机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无论是理论推导分析还是实际使用反馈,都已证明中频逆变直流的先进性、可靠性。而焊接电流全程实测及顯示的技术,全球尚无一例,为世界领先水平。
  科技创新,科技兴国,这是硬道理。但在研发、创新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些意外,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坎”,尤其在民营企业内,研发创新更是困难重重。由于企业性质、行业类别的限制,新技术、新工艺很难有机会与社会共享。
  不过,关于创新的话题,“创新来自哪里”“怎样去创新”,工匠之间交流起来还是不分行业和工种的,因为我们的“匠心”是相通的。在我心中,始终坚信:创新路上,工人大有作为。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护理学员生源质量有所下滑,护理学生坐、立、行、走等仪态不规范,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等状况,通过加强现代礼仪训练,素质与气质培养,提高职业道德,职业竞争意识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創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工会干部务必深学、悟透、笃行,切实做到学思践悟新思想,不忘初心为职工,当好新时代“答卷人’。  旗帜鲜明讲政治在把握政治方向中交出新答卷  作为工会干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干部,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最基本的政治素养、最起码的政治品格、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切实把增强“四个
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职业教育实践者都在应用市场经济理念来经营学校,注重社会公众对学校的评价,把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作为其经营学校的重要策略之一.良好的行业作风,必会使学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提出几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纵观兵工事业的发展历程,一代代兵工楷模前赴后继,在各自的岗位上矢志不渝地创新钻研。20多年来,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和创新精神同样激励着我奋勇前行。  谈及工匠,必须要聊一聊的一定是创新。  在我看来,工匠不仅要具备敬业、精益、专注等素质,更要有创新精神。创新从哲学上讲叫解决矛盾,从创新学上讲叫解决冲突。对于创新,我最深的体会是,一定要有大量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要学会直接判断,才能少走弯路。 
培育与提升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建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全程培育的长效机制是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和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