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改革下的科技信息服务改革研究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rjsd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通过梳理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基础,在总结我国科技信息服务行业在供给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科技信息服务业所面临的三大挑战和机遇,提出基于科技信息供给侧要素的分析框架,结合科研人员、企业等创新主体的需求,着重探索科技信息服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所面临的新契机,希冀对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如何促进科技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科技信息服务;智能服务;资源结构性;服务时效性
  本文在深刻领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我国科技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结合科研人员、企业等创新主体的需求,面对互联网+、大数据、中国制造等新形势和新需求,着重探索了科技信息服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所面临的新契机,从而为促进科技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一、新时期科技信息服务发展的现状
  当前,学科交叉和技术融合加快,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加速,科学技术正孕育着新的突破。科技信息服务作为科技服务业的有机组成,一方面要认识到科技信息服务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潜力,另一方面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科技信息服务所面临的挑战。从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来看,为了迎接科技发展的新挑战,发达国家加紧构建多源异构科技信息资源门户。各国都从战略高度建立了一批多源异构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共享门户,目前已经整合70个国家的科技资源库,形成了工作形态联盟化、资源获取一站式、检索语言多样化的服务特点,为用户提供跨语言的一站式深网搜索服务。经过近10余年的建设,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建设进入新阶段,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通过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专项(NSTL)、高校文献保障系统(CALIS)和文化部文化共享工程等实现了文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二、供给侧视角下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需求旺盛,大数据科学正在变革着科研环境当前,研究机构的国际领先地位日渐倚重数字化科学数据的优势,“数据驱动”正逐步成为新兴的科学研究新范式。2013年,白春礼在接受神州学人杂志采访时指出,“大数据科学成为新的科研范式,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经济学、超级计算、环境科学、生物医药等研究产生海量数据,催生了大数据科学这一新的研究范式,将引起科研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并使知识的创造和应用的结合更加紧密”。以复旦大学图书馆为例,复旦大学图书馆数据库总量是296个,其中中文、外文数据库分别为75个和221个。从下载量来看,2014年全年复旦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库的全文下载量达到1772.6万篇。其中,中文数据库的下载量首度突破千万篇,外文数据库超700万篇,占到四成以上。科研投入不减反增,产业融合环境面临变迁全球主要国家期望以科技创新促增长、增就业、渡危机,科研投入不减反增,这一趋势延续至今,导致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美国奥巴马政府在7年中力推9大科研领域的发展,分别是先进制造、精准医学、脑计划、先进汽车、智慧城市、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教育技术、太空探索和前沿计算技术。欧盟正式启动第八个科研框架计划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投资总额达770亿欧元。日本则提出2016年至2021年建设全球领先的“超智能社会。我国也制定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且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若干重点领域的新突破将不断拓展产业价值链体系。
  三、供给侧带给科技信息服务的思路
  (一)优化科技信息覆盖范围和结构
  科技信息服务供给方式是沟通联系供需双方的桥梁媒介,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环节。伴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和集成生产要素、改变生产要素的使用结构、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创造出崭新业态的生动场景下,科技信息行业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接入互联网的行业,具有先天的技术和实践基础。传统科技信息研究和服务,主要依托的數据类型是以科技期刊等为主体的文本类数据。在新时期,各类数值类数据、图像数据、声音等多媒体数据应用发展迅猛;除科研用数据之外的工业数据、社会管理数据大量涌现。在供给侧有必要丰富科技信息覆盖范围、类型,延伸科技服务中下游数据链条。用户已不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文献需求,数据挖掘正成为新的科技信息服务模式,例如通过对文献大数据的分析,认识科学研究前沿热点变化规律,获得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总之,用户获取信息的需求一直存在,但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科技文献,更希望关联全领域数据,发现经验之外的知识,引领面向未来的创新,数据成为创新的要素。
  (二)创新科技信息服务供给方式
  健全多态并存的普惠与精准服务供给从科技信息服务的供给环境来看,就我国的人口数量和素质来讲,在我国经济体内,发达、中等发达和不发达经济体的形态以及旧供给与新需求的差异化将在一段时期内并存。基于这一客观现实,应当充分考虑科技信息服务供给方式的多样性、差异化,也即传统的原文传递获取服务不可或缺,同时,面向主题的全领域数据获取、及时、精细化的个性服务将成为改善用户体验的主要突破口。为此,面对大数据时代的产业升级,需要进一步夯实科技信息服务的基础,强化科技信息服务的普惠性,提升国民的科技信息素养。依托各类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与时俱进,吸引跨领域人才,综合运用智能网络、移动互联、数据云等领域的新兴技术,提升科技信息服务的精准化水平,优化科技信息服务结构,提升科技信息服务的供给侧管理。
  四、结束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理解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一把钥匙。科技信息服务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直面当前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把握未来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大方向,针对市场需求的不同层次,发挥科技信息资源积累与沉淀优势,在内容供应方面要提档升级,在成本上要节约,在服务上要精准,在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找到平衡点,促进人才、数据/知识、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和高效配置。
  参考文献
  [1]曾建勋.基层科技报告体系建设研究[J].情报学报,2016.
  [2]刘利剑.科学技术报告在科技开发中的管理与应用[J].企业管理,2015.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社会经济的发展给财务工作带来了契机和挑战,企业开展财务会计工作必须要不断的优化与完善,要制定完善的制度准则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在实践中企业财
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工程项目会不断的出现.这就会提升工程造价的作用,所以为创造良好的建筑发展空间,建立系统全面的工程造价体系,能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
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之下,建筑工程企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工程造价中的动态管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动态管理涉及的内容具有多个方面,整体内容看起来十分复杂,多种因素都会对实
期刊
企业的财务信息安全和生存质量为企业会计内部所控制,但目前为止,仍有部分企业在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应制定合理方案,采取有效措施以便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这对企业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