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肝大部切除术后肠粘膜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肠道细菌移位的关系

来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q12262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鼠肝大部切除术后空、回肠粘膜固有层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肠道细菌移位的关系。方法 将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 ,每组 2 4只。实验组切除 70 %肝脏 ,假手术组除不切除肝脏外 ,其余手术步骤同实验组。分别于术后 6、12、2 4和 72h取两组大鼠 (n =6)空、回肠粘膜冰冻切片 ,而后行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不同时相肠粘膜固有层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肝脏功能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术后 2 4h和 72h ,其肠粘膜固有层CD3+ 、CD4+ 和CD8+ T淋巴细胞的数量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 (P<0 .0 5) ,而两组大鼠术后不同时相的ALT及AST变化 ,实验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0 .0 5)。结论 鼠肝大部切除 ( 70 % )术后 2 4h ,肠粘膜固有层CD3+ 、CD4+ 和CD8+ 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降低。这种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所导致的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 ,可能是造成肠道细菌移位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肝门胆管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作为普外科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外科手术不仅是肝门胆管癌首选的治疗方法,也是其根治的唯一希望[1]。手术治疗肝门胆管癌
目的 探讨转移性肝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7 年来收治的208 例转移性肝癌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切除性手术组(116 例)与非切除性手术组(92 例
羊翻胃吐草又称“呕吐”、“脾虚反胃”、“品吐粪草”,是指胃内容物经食道逆流出口腔的复杂反胃过程,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病。从现代医学来看,脾胃机能障碍,导致机体钙、磷和微量元
仔猪先天性震颤又称仔猪先天性肌阵挛,俗称“仔猪跳跳病”或“仔猪抖抖病”,是仔猪刚出生后不久出现的全身或局部肌肉阵发性挛缩,纯种和杂种仔猪都可发生。该病有时虽然可以自然
1处方黄连50g,黄芪30g,白糖100g。2用法先将黄连、黄芪加水2000nd,煎成1000ml,然后加入白糖溶解后,待温,每头仔猪每次灌服5ml,每日2次,连用3天即愈。
对饲喂正常饲料大鼠及含复方药物大鼠主要脏器指数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复方药物组大鼠心脏系数、肝脏系数、肾脏系数无明显变化;复方药物能明显增加大鼠胸腺系数及脾脏
猫食道梗阻是指食道被鱼骨或鱼刺所阻塞,可分完全阻塞和不完全阻塞,临床以突然发生吞咽困难为特征。猫食道梗阻最易发生在胸部食道入口处,心基底部和膈的食道裂孔处,
本成果在分析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德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经过9年的研究与实践,建立起"四全四生四成"德育工作体系、"目标、内容、方法"三维架构;创新了"生命生存生活
腹水也称腹腔积水,是指腹腔内体液非生理性贮留的状态,是一种慢性继发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