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神奇热沙疗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cc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夏,进入吐鲁番盆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西绵延百公里的火焰山。那赭色砂岩重峦叠嶂,在烈日映照下,红光灼灼,烟云缭绕,远远望去,像是熊熊燃烧的烈火。
  
  
  刚下车,我们恍惚跌入了奇热难当的大烤箱里,空气烫脸,地面烫脚。
  听同行的人说,吐鲁番之所以热,是由于它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决定的。
  原来,吐鲁番盆地深处欧亚大陆腹地,不仅四周高山阻隔,吹不到一丝海风,而且北高南低,使整个盆地斜向太阳。盆地中有很大面积低于海平面,最低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盆地中大部分为戈壁沙漠,绿洲面积仅占9%,干燥少雨。从西面峡谷吹来的气流进入盆地后,盆地内不断增温,又起了加热作用。难怪,吐鲁番盆地比我国著名的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还热,成为全国最热的地方,被人们称为“火洲”。
  火焰山神奇,吐鲁番盆地沙疗更神奇。
  
  来到吐鲁番市郊雅尔湖乡的沙疗场,赤脚踏进40℃以上的松软沙丘,不一会儿,脚底烫得难以承受,不得已又重新穿上鞋。眼前一片热闹的情景,其壮观场面似巴扎(集市)。走近细看,是“沙疗医院”。埋沙治病的住院部坐落在连绵数里的沙丘中,布满了埋沙治病的人和游玩的孩童,如此规模,堪称中国医院面积之最。入夏,来这里埋沙子的人很多。
  吐鲁番盆地东部的鄯善县,临近县城的沙丘则更为壮观。沙丘上密密麻麻布满了五彩遮阳伞,埋沙的人们头顶湿毛巾,尽情享受着松软灼烫的细沙粒的抚压。他们身边都备有饮用水,不时大口大口吞饮,以补充身体大量水分的蒸发。有的则在亲人的陪伴下边埋沙边吃瓜果聊天,在大自然中享受着充足的光和热。
  沙疗始于何时,没有记载。但智慧的维吾尔人利用盛夏干热气候、充沛的日光及细软的沙粒,发明了埋沙治病这一奇特的治病方法。
  
  据了解,来此沙疗的大多是天山南北的城市、乡村、矿山、牧区的慢性病患者,也有来自全国乃至国外的观光旅游者。当地人讲,每年农历六月初为最佳时日,有病可以埋沙祛病,无病可求得防病、健身之效。这一天,有数万人来此沙疗、观光、觅奇。
  据科学测定,这里的沙子含矿物质丰富,并含有较高磁性,患者埋在沙中,相当于是在接受磁疗。另外,盖在人体上的热沙产生挤压力,便于向体组织内传热加温,达到热力的物理治疗,可舒筋活络,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强身治病的目的。这里的沙疗,实际上是磁疗、热疗、日光疗、按摩疗的综合治疗。
  沙疗对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胃痛、高血压、妇科病都有显著疗效。
其他文献
ASP.NET作为微软的.NET构架中的一部分,业已成为开发新型电子商务系统安全解决方案的主流开发工具。主要讨论了与ASP相比,ASP.NET的优势,注入式攻击问题以及实现ASP.NET应用
本文概述了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内涵的界定,阐述了马克思对市民社会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上的分析,强调了上述分析对于正确认识经济法的现实意义。
针对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80 m射电望远镜预选站址的电磁环境实测数据,参考国际GB/T 14617.2—93与Deygout模型对传播衰减进行测量与验证。介绍了广播信号山地传输衰减的
免费开放为博物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作为基层博物馆,如何搞好文物展览,改进陈展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是摆在文博工作者面前的主要任务。本文就如何搞好榆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世界观、历史观与价值观及实践性、规律性与系统性的有
2009年8月3日,“百年敦煌学术史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生论坛”在兰州大学图书馆召开。这是由兰州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承办的两大重要学术论坛,也是兰州大学百年校庆重要学术活动之一。   国内外敦煌学专家、学者、博士研究生共12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副会长郝春文、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甘肃省敦煌学会常务副会长颜廷亮、兰州大学
坐落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之南隅莲花山的塔尔寺,系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相传,明洪武十二年(1379),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在诞生地修了一座莲聚宝塔,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静修僧仁庆尊哲在塔附近又修建了一座小寺,因寺与塔相连,故人们将其称为“塔尔寺”。  岁月轮回,时光流逝。塔尔寺经历代高僧大德修葺扩建,现占地总面积40万平方米,寺院形成了由众多佛塔、殿宇、经堂、僧舍等组成的融合藏、汉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