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学好《几何》初探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on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的最大变化是几何教学内容的提前。这给初中几何教学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几何》中的证明与求解,很多学生不知如何分析、如何解题、如何表达。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题表达能力,让学生学好几何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培養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满怀兴致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就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对几何产生兴趣也是激发学生学好《几何》的原动力。巧设情境和动手操作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二方法。
  (一)巧设情境。几何教学中的趣味性是培养学生几何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运用活泼多样的形式,通过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几何实例,来帮助学生对几何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学好几何知识。例如,本人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之后,曾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几何趣味题让学生进行思考,“A、B两村分别位于河的两岸(河的宽度一样且A、B两村的连线不垂直于河岸),要在河上垂直于河岸建一座桥,桥应修在什么地方才能使得由A村经过这座桥到B村的路程最短?”并告诉学生:谁如果最先解决这一问题,就用谁的名字命名这座桥,问题很快得以解决。课后有一个同学告诉我:“原以为几何只不过是画画证证,想不到还这么实用、有趣啊!”
  (二)动手操作。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学习的方式的改变,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教科书每一节都渗透这一课改理念,几乎每一节课的编排都有“试一试”或“做一做”等要求动手操作的习题。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试一试,做一做,画一画,写一写,对学生学好几何很有帮助,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和信心。比如,在讲授正方体展开图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把正方体的展开图直接画出来,显然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用不同种方法去剪,看一看能剪出多少种不同的正方体展开图,再与书本所罗列的正方体展开图对比,效果岂不更好?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几何的习惯
  传统的课堂教学,重在教师的传授,注重知识的结果,轻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把思维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的“听”转为主动的“学”。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几何学科的特点,经常引导学生使用比较、分类、对比、归纳、推理等自学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生“几何”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如在证明“勾股定理”的时候,有学生提问:“勾股定理的证明是不是只有课本例子的方法呢?还有别的吗?”这时我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给出的有关勾股定理证明的课外阅读材料,并组织学生自己动手按给出的提示和方法去证明,结果学生自己找出了好几个课本实例以外的证明方法。
  三、加强学生的几何语言能力训练
  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几何语言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量的几何概念、定理都是用特定的数学语言(即几何语言)叙述的,几何图形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也都是用几何语言给出的,至于推理与证明过程,更离不开几何语言。因此可以这样说,平面几何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几何语言的教学。
  (一)加强符号语言训练
  几何的证明是用“∵”和“∴”这种形式的符号语言进行推理论证的。为了让学生掌握符号语言,顺利步入推理论证大门,在概念、图形特征与识别的教学中教师宜多采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训练。这种训练虽然简单,但能促使学生用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去认识概念、图形特征与识别,能使学生逐步学会文、图、式的互译,提高学生使用符号语言思维、表述的能力,为学生顺利步入推理之门打实基础。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第一个特征: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来展开和引导:1.%本结论前提是什么四边形?应如何画?(让学生动手画,互相检查对错)2.%在你画的图形中写上四个顶点的字母(A、B、C、D),3.%两组对边是什么?(AB与CD,AD与BC)4.%对边相等应如何表示?(AB=CD,AD=BC)5.%对角相等又如何表示呢?(∠A=∠C,∠B=∠D)这样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一步步互译式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文、图、式的互译,进而促使学生能用几何语言正确表达几何意义。
  (二)加强图形语言训练
  在平面几何中,图形也像文字那样具有记录作用,而且比文字形象,更有助于人们的记忆和探索解题途径,又可以交流思想。因此我们把图形作为语言来使用,并称它为特殊的数学语言———图形(图象)语言。图形语言使用得好,将大大有利于学生的几何学习,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图形语言的训练,让学生彻底理解每一个几何符号的含意;正确书写几何符号。从而让学生达到“三会”水平:会识图,会读图,会画图。总之,几何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通过培养兴趣、引导自学和加强训练等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题表达能力。
其他文献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销售人员的薪酬管理既属于市场营销的范畴,又属于人力资源的范畴,而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均属于企业的主流模块,由此可以看出销售人员的薪酬管理在企业管理
输电线路工程,是我国电网建设工程中的基础工程,对于完成我国特高压工程、开展智能化电网及实现电能替代等项目具有重要意义。输电线路工程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的实施,随
【摘要】 日语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本文针对目前中职日语专业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实际问题, 提出了在日语教学中, 如何提高日语专业学生日语交际能力的尝试及探索。    日语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日语进行笔头、口头交际的能力。但长期以来日语教学偏重以语法、词汇为中心的语言能力培养,讲课内容枯燥,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难以尽如人意, “哑巴日语”现象比比皆是
【摘要】 当前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对高等数学学习的兴趣普遍不足, 这给高等数学的教学和学生素质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1.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型向大众普及型转化, 一般本科院校新生的数学总体水平有较明显的降低,反映在学习上就是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不足, 这给高等数学的教学和学
【摘要】“项目化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能体现《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将项目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任务驱动,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数据库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使用SQL$Server数据库进行数据库管理和开发的能力,使学生不但能够掌握数据库基础知识和数据库的操作与维护等专业技能,还能培养其团队合作、沟通表达、职业道德与规范等综合素质。
【摘要】本文通过抓住一些重要词语,对数学问题中一类特殊的典型例题进行簡要的分类介绍,阐述了补集思想方法在代数、几何中的具体体现,分析了补集思想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妙用以及需注意的问题,并作了简单的归纳小结。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要】本文阐述了《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尝试,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及过程考核评价办法。采用任务驱动法与理实一体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是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及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一般是以课堂讲授加上仿真实训、数控实习、闭卷考试为主,课堂教学多是“黑板上栽秧”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家庭普及率不断提高,汽车成为犯罪分子新的作案目标,盗窃车内财物案呈递增趋势。笔者对今年江门市市蓬江区发生的此类案件进行认真分析,从中发现此类犯罪的特点、规律,并探讨今后的打防对策。  一、发案的规律特点  (一)作案时间。其中9时至10时发案8宗,12时至15时发案14宗,18时至21时发案28宗。12时至15时、18时至21时是在外就餐的高峰期,群众多数把车辆就
期刊
外部融资是民营科技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但融资后常常出现一种“公司治理结构失灵现象”,即虽然按照相关规定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公司治理制度,但实际运行中却往往流于形式,导致公司各种内部关系的混乱,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这种现象在许多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进程中非常普遍。本文主要对此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为完善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治理结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本文首先通过对一家典型的“融资后治理结构失灵”的高科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特殊教育中得以广泛运用,为实现灵活的教学模式、整合多样化教学资源、提升特教老师教学质量带来了诸多益处。本文通过总结多媒体技术对聋生课堂教学产生的诸多优势,提出了多媒体技术在聋生教学中的使用原则及使用建议,以期促进聋生教学方式的优化。    多媒体技术集中了多种传播功能的技术优势,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技术对优化聋生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