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氯六氟甲氧基乙氧基苯胺的合成

来源 :化工中间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o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对易产生抗性的害虫防治效果更佳。其中间体3-氯-4-[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苯胺由邻氯对氨基苯酚与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加成制得,本文给出了较为适宜的反应条件,并讨论了溶剂、催化剂及其用量、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其他文献
高压条件下,醋酸铵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微波促进下芳醛、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达米酮)、乙酰乙酸乙酯三组分一步合成了2,7,7-三甲基-3-乙氧羰基-4-芳基-5-氧代-1,4,5,6,7,8-六氢喹啉(4)
以纳米级H3PW12O4/MSiO2复合杂多酸为催化剂,琥珀酸和正丁醇为原料,甲苯为带水剂,合成琥珀酸二丁酯。实验结果表明,纳米H3PW12O40/SiO2复合杂多酸是合成琥珀酸二丁酯的良好催化剂,
太阳电池工作时,温度是影响电池转换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硅太阳电池温度特性决定着当温度升高时,电池输出功率降低:电池温度每升高1K,功率输出减少0.4% ~0.5%,效率同比下降0.08%~0.
采用2-甲基环氧氯丙烷、尿素为原料.对合成3-氯-2-甲基-2-羟基丙基脲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体积比V(2-甲基环氧氯丙烷)/V(50%尿素水溶液)=0.58,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
针对光伏供电系统的特点,结合马斯理论可显著缩短充电时间、减少气化、提高充电效率的优点,提出了在光伏供电系统中应用马斯理论进行快速充电的思想,并通过测试对马斯理论的
采用硫酸氢钾为催化剂合成乙酸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重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