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新冠疫情期间的谣言数据,综合运用文本分析、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其基本传播特征,揭示其时空分异规律,进而探究其治理对策。结果表明:①疫情期间谣言内容方式的
【机 构】
: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表系统与灾害研究院
【基金项目】
:
西北大学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紧急科研专项引导基金重点项目(2020),西北大学“仲英青年学者”支持计划(2016),西北大学“人地关系与空间安全”特色优势科研团队建设项目(201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新冠疫情期间的谣言数据,综合运用文本分析、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其基本传播特征,揭示其时空分异规律,进而探究其治理对策。结果表明:①疫情期间谣言内容方式的传播以文本为主,且主要与确诊病例和具体事件相关,微信为其主要传播平台。②谣言产生时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波动性;部分谣言与热点舆情事件相关,传播周期较短;且与事件相关的谣言大多存在延迟现象。③谣言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不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与疫情状况和人口分布呈现正相关。④运用拉斯韦尔线性传播框架探索了疫情期间谣言传播的时空
其他文献
多模态语料库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机辅助医学诊断与学习研究的工具,有利于相似病例的诊治借鉴,但基于直观影像和电子病历标注的多模态医学语料库并不多见,且多数为人工构建,费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给人民健康和地区发展带来严重损失,已成为影响全球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理学视角下个体人群水平的扩散研究,对疫情“落地到人”的精准
从地理学的视角探讨疫情传播与扩散的时空动态过程有助于实施精准防控。以近鄂高发省域安徽省为研究区,基于官方通报的病例数据与人工判读采集感染信息与轨迹数据以及相关P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