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ka以来广州溺谷湾形成演变的数值模拟和地貌动力学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溺谷湾具有独特的地貌动力体系,6ka以来长期保持其活跃的水系.为了探讨溺谷湾的地貌动力演变机制,应用长周期数值模型对区域的水系和地貌演变进行了模拟和钻孔验证以及地貌动力分析.PRD-LTMM是一个本课题组自行研发的建立在流体运动方程和沉积物输运方程的基础上,应用约简技术对模型输入和计算进行处理高分辨率(10a)的千年尺度的长周期动力形态模型.以193个可以明确辨识出最大海侵面的钻孔资料为基础,重建了距今6ka海进盛期的古珠江河口湾的水下地形,并作为PRD-LTMM模型模拟的初始边界.同时以广州溺谷湾中"门"这一独特的地貌动力单元作为切入点讨论广州溺谷湾的地貌动力的耦合演进过程.模型计算结果应用27个测年钻孔资料进行验证,其平均绝对误差为22.4%.通过比较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河网机构和口门相当符合,表明PRD-LTMM的长周期模拟珠江河网、广州溺谷湾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可行而且比较可信.根据长周期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地貌动力学分析表明:广州溺谷湾的形态和"门"地貌单元是造成其活跃水动力的主导因素,尤其是"门"地形所造成的双向射流系统的存在对广州溺谷湾的水系演变格局起了控制性的作用;根据广州溺谷湾水动力结构、淤积过程和地貌形态的变化,可将其演变划分为石门期、陈村期、黄埔期和珠江潮汐通道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进行高层建筑的建设中,做好建筑的结构设计问题,对整个建筑施工质量以及施工价值的利用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而高层建筑与多层相比,其在建筑结构的设计方面更为复杂,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也更高。基于此,本文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1.当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兴建,我国很多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都暴露
俄罗斯卫星新闻网6月16日消息,安永咨询公司(EY)对2015年欧洲国家投资吸引性进行的调查表明,2015年中国向12个俄罗斯项目投资,成为俄罗斯经济头五大外国投资国之一。报告中指出,尽管实行制裁,但2015年俄罗斯经济的最大外国投资国是欧洲国家和美国。  同时,俄罗斯经济的头号投资国是德国(36%),随后是美国(29%),法国(20%)和意大利(12%)。  调查表明,2015年亚太国家投资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