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寒地水稻超早播旱育大苗栽培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_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市位于高纬度的北方寒地稻作区,水稻年种植面积1.87万公顷,近几年来推广水稻超早播旱育大苗栽培技术,使水稻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
  一、育苗前准备
  1. 秧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疏松的中性或偏酸性地块做育秧田。秧田要长期固定,连年培肥。
  2. 整地做床。夏、秋季备足苗床土,并过筛、晒干、苫好待用;秋季支好大棚架或将大棚底座埋好;秋整地做床时,先清除根茬、乱叶,再浅翻8~10厘米深,打碎坷垃,施腐熟农家肥8~10千克/米2,整平待用。
  3. 床土配制。按20米2苗床施用过筛后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50千克(按使用说明书加适量壮秧剂与备好的过筛旱田土130千克,充分混拌均匀),配成营养土。
  4. 秧盘选择。采用塑料钵体秧盘,钵体孔深≥2厘米,上孔径≥2厘米,下孔径≥1厘米。
  二、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并经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晚熟优质水稻品种,第一积温区可选择松粳9号等品种,第二积温区可选择松粳6号等品种,第三积温区可选择五优稻3号、龙粳14等品种。不要选择太过晚熟的品种,以防水稻贪青晚熟。
  三、种子处理
  1. 晒种选种。浸种前选择在背阴通风处,将种子摊成2厘米厚,晾晒1~2天,每天翻动3~4次。用25千克清水加6千克盐配成的盐水选种,1次可选出20千克种子。捞出秕谷后,还要用清水冲洗种子。
  2. 浸种消毒。每100千克种子用25%咪鲜胺25毫升在室温下浸种消毒5~7天,每天搅拌1~2次。
  3. 催芽。将浸好的种子在30~32℃条件下破胸。当种子有80%左右破胸时,将温度降到25℃催芽,并经常翻动。当芽长1厘米长时,将温度降到15~20℃后凉芽6小时左右待播。
  4. 播种。于3月25日至4月1日,按8~12千克/公顷的用种量进行人工撒播或用播种器播种。每钵孔播2~3粒种子,用过筛无草籽的疏松沃土盖严种子,覆土厚度0.5~1厘米。浇透水后在床面平铺1层地膜,再扣上小棚膜,棚高≥35厘米,最后扣大棚膜,并将膜四周压紧,用土培严,大棚膜上还要拉好防风带,待苗出齐后立即撤掉地膜。
  四、秧田管理
  1. 温度管理。播种至出苗期要密封保温;出苗至1.5叶期,开始通风炼苗,温度保持25~28℃,最低不能低于10℃;秧苗1.5~3.0叶期,逐步加大通风量,温度控制在22~25℃;秧苗3.0~5.0叶期,加大通风量,温度控制在20~22℃;移栽前五天全揭膜,自然炼苗。
  2. 水分管理。在秧苗2叶期前如早晨叶尖无水珠要补水,床面有积水时需及时晾床。秧苗2叶期后,如床土出现干旱应于早、晚浇水,要一次浇足浇透。揭膜后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但注意不能将水灌上床。
  3. 追肥管理。秧苗2.5叶期如发现脱肥,用硫酸铵1.5~2.0克/米2、硫酸锌0.25克/米2,稀释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洒,喷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叶面。起秧前6小时撒施磷酸二铵150克/米2或三料磷肥250克/米2,之后用清水洗苗。
  4. 病虫防治。苗期病害主要有恶苗病和立枯病。恶苗病可通过浸种消毒来防治。立枯病可在秧苗1.5叶期用福美双、噁霉灵等药剂苗床喷雾。为有效防治潜叶蝇,在起秧前一二天用吡虫啉类或啶虫咪类药剂对苗床喷雾,带药下田。
  5. 苗床除草。在秧苗1.5~2.5叶、稗草2~3叶时每亩用10%氰氟草酯60~80毫升进行茎叶喷雾防治稗草。
  五、本田管理技术
  1. 严格整地。以翻1年松旋2年为周期进行耕翻地。5月上旬放水泡田。采取旱整地与水整地相结合,旱整地要旱耙、耙平、整平堑沟,结合泡田打好池埂;旋耕田只做水整地,要在插秧前3~5天进行,做到整平耙细。
  2. 适期插秧。秧苗6.0~6.5叶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时开始插秧,我市为5月20~25日;插秧规格一般采用30~40厘米×16.7~20厘米,插秧深度為2厘米。
  3. 测土配方施肥。通过测试土壤的供肥能力,按目标产量的需肥量进行施肥。采用“前重、中稳、后促”的施肥方法,确保水稻早发、中稳、后期不脱肥早衰。具体做法:施农家肥30~45吨/公顷,三四年轮施1次,施纯氮100~120千克/公顷,前、中、后期的施用比例分别为50%~65%、15%~20%、20%~30%。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5∶0.3。氮肥总量的50%~65%、磷肥总量的100%,钾肥总量的50%~80%,做底肥在翻后旱耙前施入;返青后追蘖肥为氮肥总量的15%~20%,在水稻倒2叶展开时,追穗肥为氮肥总量的15%~25%和剩余的钾肥,如遇水稻长势过旺或低温、多雨或发生病害时,穗肥只施钾肥;齐穗期追施粒肥为氮肥总量的5%,但要注意发生贪青晚熟地块不施粒肥。
  4. 科学管控水分。插秧后返青前灌2/3苗高的水;有效分蘖期灌水3厘米深(增温促蘖),9月初撤水;有效分蘖终期前3~5天排水晒田,晒5~7天后恢复3厘米水层;孕穗至抽穗前,灌4~6厘米深活水;抽穗扬花期,灌5~7厘米深活水;灌浆至蜡熟期间歇灌水。在水稻减数分裂期遇到17℃以下低温时,灌水10~15厘米深护胎。
  5. 本田除草。水稻本田除草应选用安全性好的除草剂。防治稗草宜选用禾大壮、苯噻草胺、二氯喹啉酸,防治阔叶杂草宜选用吡嘧磺隆、苄嘧磺隆,防治三棱草等莎草科杂草选灭草松、2-甲·灭草松等药剂进行适时适量用药。
  6. 病虫害防治。水田虫害主要有潜叶蝇、负泥虫和二化螟。防治潜叶蝇,一是在苗床用药,带药下田;二是对未带药下田的地块,在水稻插秧后开始返青时选用吡虫啉、啶虫咪类药剂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水稻负泥虫,可在清晨有露水时,用扫帚将幼虫扫落于水中。防治水稻二化螟,可于7月中旬将氟虫腈或氟虫腈与三唑磷、杀虫双、苏云金杆菌乳剂等药剂混用。防治稻瘟病,应以预防为主,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即对叶瘟未发病或发生较轻地块可用咪鲜胺、三环唑类药剂进行田间喷雾防治;对穗颈瘟在水稻始穗期、齐穗期各喷施1次咪鲜胺和三环唑类(高含量)药剂防治,并注意喷药时间宜在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3点以后进行,以免影响水稻受粉。
  (作者联系地址:黑龙江省宁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邮编:157400)
其他文献
以3年生密植早露蟠桃为试材,采用夏季修剪中3种不同长度的摘心处理,研究了摘心对其生长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次摘心在25~30cm的处理都可有效控制新梢生长、调控树势和促进
本文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背景,根据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的发展现状,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四个方面,讨论了在独立
配网自动化快速复电技术的应用普及代表当前电力行业已经走上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道路。本文就简要分析了该技术在配网快速复电过程中的应用对策,并加以例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积淀而成的一种人本主义民族文化,是在诸学说思想不断争鸣融合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人生智慧。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媒介应当本着"社会遗产传
实现药品安全"从实验室到医院"的链条监管必须借助大数据的技术和理念。近年来,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结合监管要求开展了相关研究和应用,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本文通过分析药品监
在湖北省竹溪县鄂坪乡西湾村,笔者见到了当地有名的网箱养鱼“土专家”李培华,他戴着一副高达1000度的近视眼镜,有些木讷,不善言辞,但是一谈起养鱼的事,立刻变得活跃,说话头头是道。  据李培华介绍,竹溪县鄂坪电站2005年正式下闸蓄水,上游形成了鄂坪水库,水库总面积达1.5万亩。面对这广阔的水域,当地农民萌发了靠水吃水的致富梦。他们听说网箱养殖很赚钱,在没有经过实地考察的情况下,不少农民便开始了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