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工民建工程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工民建工程的建设技术也越来越高。在工民建工程中,钢筋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载体,始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仅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安全和效益,而且对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将结合工民建工程中钢筋结构的施工情况,对钢筋施工技术及其质量优化管理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钢筋施工;施工技术;质量优化管理
引言
我国工民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工程施工高低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钢筋材料质量所决定的。近年来,伴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工民建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工民建的技术难度越来越大。在工民建工程中,应该充分全面的应用钢筋施工技术,更好的提升钢筋施工技术的整体应用成效。钢筋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整体保障工民建工程的质量等级,也能够提升它的稳定可靠性。在实践过程中,有必要采用科学的质量优化措施,更好的保障工民建工程的整体质量。
1工民建工程中的钢筋施工的重要性
近年来,伴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工民建的施工范围日益扩大。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钢筋施工技术是非常核心且关键的施工技术,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实践证明,充分全面做好钢筋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民建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同时也能够全面提升建设安全。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钢筋施工技术是比较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建筑施工质量,所以只有更好地保障钢筋材料质量,才可以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所以施工人员需要有着较高的质量意识,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仔细地审核钢筋材料质量,在进行钢筋施工安装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合理,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工程质量。当前,我国工民建结构高度复杂,基础施工条件较为严苛,给建筑整体施工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也隐藏着诸多质量风险因素。再加上工民建占地面积较大、施工面分散度高、施工工序较多,施工阶段各工序极易出现相互干扰倒置的情况,可能会给后续建筑运行造成严重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因此,从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应用难点入手,对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优化措施进行适当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工民建工程中的钢筋施工技术
2.1预制墻板吊装施工技术
首先应当清理外墙基础面,有效清除接触面的其他杂物,如灰渣、油污等,如果施工环境相对比较干燥,将外墙基础面清理好之后,应做好洒水工作,目的是使其达到湿润状态,但是不能过多地洒水,以免出现积水问题。在钢筋端头连接的地方,应注意不能出现翘曲的现象,为保证钢筋的良好使用,锈蚀污渍不能出现在钢筋表面。在外墙的放线工作之前,应了解施工图纸,需控制好外墙安装精度。为更好地检查钢筋位置,将插筋钢板定位器设置在墙身的顶部,将中心位置误差在3mm以内作为检查标准,外部长度、顶点标高误差也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15mm以内。在把握外墙顶制构件拼缝的标高过程中,应结合施工图纸,采用垫片将找平工作做好。在实际找平工作之前,应采用墨斗做好垫片标示,并将抄测记录落实到位。
2.2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还与浇筑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混凝土浇筑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工民建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施工人员应当要做好一些相关事项,如控制好混凝土的用量,合理的用量能够使混凝土拌制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所以,施工人员应从施工需求出发,合理地控制好混凝土用量,使混凝土强度得到提升。最后,为使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满足实际需求,控制好混凝土搅拌时间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为使混凝土自身的强度得到提升,结束搅拌作业之后,应将混凝土放置一段时间,一般为1h。
2.3做好钢筋连接施工技术
专门针对钢筋条接头、坡口接头及搭接位置进行全面焊接。一般来说应选择电弧焊技术完成,气压焊、电渣压力焊等施工技术也是可行的。要保证焊接施工到位。如在焊缝形成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看是否要选择单面或双面焊接技术,不断丰富焊缝施工种类。通常情况下某些大型工程项目领域会采用上述钢筋连接施工技术,一方面确保钢筋接头的完整融合,另一方面也对钢筋接头中的特殊区域位置进行了充分的加热处理,用乙炔作为主要介质完成施工处理过程,保证钢筋变形弯曲到位,同时消除了偏斜安全隐患问题。
3工民建工程中的钢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
3.1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要想能够更好地保障施工质量,就需要联系实际情况,改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正确指导工作人员。如今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施工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会给施工人员的行为造成一定的约束。工人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联系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来开展各项操作,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可以得到保障,在工民建施工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保障高度严谨,而且需要规范施工流程。
3.2加强动态化的安全管理
在工民建工程中,安全管理是非常核心的内容。为更好的提升安全管理成效,全面优化安全管理水平,应该充分全面的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全面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在钢筋施工技术的应用环节中,要制定详细全面的安全管理流程,要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部门,细化安全管理的职责,积极引导安全管理人员全面投身于工作实践中。在安全管理中,还应该实施动态化的安全管控。比如在工民建工程中,要做好对重点区域的安全监督管理,全面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质量缺陷,积极采用高效的应对措施。
3.3对钢筋材料的绑扎进行合理控制
一般情况下,在加强对钢筋绑扎施工的合理控制中,对进行钢筋绑扎使用的扎丝,应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与设计要求选择,施工中多使用20号扎丝作为绑扎材料,并且对绑扎后的扎丝需进行3cm以上的丝头预留,以确保对钢筋的绑扎牢固、可靠,避免出现松口问题。此外,在钢筋绑扎施工中,对关键绑扎点,则需使用双股扎丝进行绑扎实施,并将扎丝的预留长度控制在钢筋结构内部,以避免其对模板造成划伤影响。
3.4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混凝土配合比是确保其整体性能质量的关键,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具有直接影响。应根据工民建工程的客观实际需求,合理计算混凝土配合比,选择低水化热水泥,并视情况酌情掺入高效复合碱性水泥,使水灰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混凝土密实性提供可靠保障。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对其进行专业技术检测,做好试件试压施工,形成相应的技术检测数据信息,与行业规范进行比对分析,若不达标则应分析其原因,进行重点强化改进。
结束语
对工民建工程中的钢筋施工技术及其质量优化管理研究,有利于促进工民建工程中钢筋施工技术水平提升,同时对工民建工程中的钢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保障,为工民建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提升以及我国建筑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饶英.工民建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8(12):69–70.
[2]王瑞丽.探究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9):222-223.
[3]匡可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26):179-180.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钢筋施工;施工技术;质量优化管理
引言
我国工民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工程施工高低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钢筋材料质量所决定的。近年来,伴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工民建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工民建的技术难度越来越大。在工民建工程中,应该充分全面的应用钢筋施工技术,更好的提升钢筋施工技术的整体应用成效。钢筋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整体保障工民建工程的质量等级,也能够提升它的稳定可靠性。在实践过程中,有必要采用科学的质量优化措施,更好的保障工民建工程的整体质量。
1工民建工程中的钢筋施工的重要性
近年来,伴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工民建的施工范围日益扩大。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钢筋施工技术是非常核心且关键的施工技术,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实践证明,充分全面做好钢筋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民建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同时也能够全面提升建设安全。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钢筋施工技术是比较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建筑施工质量,所以只有更好地保障钢筋材料质量,才可以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所以施工人员需要有着较高的质量意识,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仔细地审核钢筋材料质量,在进行钢筋施工安装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合理,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工程质量。当前,我国工民建结构高度复杂,基础施工条件较为严苛,给建筑整体施工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也隐藏着诸多质量风险因素。再加上工民建占地面积较大、施工面分散度高、施工工序较多,施工阶段各工序极易出现相互干扰倒置的情况,可能会给后续建筑运行造成严重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因此,从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应用难点入手,对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优化措施进行适当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工民建工程中的钢筋施工技术
2.1预制墻板吊装施工技术
首先应当清理外墙基础面,有效清除接触面的其他杂物,如灰渣、油污等,如果施工环境相对比较干燥,将外墙基础面清理好之后,应做好洒水工作,目的是使其达到湿润状态,但是不能过多地洒水,以免出现积水问题。在钢筋端头连接的地方,应注意不能出现翘曲的现象,为保证钢筋的良好使用,锈蚀污渍不能出现在钢筋表面。在外墙的放线工作之前,应了解施工图纸,需控制好外墙安装精度。为更好地检查钢筋位置,将插筋钢板定位器设置在墙身的顶部,将中心位置误差在3mm以内作为检查标准,外部长度、顶点标高误差也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15mm以内。在把握外墙顶制构件拼缝的标高过程中,应结合施工图纸,采用垫片将找平工作做好。在实际找平工作之前,应采用墨斗做好垫片标示,并将抄测记录落实到位。
2.2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还与浇筑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混凝土浇筑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工民建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施工人员应当要做好一些相关事项,如控制好混凝土的用量,合理的用量能够使混凝土拌制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所以,施工人员应从施工需求出发,合理地控制好混凝土用量,使混凝土强度得到提升。最后,为使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满足实际需求,控制好混凝土搅拌时间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为使混凝土自身的强度得到提升,结束搅拌作业之后,应将混凝土放置一段时间,一般为1h。
2.3做好钢筋连接施工技术
专门针对钢筋条接头、坡口接头及搭接位置进行全面焊接。一般来说应选择电弧焊技术完成,气压焊、电渣压力焊等施工技术也是可行的。要保证焊接施工到位。如在焊缝形成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看是否要选择单面或双面焊接技术,不断丰富焊缝施工种类。通常情况下某些大型工程项目领域会采用上述钢筋连接施工技术,一方面确保钢筋接头的完整融合,另一方面也对钢筋接头中的特殊区域位置进行了充分的加热处理,用乙炔作为主要介质完成施工处理过程,保证钢筋变形弯曲到位,同时消除了偏斜安全隐患问题。
3工民建工程中的钢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
3.1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要想能够更好地保障施工质量,就需要联系实际情况,改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正确指导工作人员。如今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施工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会给施工人员的行为造成一定的约束。工人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联系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来开展各项操作,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可以得到保障,在工民建施工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保障高度严谨,而且需要规范施工流程。
3.2加强动态化的安全管理
在工民建工程中,安全管理是非常核心的内容。为更好的提升安全管理成效,全面优化安全管理水平,应该充分全面的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全面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在钢筋施工技术的应用环节中,要制定详细全面的安全管理流程,要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部门,细化安全管理的职责,积极引导安全管理人员全面投身于工作实践中。在安全管理中,还应该实施动态化的安全管控。比如在工民建工程中,要做好对重点区域的安全监督管理,全面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质量缺陷,积极采用高效的应对措施。
3.3对钢筋材料的绑扎进行合理控制
一般情况下,在加强对钢筋绑扎施工的合理控制中,对进行钢筋绑扎使用的扎丝,应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与设计要求选择,施工中多使用20号扎丝作为绑扎材料,并且对绑扎后的扎丝需进行3cm以上的丝头预留,以确保对钢筋的绑扎牢固、可靠,避免出现松口问题。此外,在钢筋绑扎施工中,对关键绑扎点,则需使用双股扎丝进行绑扎实施,并将扎丝的预留长度控制在钢筋结构内部,以避免其对模板造成划伤影响。
3.4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混凝土配合比是确保其整体性能质量的关键,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具有直接影响。应根据工民建工程的客观实际需求,合理计算混凝土配合比,选择低水化热水泥,并视情况酌情掺入高效复合碱性水泥,使水灰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混凝土密实性提供可靠保障。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对其进行专业技术检测,做好试件试压施工,形成相应的技术检测数据信息,与行业规范进行比对分析,若不达标则应分析其原因,进行重点强化改进。
结束语
对工民建工程中的钢筋施工技术及其质量优化管理研究,有利于促进工民建工程中钢筋施工技术水平提升,同时对工民建工程中的钢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保障,为工民建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提升以及我国建筑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饶英.工民建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8(12):69–70.
[2]王瑞丽.探究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9):222-223.
[3]匡可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26):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