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推进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在这个过程里,有效开展校园主题班会是引领、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主要途径。并且在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也助推了班主任专业成长,促使班主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指挥能力,快速成长、成熟为优秀的德育工作者。
要开创这样一个师生同成长、共进步的良好局面,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主题班会,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所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让主题班会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主阵地,并要长久地占领它、使用它,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主题班会;德育工作;主要阵地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德育工作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开展。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主题班会是一种重要方式。主题班会就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教育主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形式,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
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阵地之一,牢牢占领主题班会这个主阵地,在展示和提升班主任的组织教育能力、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以及使学生得到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主题班会是学生成长的空间、场所和载体
1、主题班会是学生展现自我、增强自信的舞台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主题班会课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更具启发性和开放性,它能让学放松心情、解开 “心结”,能感同身受、说出心里话。主题班会课的参与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彰显个性特长的舞台:辩论、演讲、歌唱、舞蹈,讲与听、说与唱、演和看……展示了学生语言表达与思辨能力,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多方面展示了学生才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里得到更好的发挥。更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每一次“亮相”,无论是语言上的还是行动上的参与,都会赢得老师和同学的掌声或欣赏,学生的自信心在掌声和鼓励声中滋生,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2、主题班会是学生锻炼自我、成长自我的平台
主题班会课的准备过程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准备工作不低于一个教师准备一堂优质课比赛。优质课的准备主要在教师,而主题班会课除老师当好顾问,做好幕后策划和掌控外,主要的“活动权”在于学生。在准备阶段,无论是对活动目的、意义的思考,主题的确立和目标的设定,还是计划的制定、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以及资料的查阅、整理、收集,完全由学生组织安排,都要发动全班同学动脑、动口、动手、人人上岗,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过程,主动地、创造性地进入最优境界。
这个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在准备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培养提升,整个过程闪耀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3、主题班会是学生反省自我、升华自我的载体
需要指出的是:主题班会课要讲趣味性、生动性,更要讲教育性,没有趣味性、生动性就不能让学生喜闻乐见。趣味性、生动性是顺利达到主题班会课目标的桥梁,但绝对不能把主题班会课变成单纯的“娱乐”性活动。一堂合格的主题班会课,应当体现教育价值的追求;一堂成功的主题班会课,应当直抵学生的灵魂深处,引起参与者的触动或共鸣;一堂精彩的主题班会课,应当具有震撼学生心灵感动效应,给学生脑海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主题班会这个主阵地上,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心灵受到洗涤,思想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主题班会课的德育意义得到了实现。
二、班主任在主题班会阵地上历练成长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一所优秀的学校,必定有一批优秀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个个优秀,学校则班班优秀;一所班班优秀的学校,必定是优秀的学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路径很多,而主题班会课则是训练班主任队伍的重要课程,是引领、造就名师的好途径之一,是班主任练兵、成长的主阵地。
1、培养提高班主任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的指挥能力
前面谈到主题班会课老师是顾问、是幕后策划者、掌控者和指挥者。一堂主题班会的质量如何,能不能达到预想的活动效果和教育目的,班主任的知识储备、文化素养、指挥协调能力至关重要。
班主任的文化素质是影响教育效能的重要因素,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到居高临下,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才能做到有备无患,驾轻就熟,运用自如。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班主任才能顺利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以满足其求知欲望,科学精准的指导他们发现问题或者指导探求知识的方法,因此才会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如果班主任“不学无术”、必将常常陷入尷尬状态。
班主任还需要具备广泛的爱好和多方面的才能。多才多艺,才能如虎添翼。主题班会课最能体现班主任的综合素质,主题班会课是综合性活动课,“主题”涉及方方面面,必定要求班主任博学多才,涉猎广泛。博学多才的班主任才能当顾问和幕后策划,才能轻松驾驭主题班会课。现实表明:对常规课老师们往往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一旦上活动课许多老师常常感到紧张甚至窘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把主题班会课作为班主任的必修课,教育教学中应完成的重要任务,能促使班主任终身学习,助推班主任专业成长。
2、让班主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立教之本,是教师教育行为的指南。现代教育观念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现代学生观告诉我们: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人才观上,要树立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观念。
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差异性不应该成为教育上的负担,相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要用发现和赞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不能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要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或优势,只要我们正确的引导,挖掘他们潜能,每个学生都能成才。通过主题班会及其它形式的活动课,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平常“默默无闻”的学生可能会一鸣惊人;平常“销声匿迹”的学生可能让人眼前一亮,令人刮目相看;成绩平平的学生可能在某一点上会有“真知灼见”。我们会感慨万千:原来“千里马常有”!一个缺乏现代教育观念的班主任往往是因为看不到这点而抱怨“学生素质差”;也不懂得“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当然也就事事操劳而又显得“劳而无功”了。
主题班会课体现了活动课程化与课程活动化的有机统一,是德育活动与课程的最佳结合方式,其功能远不止“如上所述”。所以,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当牢牢抓住这块主阵地,把主题班会作为德育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常做常新,让其“双育人”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这块教育主阵地上,学校重视、老师参与、学生投入,那么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说,是相得益彰、共同进步。学生的思想上充溢着满满的正能量,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断得到历练和成长,将会带领出更优秀的班级群体,那么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就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沈建芬,丁红国.以主题班会为阵地 提升班主任的班会能力[J].考试周刊,2020(49):155-156.
[2]梁红.德育与心育深度融合的心理主题班会创新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20(18):1-2+105.
要开创这样一个师生同成长、共进步的良好局面,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主题班会,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所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让主题班会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主阵地,并要长久地占领它、使用它,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主题班会;德育工作;主要阵地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德育工作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开展。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主题班会是一种重要方式。主题班会就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教育主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形式,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
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阵地之一,牢牢占领主题班会这个主阵地,在展示和提升班主任的组织教育能力、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以及使学生得到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主题班会是学生成长的空间、场所和载体
1、主题班会是学生展现自我、增强自信的舞台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主题班会课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更具启发性和开放性,它能让学放松心情、解开 “心结”,能感同身受、说出心里话。主题班会课的参与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彰显个性特长的舞台:辩论、演讲、歌唱、舞蹈,讲与听、说与唱、演和看……展示了学生语言表达与思辨能力,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多方面展示了学生才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里得到更好的发挥。更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每一次“亮相”,无论是语言上的还是行动上的参与,都会赢得老师和同学的掌声或欣赏,学生的自信心在掌声和鼓励声中滋生,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2、主题班会是学生锻炼自我、成长自我的平台
主题班会课的准备过程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准备工作不低于一个教师准备一堂优质课比赛。优质课的准备主要在教师,而主题班会课除老师当好顾问,做好幕后策划和掌控外,主要的“活动权”在于学生。在准备阶段,无论是对活动目的、意义的思考,主题的确立和目标的设定,还是计划的制定、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以及资料的查阅、整理、收集,完全由学生组织安排,都要发动全班同学动脑、动口、动手、人人上岗,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过程,主动地、创造性地进入最优境界。
这个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在准备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培养提升,整个过程闪耀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3、主题班会是学生反省自我、升华自我的载体
需要指出的是:主题班会课要讲趣味性、生动性,更要讲教育性,没有趣味性、生动性就不能让学生喜闻乐见。趣味性、生动性是顺利达到主题班会课目标的桥梁,但绝对不能把主题班会课变成单纯的“娱乐”性活动。一堂合格的主题班会课,应当体现教育价值的追求;一堂成功的主题班会课,应当直抵学生的灵魂深处,引起参与者的触动或共鸣;一堂精彩的主题班会课,应当具有震撼学生心灵感动效应,给学生脑海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主题班会这个主阵地上,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心灵受到洗涤,思想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主题班会课的德育意义得到了实现。
二、班主任在主题班会阵地上历练成长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一所优秀的学校,必定有一批优秀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个个优秀,学校则班班优秀;一所班班优秀的学校,必定是优秀的学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路径很多,而主题班会课则是训练班主任队伍的重要课程,是引领、造就名师的好途径之一,是班主任练兵、成长的主阵地。
1、培养提高班主任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的指挥能力
前面谈到主题班会课老师是顾问、是幕后策划者、掌控者和指挥者。一堂主题班会的质量如何,能不能达到预想的活动效果和教育目的,班主任的知识储备、文化素养、指挥协调能力至关重要。
班主任的文化素质是影响教育效能的重要因素,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到居高临下,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才能做到有备无患,驾轻就熟,运用自如。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班主任才能顺利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以满足其求知欲望,科学精准的指导他们发现问题或者指导探求知识的方法,因此才会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如果班主任“不学无术”、必将常常陷入尷尬状态。
班主任还需要具备广泛的爱好和多方面的才能。多才多艺,才能如虎添翼。主题班会课最能体现班主任的综合素质,主题班会课是综合性活动课,“主题”涉及方方面面,必定要求班主任博学多才,涉猎广泛。博学多才的班主任才能当顾问和幕后策划,才能轻松驾驭主题班会课。现实表明:对常规课老师们往往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一旦上活动课许多老师常常感到紧张甚至窘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把主题班会课作为班主任的必修课,教育教学中应完成的重要任务,能促使班主任终身学习,助推班主任专业成长。
2、让班主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立教之本,是教师教育行为的指南。现代教育观念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现代学生观告诉我们: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人才观上,要树立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观念。
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差异性不应该成为教育上的负担,相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要用发现和赞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不能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要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或优势,只要我们正确的引导,挖掘他们潜能,每个学生都能成才。通过主题班会及其它形式的活动课,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平常“默默无闻”的学生可能会一鸣惊人;平常“销声匿迹”的学生可能让人眼前一亮,令人刮目相看;成绩平平的学生可能在某一点上会有“真知灼见”。我们会感慨万千:原来“千里马常有”!一个缺乏现代教育观念的班主任往往是因为看不到这点而抱怨“学生素质差”;也不懂得“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当然也就事事操劳而又显得“劳而无功”了。
主题班会课体现了活动课程化与课程活动化的有机统一,是德育活动与课程的最佳结合方式,其功能远不止“如上所述”。所以,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当牢牢抓住这块主阵地,把主题班会作为德育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常做常新,让其“双育人”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这块教育主阵地上,学校重视、老师参与、学生投入,那么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说,是相得益彰、共同进步。学生的思想上充溢着满满的正能量,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断得到历练和成长,将会带领出更优秀的班级群体,那么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就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沈建芬,丁红国.以主题班会为阵地 提升班主任的班会能力[J].考试周刊,2020(49):155-156.
[2]梁红.德育与心育深度融合的心理主题班会创新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20(18):1-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