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幼儿管理现状及管理策略探究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jc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教育是其他各级教育的基础,改善幼教质量对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意义重大。所以,幼儿教师在实施教学的同时还应妥善处理好幼儿的管理问题,使其快乐成长、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学前幼儿教育角度,重点论述我国现阶段幼儿管理的状况以及完善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幼儿;管理;教育;策略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世纪,幼儿是祖国的希望,为了培养出新一批的全面人才,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谈到幼儿的教育,很多教师都认为幼儿管理是当今幼儿教育的难题。孩子具有爱动、思维活跃等优点,但因为其生活经验匮乏、理解思维不足,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感到对幼儿的管理十分困难。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现阶段幼儿教育及管理状况,并提出几點改善的方法与策略。
  一、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幼儿园只有一部分对幼儿进行了有效的安全教育,而现在发生在幼儿园的安全事故,多数都发生在那些没有进行安全教育的幼儿园中。这是因为幼儿时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感知能力与学习能力是极佳的,但另一方面好奇心也很强,缺乏生活经验、独立能力、应变能力,而且还比较多动,不知道哪些是具有危险系数的事物,如果这时不进行安全教育,那么幼儿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仅是对幼儿身体上的伤害,对其心灵上的影响更大,甚至会造成幼儿心理上的偏向性发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自闭症,这对于幼儿日后的学习生活都是很不利的,所以教育工作者们一定要慎言慎行,对于幼儿安全工作要警惕。下面本文归纳总结几个在学前幼儿教育中常见的问题。
  二、现阶段的幼儿教育问题
  (一)教育内容不全
  学前教育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生理学,神经生理学,营养学,钢琴,舞蹈,绘画美工,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遗传学,伦理学,语言学等学科,在教学安排上应当是安全教育、智力开发和心理辅导。但是现在许多幼儿园急切的满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将教学力度着重的放在智力教学上而忽视了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这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在学前教育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据调查,现在很多幼儿园一个学期只会进行三次左右的安全教育,而且开展的很片面,只涉及到常见的问题,教师没有用心教,幼儿也没有认真听,有“走过场”的嫌疑,更是有幼儿园直接将安全教育从教学日程中删除,只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这些口头话的教学使幼儿真正面对这些情况时,根本就不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更别说没有进行过安全教育的幼儿了。
  (二)缺乏心理辅导
  笔者之所以认为学前教育应当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是因为安全教育保障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心理辅导也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当幼儿拥有了一个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后,才能对事物有初级辨别是非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要取决与心理辅导。现阶段许多幼儿园并没有开展心理辅导的课程,认为幼儿不需要心理辅导。导致幼儿在憋闷、失落或者想不明白问题时没有人及时进行疏导,造成了幼儿心理上的缺失,为他日后的发展制造了不良契机。设想一下,如果在一次活动中,本来有能力第一的小孩,因为其他的客观原因最终导致没有获奖,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这时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那么幼儿很可能因为这件事对以后的比赛都失去信心,甚至会发生碰到比赛就退缩的状况。对于那么小的孩子,以后的路还那么长,在幼儿时期就造成了退缩、胆怯的心理,这是家庭、社会都不愿看到的现象。
  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制定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幼儿的管理工作能够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其特有的明确性和权威性在保证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上有强大的效力。由于幼儿的年龄尚小,对于复杂语言和逻辑的理解力不足,所以在规则的内容表述中应尽量简明扼要,并以正面引导为主,做成校歌、顺口溜的形式最好,并经常让幼儿合唱或诵读,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他们在做相关事情的同时脑子里就会自动弹出这些规范的话语,逐渐形成规范行为。当然,还应有相应的措施来保证这些规则内容的落实,比如吃饭前全班一起排队去洗手、午休起床后必须自己叠被子等,如发现有孩子不遵守,则会在其“笑脸卡”上减去相应的“笑脸”。
  但是我们在制定制度时也要注意,制度内容必须是大部分幼儿都能理解和执行的,一旦形成便是所有幼儿均应共同遵守的,幼儿老师也要严格执行监督的职责。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建立常规不仅是为了约束幼儿的行为,更应该起到使其行为规范化、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身心发展水平的作用。
  四、各方合力强化管理
  在对幼儿的管理教育中,我们千万不能自行其是,而应想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合力,只有这样才会使管理事半功倍。首先是幼儿园内部各班级之间可以进行交叉管理,如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一起活动,这时大班的孩子就会自动进入一种“小大人”模式,为给弟弟妹妹们做好榜样而主动规范自身行为,可见这也是教师减轻自身负担的一个好方法。此外幼儿教师和保育员还经常向其他幼儿园的管理人员学习管理的方法,分享各种管理经验,并在网上向幼儿管理专家请教,不断提高自身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但最重要的还是来自家庭的力量。教师不仅要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还应积极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便适时调整自己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所以幼儿教师和家长要经常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进行沟通,保持幼儿发展信息的持续畅通。而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渠道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家长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手段向专业化靠拢,以便共同做好幼儿管理工作,形成立体的教育网络和教育合力,推动幼儿管理的发展。
  结语:幼儿管理工作关乎每个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幼儿教师倾注很多的心力在制定管理办法上。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在硬性制度中渗透人性的温暖,并综合各方力量进行引导和感化,才能保障幼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夏春梅.幼儿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35):26-26.
  [2]林芳萍.探讨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幼儿管理[J].教师,2014(32):27-28.
  [3]隆露.简析幼儿的管理工作[J].南北桥,2015(10):163-163.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为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作为思政课改革的重要环节——考核模式改革,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它集中体现了课程改革
在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如何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绿色发展”作出过多次专门论述及总结,并且语
期刊
摘 要:习惯的形成影响着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常言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期的孩子各个行为正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受益于幼儿终身,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时期如果在饮食、睡眠、卫生、学习等各个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对幼儿终身受益,反之,如果在幼儿时期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日后要改变会很困难。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家中
一、引言rn请允许我以一个相反的观点开篇:我不喜欢寓教于乐.rn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是一个不允许学习过程中伴有游戏和娱乐的古板的教授?当然不是.事实上,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媒
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铜管加工制造行业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要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为经济社会培养技能型复合人才的孵化器,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