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70例足踝部创伤缺损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胫后动脉后踝上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观察组采用腓动脉外踝上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期愈合率、皮瓣
【机 构】
:
464000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骨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缺损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70例足踝部创伤缺损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胫后动脉后踝上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观察组采用腓动脉外踝上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期愈合率、皮瓣成活率高于对照组,Ⅱ期愈合率、浅表坏死率、深部坏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缺损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创面愈合好,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诱发二次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方案,并分析抗栓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300例二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诱发二次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二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0例,接受常规抗栓治疗者为对照组,接受综合抗栓治疗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的所有临床资料中,体质量指数≥28 kg/m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重症肺炎新生儿57例,依照入院时间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26/30)
目的探讨成人型多囊肾后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2月21例成人型多囊肾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囊肿去顶减压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0~14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量30~120 ml,平均70 ml,术后4~7 d出院,平均5.2 d。术毕原囊肿所致腰腹部包块即消失
目的分析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术、腹腔镜辅助微创保胆取石术及全腹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8月58例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术(A组)12例,腹腔镜辅助微创保胆取石术(B组)18例,全腹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术(C组)28例。比较分析三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结石复发情况。结果A
目的研究H型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24 h血压变异性(BPV)(收缩压、舒张压)、血浆卧位肾素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8例,按照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四组:H0(对照组)组40例(Hcy<10.0 μmol/L),H1组85例(10 μmol/L ≤Hcy<15.0 μmol/L),H2组72例(15 μmol/L≤Hcy<20.0 μmol/L),H3组51例(≥20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MTX)全身和局部给药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106例C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MTX全身用药+超声引导下清宫方案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MTX局部用药+超声引导下清宫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孕囊型、团块型患者1周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
目的对比研究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多模式镇痛自控镇痛(PCA)联合普瑞巴林和单纯PCA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于麻醉前2 h口服普瑞巴林300 mg,术后脱机即开始PCA自控镇痛,术后12 h开始口服普瑞巴林150 mg,每12小时1次;对照组术后脱机开始应用PCA自控镇痛。记录术后2、6、12、24、48、72 h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计数联合呼吸道九项病原体检测(NACD)在呼吸道感染(RT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435例RTI患者。按照患者感染病原体类别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185)与非细菌感染组(n=250)。分析两组IgM抗体和痰培养阳性率,血清PCT水平、WBC计数,血清PCT水平、WBC计数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不同
目的研究剖宫产后切口憩室发病人群特点及不同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因保守治疗失败行手术治疗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75例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同期入院行剖宫产术但未发生切口憩室的产妇为对照组,分析剖宫产后切口憩室发病人群特点,并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宫腹腔镜组、宫腔镜组、阴式组,每组25例,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比较围术期指标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临近宫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与阿奇霉素联合特布他林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细胞因子水平及Th1/Th2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MPP患儿1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与特布他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两组均持续治疗7 d。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两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