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应用现状及中药提取物抗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嗜肝性DNA病毒,感染HBV可引起急性或慢性的病毒性肝炎,进一步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是肝细胞癌。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HBV的药物主要有免疫调节剂和核苷类似物。近年来随着HBV转染细胞和动物模型的建立,许多中药的有效提取成分抗HBV的作用已经得到证明。因此,从中药资源库中提取出高效低毒的化学成分也许会成为抗HBV药物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生态调节剂联合抗生素应用于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酪氨酸球菌三联活菌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给予乳酶生、复合维生素口服,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炎性因子TNF-ɑ、IL-6、IL-10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呕吐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便检恢复正常时间、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肥胖是PCOS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而中医学认为肥人多痰湿,三者之间在发病方面存有密切关联性,该研究对从痰湿论治肥胖型PCO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分析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青岛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库中2015年1~12月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注射用血塞通(冻干)2015年的不良反应/事件共123例,其中一般90例,新的12例,严重的21例;女性患者高于男性患者;中老年人群报告数较多;不合理用药占总报告数的45.5
目的观察及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预防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400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200例)与对照组(n=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加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通过跌倒相关知识了解情况问卷对两组患者干预2个月后的跌倒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