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综述国内模型实证研究的实例,了解国内模型实证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分析模型实证研究的特征,对模型实证研究的发展给予建议,为促进模型实证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模型;实证研究;参考价值
一、引言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和专家都在进行模型实证研究,或者是采用模型实证方法研究一些领域的问题,涉及到金融、消费和交通等领域,通过定量的方法解决了过去仅仅定性研究的一些问题。为各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本文进行了模型实证研究进展综述和评价,并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为模型实证研究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二、模型实证研究进展
1.金融领域研究。潘婉彬等(2006)研究时间相依利率扩散模型的非参数估计。利率的变动模式会随时间的推移、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制度的改变而变化,时变的扩散模型能更好的描述短期利率的随机行为,采用基于核回归的非参数方法,估计中国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的时间相依CKL8模型,结果表明,时间相依CKLS模型更好的反映了利率实时的变化,提高了预测利率变化的精度。李扬、田一祥进行了微利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实证研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微利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堆栈回归法对连续微利与亏损年度内上述因素影响同一公司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在考虑公司个体特点的基础上。运用随机效应影响的面板模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行业与盈余管理因素对同一公司在连续的微利与亏损年度前后影响的差异性显著,而企业业绩因素不显著。韩延春、龙源进行了投融资机制与技术创新:基于中国省级区域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以投资主位为核心的投融资机制概念,并依据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具体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模型和回归模型,就投融资机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投资主要从投资额度、投资结构和发挥作用的年限三个方面深刻影响着技术创新能力:而技术创新融资是从融资结构和对投资的匹配度两个方面影响技术创新投资并进而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只有根据中国的投融资机制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构建完善的投融资机制。才能更好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和技术发展。郝清民研究了中国股市收益率长记忆性。针对中国股市收益率序列中的长记忆性问题,采用PJS非线性估计方法和ARFIMA模型(以分形噪声的方式反应时间序列的持续性或反持续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收益率普遍存在长记忆性,只有个别股票不存在长记忆性,而且,深市比沪市具有更强的长记忆性。刘硕(2007)以我国A股市场奥运板块全部94支股票为研究对象,选取2007年最新的股票数据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奥运板块股票市场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采用一次回归模型估计了个股的B系数,利用BJS方法和FM模型分别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和截面回归,实证研究表明,CAPM模型在奥运板块市场应用中存在与理论不相符合的方面,为了消除单个股票的非系统性风险。进一步构造股票投资组合对CAPM模型进行修正检验,得出的B系数能更好地衡量股票组合的风险。迟国泰等(2007)进行了基于城市差异系数的城市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通过选取国内GDP、各产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8个与银行产出高度相关的城市经济指标,利用回归分析和TOPSIS方法计算出与城市商业银行产出相对应的城市差异系数,并提出基于城市差异系数的改进DEA模型,对上海银行等五家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了效率评价,从整体排序中挑出各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值及相对位置,从而得到各城市商业银行问的效率排序。解决以往研究由于样本数量少只对单要素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而不能进行综合效率的评价。
以上是在金融领域中的模型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为金融领域中的问题做出定量解释。对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消费、经济增长领域。卢泰宏(2005)进行中国女性消费角色5F模型实证研究,通过单因素简单方差分析证明:女性消费者年龄对自我概念的五种成分中的家庭自我、发展自我和情感自我作用显著,随着年龄增长,女性消费者对情感类品牌态度变得消极:已婚女性消费者随着自己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例上升,自我概念结构也向家庭自我转移、与此相对应的是发展自我和情感自我的需求都开始减弱;子女年龄增长,女性对家庭生活的态度会向传统家庭主妇角色转化,而对自己的情感需求却有减少的趋势。黎东升(2005)研究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在掌握大量数据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市场化、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收入和价格弹性的变化,采用动态需求函数模型、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ELES与AIDS模型研究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需求变化,并讨论了研究结果对农业发展政策、食物农产品流通政策和消费政策的意义。由于作者系统总结了适用于分析食物消费需求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工具,并搜集了大量一手材料和数据,对于关注消费变动、农村改革和城市化等问题的研究者具有相当的方法论价值和资料价值。
康继军等(2007)研究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从政府与市场关系、对外开放程度等四个方面、以市场分配资源比重、政府职能身份转换指标等19个指标为基础构建了衡量中国经济转型的制度变量——市场化相对指数,从指数的数据特征和图形分析,新构建的指数较好地描绘了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运用协整理论和动态建模方法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的动态模型,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1978年~2003年间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确实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也证实了资本和劳动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许治,周寄中研究了政府公共R
关键词:模型;实证研究;参考价值
一、引言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和专家都在进行模型实证研究,或者是采用模型实证方法研究一些领域的问题,涉及到金融、消费和交通等领域,通过定量的方法解决了过去仅仅定性研究的一些问题。为各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本文进行了模型实证研究进展综述和评价,并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为模型实证研究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二、模型实证研究进展
1.金融领域研究。潘婉彬等(2006)研究时间相依利率扩散模型的非参数估计。利率的变动模式会随时间的推移、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制度的改变而变化,时变的扩散模型能更好的描述短期利率的随机行为,采用基于核回归的非参数方法,估计中国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的时间相依CKL8模型,结果表明,时间相依CKLS模型更好的反映了利率实时的变化,提高了预测利率变化的精度。李扬、田一祥进行了微利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实证研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微利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堆栈回归法对连续微利与亏损年度内上述因素影响同一公司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在考虑公司个体特点的基础上。运用随机效应影响的面板模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行业与盈余管理因素对同一公司在连续的微利与亏损年度前后影响的差异性显著,而企业业绩因素不显著。韩延春、龙源进行了投融资机制与技术创新:基于中国省级区域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以投资主位为核心的投融资机制概念,并依据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具体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模型和回归模型,就投融资机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投资主要从投资额度、投资结构和发挥作用的年限三个方面深刻影响着技术创新能力:而技术创新融资是从融资结构和对投资的匹配度两个方面影响技术创新投资并进而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只有根据中国的投融资机制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构建完善的投融资机制。才能更好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和技术发展。郝清民研究了中国股市收益率长记忆性。针对中国股市收益率序列中的长记忆性问题,采用PJS非线性估计方法和ARFIMA模型(以分形噪声的方式反应时间序列的持续性或反持续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收益率普遍存在长记忆性,只有个别股票不存在长记忆性,而且,深市比沪市具有更强的长记忆性。刘硕(2007)以我国A股市场奥运板块全部94支股票为研究对象,选取2007年最新的股票数据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奥运板块股票市场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采用一次回归模型估计了个股的B系数,利用BJS方法和FM模型分别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和截面回归,实证研究表明,CAPM模型在奥运板块市场应用中存在与理论不相符合的方面,为了消除单个股票的非系统性风险。进一步构造股票投资组合对CAPM模型进行修正检验,得出的B系数能更好地衡量股票组合的风险。迟国泰等(2007)进行了基于城市差异系数的城市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通过选取国内GDP、各产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8个与银行产出高度相关的城市经济指标,利用回归分析和TOPSIS方法计算出与城市商业银行产出相对应的城市差异系数,并提出基于城市差异系数的改进DEA模型,对上海银行等五家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了效率评价,从整体排序中挑出各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值及相对位置,从而得到各城市商业银行问的效率排序。解决以往研究由于样本数量少只对单要素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而不能进行综合效率的评价。
以上是在金融领域中的模型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为金融领域中的问题做出定量解释。对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消费、经济增长领域。卢泰宏(2005)进行中国女性消费角色5F模型实证研究,通过单因素简单方差分析证明:女性消费者年龄对自我概念的五种成分中的家庭自我、发展自我和情感自我作用显著,随着年龄增长,女性消费者对情感类品牌态度变得消极:已婚女性消费者随着自己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例上升,自我概念结构也向家庭自我转移、与此相对应的是发展自我和情感自我的需求都开始减弱;子女年龄增长,女性对家庭生活的态度会向传统家庭主妇角色转化,而对自己的情感需求却有减少的趋势。黎东升(2005)研究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在掌握大量数据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市场化、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收入和价格弹性的变化,采用动态需求函数模型、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ELES与AIDS模型研究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需求变化,并讨论了研究结果对农业发展政策、食物农产品流通政策和消费政策的意义。由于作者系统总结了适用于分析食物消费需求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工具,并搜集了大量一手材料和数据,对于关注消费变动、农村改革和城市化等问题的研究者具有相当的方法论价值和资料价值。
康继军等(2007)研究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从政府与市场关系、对外开放程度等四个方面、以市场分配资源比重、政府职能身份转换指标等19个指标为基础构建了衡量中国经济转型的制度变量——市场化相对指数,从指数的数据特征和图形分析,新构建的指数较好地描绘了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运用协整理论和动态建模方法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的动态模型,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1978年~2003年间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确实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也证实了资本和劳动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许治,周寄中研究了政府公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