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明亮那方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v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标题是日本诗人金子美铃写给孩子们的诗歌《春天的早晨》里的一句,朴素却寓意深刻。从事教育二十年,经历了课改十年,正如李宁广告语所说“让改变发生”,每天都在感受着师生教与学方式的嬗变,但我最关切的还是教育本真的问题。每每看到这句话,我常常怀想教育的理想与未来——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教育需要“爱”字当头。不能说爱就是教育,以爱代替教育。但教育不能没有爱,爱要走在教育的前头,以爱的方式进行教育,孩子就是在爱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有了爱,便有了担当的意识。站在三尺讲台,教师担当的是育人的使命,担当的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责任,如此,作为教师的我们怎能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的谆谆教诲,涤荡着孩子们的心灵,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教师的精心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又何尝不是一次次与孩子们深层次的对话沟通,让他们感受到成长的收获必须有百倍“汗水浇灌”。正如德国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以为“爱”是教育的根,“根深”方能“叶茂”。
  向着明亮那方,教育需要“改革”的睿智。素质教育的理念凡教育者人皆晓知,但现实却是教育行者们依然走在“教育改革的边缘地带”。当下,我们并不否认考试,也无法回避且只能直面现实。但我们不能陷于“考试”泥潭而不自拔,李希贵先生曾提出的“不为考试,赢得考试”的观念值得深思。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睿智、付出、守望。“改革”是需要勇气的,当然更需要睿智,这种睿智表现在对教育发展的整体把握。一个区域也好,一个学校也罢,都需要厘清教育发展之路,我们不能被当前的教育现状所困、所惑。当前,教育发展的基石在哪?在学生全面发展的信念,在学校的课程设计。有了坚强的信念与好的课程设计再加上切实的行动便有了好的学校。教育还需要在改革中守望,教育本类“农民种地”,守望当是教育人应有的一种情怀,不求轰轰烈烈,唯求静下心来做事,如此,“改”在春天,“收获”在秋天,我们何愁教育之考!
  向着明亮那方,教育需要“敬畏”之心。有了“敬畏”之心,便有了职业的崇高感和使命感,能尊重教育规律。有了“敬畏”之心,便会心怀学生,育人者自育,能尊重每一个生命成长。“敬畏”是一种态度,是教育理想的担当,是教育智慧的凝聚,是教学情怀的展现,是教育激情的绽放,更是教育哲学的沉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而“育”是“教子使作善也”。怀着“敬畏“之心,我以为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要以身作则,要教孩子使他能够做善人,懂得做人的分寸。行走在教育的旅途中,因为“敬畏”,所以慎行。
  学校教育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每个故事背后都有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这些看似极平常的小事构筑了学校的真实状态。我以为,师者只要实实在在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用心、用力、用脑去做,学生、家长和社会就会把我们当作可以信赖、可以托付的朋友。如此,教育过程便会在光辉中敞亮,教育理想便会向着明亮的那方。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文化,以文化人之意。学校文化究竟应该"化"谁?这好像不是一个问题。很显然,学校是人类希望向下一代集约化地传承文明成果的产物,一代一代的新人类通过学校的系统教育,才能站在前
指出在建筑创作之初,建筑师总是在理性和情感之间抉择。论述了理性与情感各自的内涵,以及两者彼此制约、彼此关联直至合二为一的具体途径和由此带来的总体效果,以帮助人们更好地
结合我国高等级道路的使用情况,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详细地阐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处理方法,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断板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
【摘 要】中小学学业等级评定是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推出的评价制度,有其存在合理性和现实必要性。在现实实践中,中小学学业等级评定的实施存在美化、泛化和形式化等诸多实践误区。政策制定者和教师需要认识到中小学学业等级评定制度的自身局限性及其适用范围,结合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并根据具体评价内容采用等级制评价的替代性方案。  【关键词】学业评价 等级制 形式化 绝对评价 相对评价  教育评价制度作为教育制度的核
结合秀园路跨运河大桥的工程特点,确定了在运河上修建100m以内桥梁的两种主要方案,通过对两种设计方案的比较,最终选择了V型刚构桥梁方案,可供类似桥梁设计工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