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坚强领导集体

来源 :前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jil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政党生生不息的发展道路上,总是由新老交替的一代代人来完成自己的崇高使命,凝聚起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开创着这个政党的璀璨未来。
  2012年11月15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25人组成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选举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领导机构。11时53分,刚刚当选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热烈的掌声中,同中外记者亲切见面。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时间在这一刻被赋予了新的历史涵义。
  穿越近百年光辉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再次挺立于承载人民期望、担当复兴使命的新起点……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党,伟大的党才能担当起伟大的使命。顺利完成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新老交替和平稳过渡,是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
  承前启后 创造伟业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时代,一个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时代,一个开拓未来、创造历史的时代——
  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的“中国奇迹”;民主制度、民主形式、民主渠道不断健全、丰富和拓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自由和权利的“中国活力”;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富有成效的“中国精神”;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中国故事”;成功举办大事、要事,从容应对急事、难事,经受住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验的“中国力量”;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答卷”……
  党的十六大以来10年间,我们党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够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只要这个环节不发生问题,中国就稳如泰山。”组成一个好的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于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条件下维护和推进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保障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执政,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必须组成一个政治坚定、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中央领导集体。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不仅要能够胜任领导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需要,而且还要从适应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考虑,充实一些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健康成长,以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
  能否人才辈出、继往开来,是衡量一个政党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各种挑战,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党中央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和积极稳妥的制度安排,使得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中青年干部脱颖而出,为党的中央领导机构补充了新鲜血液。
  在酝酿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时,一批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同志,为了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从中央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体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宽阔胸怀和高风亮节。全党同志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历史长河中,国家的勃兴往往由特定的时间坐标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意义。
  重大时间节点、重大历史事件,注定成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发展进程中的永恒记忆。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期待、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大会批准了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根据党章有关规定,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顺利完成党的领导机构新老交替,选举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重任,是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期待。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掀开新的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踏上新的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继续探索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人产生机制——
  好中选优 永葆活力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国共产党人才济济。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锻炼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为党和人民做出了公认的实绩,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骨干。   按照什么原则、什么标准组成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胡锦涛同志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进行了认真研究。
  中央提出,为适应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攻坚时期形势与任务的需要,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应当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解放,改革开放,能够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政治坚定、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
  中央提出,要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把政治上坚定、党性原则强、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领导能力突出、作风上过硬、廉洁自律、党内外形象好的同志选进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
  按照这一原则,中央提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组成人选的标准条件:
  ——政治坚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领导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有正确的政绩观,工作业绩突出,党员和群众拥护。
  ——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善于团结同志,相容性好,自觉维护中央领导集体的团结统一。
  ——党性原则强,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过硬,廉洁自律,在党内外有良好形象。
  这些明确具体的标准条件,为酝酿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之所以能够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不断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正确坚持民主集中制,保证了党的坚强团结和集中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丰硕成果,为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人产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经验。我们党不断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特别是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取得了重要成果。
  ——积极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从基层党组织到中央委员会的产生,从一般干部到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选拔,都采取了一系列扩大民主的措施。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延伸考察、任前公示……一项项改革措施的推行,有力推进了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在推进党内民主、促进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方面取得了新进步。特别是把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普遍运用于干部选拔工作,有效提高了干部选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党内外广泛认同。
  在党的十八大人事准备工作中,中央明确要求,要积极总结和运用这些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在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中,在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人选考察工作中,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坚持标准条件,严格程序步骤,特别是在发扬党内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方面采取了一些新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了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战略任务,不断探索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人产生机制。党的十六大,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顺利实现了党和国家高层领导的新老交替和平稳过渡,积累了重要经验。党的十七大,对新提名为中央政治局组成人员预备人选进行了民主推荐,在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产生机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2年5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党员领导干部会议,就可新提名为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组成人员预备人选进行民主推荐。同时,就可新提名为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预备人选也进行了民主推荐。搞好这次民主推荐,是保证党的十八大顺利产生一个反映全党意愿、得到党内外公认、坚强有力团结统一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基础。
  全体与会同志以对党负责、对中央负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负责的态度,出以公心,坚持党性,举贤荐能,公道正派,严格掌握条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同时考虑年龄和结构要求,认真思考,审慎、公正地行使民主权利。
  通过民主推荐,一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进入选拔视野,使可新提名为中央政治局组成人员预备人选具有较好的基础。
  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考虑,中央根据民主推荐的结果、组织考察的情况和班子结构的需要,就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的组成方案反复进行酝酿,多次听取意见,提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建议名单。
  民主推荐、反复酝酿、充分听取意见……保证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的顺利产生,展示了我们党团结、自信、成熟的形象。
  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政治坚定、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奋发有为,是值得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信赖的好班子——
  扬帆远航 奔向未来
  合乎党心,顺乎民意。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体现了全党的意志,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愿,进退比例比较适当,保持了人员和工作的连续性,积极稳妥地实现了党和国家高层领导的新老交替。
  这是一个值得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信赖的坚强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保持生机和活力,国家保持团结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党团结一致,实现民族复兴有稳固政治基础和可靠政治保证;深刻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前程远大。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由25人组成,都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合理,有熟悉各方面、各领域工作的同志,有女同志。
  ——新进入中央政治局的15位同志中,7位是60岁以下的同志,其中4位是上世纪50年代后半期和60年代出生的。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进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兴旺发达,朝气蓬勃,富有活力。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组成人员普遍具有比较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工作业绩比较突出,廉洁自律,在党内外有良好形象。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这一伟大进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新的征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展现出旺盛活力,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时间将曾经辉煌留给历史,也将无限希望带给未来。2012年11月1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华灯璀璨,鲜花绽放,气氛热烈庄重。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闭幕后,11时53分,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步入大会堂东大厅,同采访党的十八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目光汇聚,掌声热烈,暖意融融——中央领导同志步履矫健、沉着坚定、从容自信,向大家热情挥手、微笑致意,展示出蓬勃旺盛的活力和锐意进取的精神。人们从中看到了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的奋进力量,看到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蓝图激荡人心,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感谢全党同志的信任,并表示定当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他说,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
  90多年前,嘉兴南湖驶来一艘红船。中国共产党人从此将承载中华民族希望的旗帜冉冉升起。
  战火纷飞、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热火朝天、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开放时代……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历经千锤百炼、不断发展壮大,以实际行动和辉煌业绩赢得群众拥护和信赖,使得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
  今天,一个充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永葆生机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更加成熟坚强;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永葆发展动力的文明古国更加从容自信。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必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张宿堂、秦杰、霍小光、李亚杰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其他文献
今年9月3日,是我国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后的第一个纪念日。69年前的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字向包括中国在内的盟国无条件投降。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既是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今天,我们评价
期刊
做好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意义重大。截至2013年底,市国资委党委管理的市属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共6174个,占党组织总数的46%。根据调查,大多数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能够积极适应企业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新变化,党建工作在适应中改进,在创新中加强,在保证和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显示,84%的调查对象认为企业党组织健全;68%的调查对象认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明显;75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分析世情、国情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在中国外交战略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周边外交工作会议和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是以务实的态度认识新情况、新问题,从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的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为深化改革开放保驾护航的重要举措
期刊
“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这是马克思提出的贯通于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后来,列宁从方法论上强调,“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生产力理论的新阐释,深化了对当代中国“生产力的水平”的理解,为
期刊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 2015年以《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为题继续聚焦三农。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给予了农业、农村、农民很多期望。对当前我國“三农”发展呈现出的诸多挑战,文件有哪些改革创新之举?对此各方十分期待。记者就这一话题采访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记 者: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持续向好,
期刊
张亮京创作的这幅国画作品,整幅画面给人以热烈奔放、引人入胜的感觉。虽以花草竹石为表现内容,但不失大气恢弘的气势。  中国花鸟画的传神之处在于以鲜活美丽的自然万物寄托人的情感意趣,进而使觀赏者产生共鸣,达到美的享受。画家张亮京的这幅国画就借助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景象,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使人产生联想的画卷,前面以红艳的鸡冠花丛为主体,丹绯云锦般呈现在观赏者眼前,带给人一种喜悦繁荣的意境;后面以奇崛的怪石作
期刊
漫畫五幅
期刊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说到北京古钟,往往就是报时和古刹钟声,其实,它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甲于省郡”的北京古钟有两宝:一是驰名中外的永乐大钟,另一个就是刘侗、于亦正《帝京景物略》所辑明代诗人吟诵钟铃的诗句。  古人热衷于品味钟声的意境,唐朝两位著名诗人王维和王昌龄都到过佛教寺院,如何认识和品位钟声,王昌龄在写给王维的诗中说:“天香自然会,灵异识钟音。”《帝京景物略》是明朝北京地方志中的优秀古籍,在叙述
期刊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物象亦是千变万化。北方的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西南耸立着连绵不断的雪山,山顶终年积雪不化;就是在江南西湖,赏雪也别有一番风情。在这样的人文地理环境熏陶下,中国绘画中冰雪题材的作品花样繁多,赏之不尽。  曾以麻布为媒介,用水墨表现西北高原冷寂荒寒的郭宝君,近年来的创作方向发生了微妙变化,更加趋于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景物。于是,冬日的北京成了他画面的主体。每当北京飘落起雪花,
期刊
“民以食为天”这句老话在百姓那里流传了千百年。有饭吃是老百姓最大的事儿。如今,人们吃喝不愁,这句老话竟变了词儿。“民以食为天”被老百姓戏说成“民以食为忧”。据2012年《中国平安小康指数》报告显示:81.8%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最让人担忧的安全问题是食品安全,位列第一。可见食品安全成为了今天老百姓的“天”。李克强同志近日说,我们用30年的时间解决了人民吃得饱的问题,现在必须解决好人民吃得好、吃得安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