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情境变了味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ufe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设计可以触发情感的环境,是教师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 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因此,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设情境,当中不乏有许多成功的例子,但也有不少案例令人深思. 本文即以此为主题谈几点想法.
  
   一、创设整合、有意义的情境
  
   【案例】 小数的初步认识
   师:上周末,你们都做什么了?
   生:去姥姥家了.
   生:爸爸、妈妈领我去商场买东西了.
   师:真巧,淘气昨天也和妈妈一起去买东西了. 我们一起看一看. (课件播放录像3分钟)
   师:通过看录像你有什么发现?
   生:他们去的是联华商场.
   生:联华里的东西特别多,人也很多.
   生:我看到有很多玩具,还有衣服.
   生:我看到每件商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价牌,它们的价钱都不一样.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大家看,每件商品下面都有标价牌,上面写着什么?
   (课件将一件商品的标价牌放大)
   生:写着康师傅方便面,还写着价钱是2.80元.
   师:2.80元你也会读,真厉害. 它与我们前面所学的数可不一样,它叫“小数”. 这节课我们就和它来交朋友. (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小数)
   【思考】 如此煞费苦心,为的是引出“小数”这一概念,是否有必要呢?该案例从学生周末的生活入手,在逛商场、看标价的过程中引出小数,确实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利于唤醒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而片段中教师却将生活情境原原本本地搬到课堂上来,过多的信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学生在情境中漫无边际的回答教师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只能是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程. 【对策】 师:同学们,小小的商店开业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画面上是几种商品,标价十分醒目)谁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把尺子5角钱,一瓶矿泉水1元5角钱.
   生:我看到的这些数与我们原来学的数不同,都有一个点.
   师:这样的数就是“小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关于小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你会读小数吗?
   实际上,小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小数的引入应该很简单,只需像上面的片段那样,出示几件商品和几个标价牌,就同样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这样一个问题:数学问题不等同于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情境同样不能等同于生活问题情境. 生活中的数学较零散、肤浅、不严密、不成体系,因此,我们从生活情境引入教学时应进行必要的整合和适当的提炼,以利于学生在课堂中高效地学习数学.
  
   二、创设值得探索、交流的情境
  
   【案例】 圆的周长
   教师用课件在屏幕上演示:直径为1分米的圆板在米尺上滚动一周.
   师:从刚才的演示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圆板在米尺上滚动了3分米多一些.
   生:圆的直径为1分米,圆的周长为3分米多一些.
   生: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再来看直径为2分米的圆板在米尺上滚动一周,你会发现什么?(课件演示)
   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看直径为3分米的圆板在米尺上滚动一周,你会发现什么?(课件演示)
   师:谁能根据刚才的演示,说说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
   【思考】 该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了三次用圆板滚动的动态的情境,使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一结论. 然而他们没有猜想,没有验证,他们只是作为教师预设教案的忠实的观众、听众,他们只能从属于教师的活动而不能实现自主的学习和发展. 这样的教学, 又怎能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呢?没有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他们又怎能相信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呢?
   【对策】 在一开始,就让学生先猜测圆的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然后组织学生分组测量几个不同的圆的周长与直径,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真正的探究者、实践者. 尽管这样做会比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花费更多的时间,但可能会得出各种各样的结论,能让每一名学生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
  
   三、创设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
  
   【案例】 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
   师:同学们,“四通交电”开业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生:好!(课件演示鞭炮齐鸣,商场开业的盛况)
   师:我们一起进商场看一看.
   (课件演示冰箱2150元、彩电1350元、饮水机965元、空调2025元、洗衣机1230元)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把这些商品的价格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吗?
   【思考】 片段中类似商场购物的情境被很多数学老师所用,不得不引发思考:难道离开购物就上不了数学课了吗?商场购物、春游、秋游、森林运动会、奥运赛场等一个个情境确实能够吸引孩子们的视线,可再好的情境不断反复地出现,也会让人心生厌倦的.
   【对策】
   师:(出示一张登山的生活照片) 这座山海拔2000多米,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山. 你知道是什么山吗?老师给出一个提示,它是我国有名的“五岳”之一,请你们猜测可能是什么山?
   (学生议论纷纷,随即大屏幕上依次出现:东岳泰山1532米;南岳衡山1290米;西岳华山2160米;北岳恒山2017米;中岳嵩山1440米. )
   生:我猜可能是华山.
   生:也有可能是恒山,不可能是泰山、嵩山、衡山. 因为老师告诉我们这座山有2000多米,而这几座山还不满2000米呢!
   师:好,我再给大家一个提示,它是五岳中最高的山.
   生(异口同声):华山.
   师:刚才我们比较了五座山的海拔高度,生活中还有许多数也可以拿来作比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比较.
   教师从照片入手,一方面根据教材内容,适时渗透数学文化,考考学生对于“五岳”是否了解;另一方面,揭示本节课的主题,由山的高度,引发学生对于数的大小比较的现实需要,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动机. 小小的一张照片,连接的是多彩的生活与丰富的信息,展示了教师的教育智慧. 其实,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拓宽思路,跳出常规情境的藩篱,带领学生融入多姿多彩的生活,满足他们好奇、求新的心理,让孩子们真正入情、入境.
  
   四、创设符合客观现实的情境
  
   【案例】 平均数
   上完“平均数的意义”后,老师向学生宣布了一条好消息:
   师:下星期学校将要组织学生去春游. (顿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师:考虑到目前是旅游旺季,游人较多,为使同学们玩得舒心,又确保安全,学校交给老师一个任务——调查风景区最近的日游客量,选择其中游客最少的一处作为我们春游的目的地. 我想请同学们帮忙完成这项工作.
   (接着,老师出示了三个风景区的景点图片及各景区最近一周的游客人数统计表,让学生计算各景区最近一周平均每天的游客量……)
   整堂课,学生们都非常活跃,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学进展得也很顺利. 下课铃响了,正当该老师满意地走出教室的时候,许多学生围上来.
   生:老师,我们下周几去春游啊?
   生:老师,我们真的要去游玩吗?
   当时老师一片茫然,随便应付说:“等以后再说吧!”顿时,学生脸上流露出因感到上当受骗而不满的神情.
   【思考】挖空心思编造了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春游. 此情境的设计也确实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了高潮,较好地激发了学生追求、探索的欲望. 学生是带着期盼,满怀着憧憬上完这节课的,但美丽的谎言终究要被揭穿,也终究要破灭的. 当学生明白老师只不过是“说说而已”时,就产生了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这种明显的“欺骗式”的虚假情境将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赖感,也是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一种体现,是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相违背的.
   【对策】 最小公倍数
   师:请大家报数,并记住自己所报的数是多少. 报数是2的倍数的和3的倍数的分别站起来. (学生按要求起立后再坐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有些同学站起来两次;有些同学是一次.
   师:报哪些数的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生:报6,12,18,24,…的同学.
   师:报6的同学为什么站起来两次?
   生:我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所以两次都站起来了.
   教师从最熟悉的报数游戏展开教学,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宽松和自由的气氛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 此案例中的情境不花哨,但很扎实、有效,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在情境创设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客观现实,要考虑其是否为创设情境准备了条件. 我们设计的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张奠宙教授在《当心“去数学化”》一文中,对当前的熟悉课堂提出“数学的味儿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的批评,真可谓切中时弊. 我认为,在情境创设中我们必须把握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适度,二是有效. 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提高课堂效益,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真正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其他文献
2019年9月,北京大学大二学生张晓娥整理的童话故事《会唱歌的水果》,通过北京日报出版社终审,即将出版。  张晓娥考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时,一场车祸夺走了她深爱的父亲。不久,她又患上原发性骨癌……绝境中,是父亲的水果故事陪伴着她抗击厄运!这些水果故事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竟让她创造了奇迹……父亲永逝:做童话故事里那只有本领的橘子  2013年7月5日,张晓娥得知父亲运鲜货回家途中,在沪宁环城路国道
店铺真的消失了,神秘药丸的事也搞不清楚了……我失魂落魄地走出这家店铺,外星人好奇地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把经历奇怪店铺的种种事情告诉了他。  “世界上的所有生物,他们意识之中都存在着一种潜意识。相信你听说过这样的事例,某些人意识中的事情或事物会在一段时间后发生。”外星人说,“这种潜意识会让生物的脑海中产生一种幻觉,它叫平行世界。或许你那天遇到的就是平行世界,从宇宙中分离出来的一个世界,与原宇
新世纪最大银行盗窃案  36岁的赫尔夫·法西亚尼是瑞士汇丰银行的一位电脑工程师,主要工作是确保客户个人资金信息的安全。汇丰银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银行之一,而法西亚尼所在的公司则是瑞士汇丰银行旗下,专门负责私人银行业务的子公司。这家子公司对于客户的开户要求很简单——50万美元起存。法西亚尼已经在汇丰银行工作8年了。  2008年圣诞节前夕,法西亚尼正在他日内瓦的办公室里工作,突然冲进来一队警察以盗取银
國庆,来一场纸上“阅”兵
《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给一线教师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课程,加强了各学科的整合;新课程,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新课程,突出了数学的文化价值……基于当前现状及新课标的精神,我尝试让学生写数学日记,通过实践,我欣喜地发现数学日记在教学中有着它独到的魅力,它让学生的眼中时刻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一、心语日记——学生敞开心扉的场所    日记可以畅所欲言,例如:学习中碰到
提起航空家族中的“轻骑兵”,非直升机莫属。相信大家对直升机最深刻的印象还是它紧急时刻出现在高层楼顶的帅气身影。没错,正是因为这种能够低空低速飞行、小面积场地垂直起降的特点,直升机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直升机的故事,看看这种颇具创造性的飞行器到底在航空家族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直升机诞生记  1907年,法国人保罗·科尔尼研制出一架名为“飞行自行车”的全尺寸载人直升机,并在同
长白山人参艺术节结束了,拔得头筹的是一位农民挖到的野山参,暗黄色的参体,芦长体灵,酷似人形。这株野山参现场拍出一百九十八万元的天价,被一位神秘富商买走了,看得参农们眼都直了。  孟川带来参展的是全野生环境下培育的林下参,虽然无缘评选参王,却也因品质上乘备受关注。好几个收购商都对他的林下参很感兴趣,孟川选了其中一家,现场签了订购合同,只等回去就雇人挖参了。  和孟川合伙的小伙伴林野却被刺激到了,羡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法,”合作学习被誉为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影响最大、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在实践中,合作学习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民主和谐的教学世界,通过合作学习的研究,探索合作学习的内容、条件、形式、目标、结构、功能、途径、方法,为学生奠定初步的合作精神的基础和能力,为数学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可
“在砻市一见面,就深深感到毛主席思想的伟大”  1928年的朱毛会师,是毛泽东与朱德合作的开端。两支部队会师的联系人之一为何长工,是留法勤工俭学归来的,参加过秋收起义,他后来称朱毛会师为“伟大的会师”。  朱毛井冈山会师,不像历史上的义军一派投靠另一派,也不是军队一方招降另一方,而是毛泽东与朱德两人相互倾慕、互相走近的结果。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后,率部进军井冈山。据何长工回忆:一
旭日东升,朝霞满天,光芒四射的太阳为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在它的照耀下,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变,人类诞生,地球得以变成一颗“智慧星球”。不止人类,地球上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它,生命便无从谈起。早在3 500年前,古埃及人写出这样一首赞美诗:“永生的太阳啊!你从地平线上升起时是多么美丽呀!你从东方升起,你用自己的美充盈着世界。你美,你伟大,你光明,你高悬于大地之上,你的光辉覆盖了你所创造的一切。你远,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