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制度滥觞阶段之孕育与成型分期探研

来源 :中国音乐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25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时期为中国礼乐制度漫长的滥觞阶段。礼乐制度经历了从礼俗孕育、理念和形态定位成型,转化为国家礼制以至体系化确立的过程3所谓孕育期指形成礼的观念后由礼成俗,而成型期则是由礼俗向国家层面的礼制转化。从乐的视角观察,国家礼乐文明孕育当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以氏族部落方国乐舞存在为特征,而成型则以龙山时期的陶寺文化、石峁文化,二里头夏文化和殷商文化为典型显现,是为聚落、方国到国家之衍化。回溯中国礼乐制度周代定型阶段之乐制类型和乐器形态特征,可较为明确认知礼乐文明滥觞阶段孕育期和成型期的相应特色以及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监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肾盂内压力(intrarenal pelvic pressure,IPP)来协助控制术中灌注压力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9年6月—2020年5月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设定IPP>30 mmHg为肾盂高压(IPPmax),累计IPPmax<10 min为A组,累计IPPmax≥10 min为B组,其中IPPmax持续时间<1 min视为瞬时压力变化,不纳入统计。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 h及术后次晨血常规、降钙素原以及术前、术后1
作为徽宗时期官方医学教材的《圣济经》被清代陆心源评价为“素问之阶梯”,但其内容实质较《内经》而言有不少突破。首先,在道与阴阳关系方面,《圣济经》化用了《易纬》的气形之论,认为阴阳为数,所以宰阴阳者为道,而气、形又是道宰阴阳的媒介,在此基础上,《圣济经》超越了《内经》“道即阴阳”的思想,提出了“以道御数”的论点。其次,《圣济经》以“藏真”为纽带,通过论证其脏腑生化理论,将“以道御数”视为一种天人相通的原初境界,这进一步深化了《内经》的天人相应之论,并为反思道教的修真方式提供了视角。另外,
施光南在“文革”后期应邀参与了现代京剧《红云岗》的唱腔改创工作。他在该剧旦腔唱段《为亲人细熬鸡汤》的改创中,最具颠覆性的做法,是将传统唱腔以二分拍为基础、一板三眼的板式改为三分拍、一板二眼的板式。在这个非传统板式基础上所做的创腔探索为:第一,用移动拍位和加减腔或过门方式保留分句中的字位,在不频繁改换板式节拍的前提下,用紧缩字位和行腔融进其他板式,跨越了板式间严格的界限;第二,不仅借用旦腔中可融入生腔的做法和融入民歌旋律,还将专业作曲中的重复、对称以及主导动机贯穿等写作技巧运用到创腔中,打破了京剧套腔的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