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数学》课程中的多媒体教学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笔者在该课程教学中所积累的经验,归纳和分析了该课程进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经济数学;建议
  《经济数学》课程是一门工具课,是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在经济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我校的《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存在着过分追求数学学科的严密性和系统的完整性问题,经济应用的内容却相对匮乏一些,与数学结合也不够紧密,这一方面是需要进行改革的,所以,为确保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应进行多媒体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有效融合.
  一、进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提高教学效率.
  节省教学时间,比传统课室上课要节约课时数,课堂信息量也大大增加,教师可以添加更多与经济应用相关的内容,更准确的实例,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达到不失兴趣的效果.此外多媒体教学还有方便、快捷和准确的效果,这是传统的黑板教学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2.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名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把经济融为数学,在每章节教学开始都用经济热点问题驱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有关数学知识的兴趣.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地介绍数学知识的产生.如:生产、生活和工程实践中的实例和示例引出抽象的数学概念,介绍数学史,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借助数表、图形、动画介绍数学知识的形成.如:突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增强教学直观性和实效性.此外,多媒体数学课件可以重复使用,以及对课件内容进行优化和共存,方便学生消化及吸收经济概念和经济原理,进而达到减轻教师的工作量的效果.
  3.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整合基础理论教学,加大教学容量,加强经济应用实践力度.
  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能够增加大量的经济实例,而非仅仅讲授数学理论知识,进而提高课程的实用性.课件演示经济应用实例,用实例和示例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培养“用数学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在演示案例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归纳和介绍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策略,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概念、思想、方法消化吸收经济概念、经济原理的能力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的效果.
  二、进行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显现的一些不足
  1.缺乏师生交流,信息量大,学生接受有难度.
  仅仅用计算机展示数学定义、传授定理内容,忽略数学的背景知识,以及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应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把一堂课的内容都放进一个课件中,教学时只有一台计算机,没有黑板,没有学生的动手实践,师生间缺乏课堂上的感情交流,只是将原来的“照本宣科”变成了“照机宣科”,这样学生接受起来自然会有难度.
  2.缺乏有特色的多媒体数学课件.
  课件单一,无创新,在制作数学教学多媒体过程中,课件的设计上没有弄清楚概念教学、法则教学、性质教学、公式教学和例习题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巧和要点.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多媒体辅助因素,并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去设计适合个人教学风格的课件.
  3.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上有误区,未能正确了解多媒体的局限性.
  夸大多媒体的作用而将之应用于所有内容的教学,只重数量不顾质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并非简单地把书本上的文字放到屏幕上,有些任课教师对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了解不够,使用多媒体不合理,总觉得传统板式教学要简单易懂,进而反对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它与传统教学模式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几点建议
  1.结合学校实际,调整总体教学目标,以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基础理论知识量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在充分重视数学基础性地位的同时,强调与经济学、管理学的融合,注重数学为经济服务,为学生提供真正能学以致用的数学.
  2.注重用多媒体手段来描述经济数学模型,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经济数学》这门课程所蕴涵的丰富内容,包括为经济研究提供定量分析的方法等,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这门课程.我们的学生不必一定要体会数学的精深,但要体会到数学的广博,要了解现代数学的一些思想,并且敢于应用到实际经济问题上.
  3.在多媒体教学中,先引出问题,然后给出解决问题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再讨论对现象的具体解答.这样一来,数学概念、定理和方法与经济问题就比较融合,易于为学生接受,不再感到抽象费解.
  4.增加数学背景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兴趣.利用超链接穿插数学史上的轶事,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数学家们的人格魅力,有助于消除学生对于经济数学学习的为难情绪.
  5.进一步贯彻“应用性原则”,要加深对多媒体教学规律的认识,研究探索如何利用多媒体来直观体现《经济数学》课程的实用价值,使学生对“经济数学”在经济发展中的直接和间接用途有所了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并给予充分的重视.
  四、结束语
  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与传统教学工具相比,多媒体课件有着强大的优势,不仅使教学过程更加清晰,而且能够反映教学内容的动态特征和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只有在利用其优势的同时应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努力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汉光.《经济数学》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
  [2]侯风波,蔡谋全.经济数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
  [3]吴中才.多媒体数学课件制作.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史树中.经济与数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其他文献
蒲公英是一种药膳两用的野生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粗纤维和微量元素、Ca、Mg......等。100g蒲公英合氨基酸8143.09mg;干叶中蛋白质含量为14.40%;100g干对中含人体必需的氨基
[摘要]本文认为巧妙的预设固然很重要,但精彩的数学课堂更需要精彩的生成,本文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从这几方面进行了论述:突破预设,灵活选择,整合教学预设,萌发生成;优化预设,一题多解,合作探究,促进生成;放弃预设,拓展生成,  [关键词]突破预设;优化预设;放弃预设;精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