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8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是向学生直观展示教学信息的一种教学行为,是整个教学思路和内容的浓缩。由于听障学生生理缺陷的原因,教学中板书的设计更需要艺术性,简洁性。以促进学生进一步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板书设计 重要性
  聋校学生由于生理的缺陷,要求教学手段尽最大的努力做到直观、形象。一堂设计巧妙、简洁、精美的板书,能集中体现一堂课中的精华,能使教师讲起课来得心应手,轻松愉快,也能使学生最高效的获得知识。
  一、板书设计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由于课堂上讲解瞬息即逝,聋生除了看老师的手语外,还要看黑板的板书,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
  (二)帮助学生记忆教学内容
  首先是有了板书才便于记笔记,进而帮助记忆。其次,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记得快,记得牢。板书把一些抽象复杂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记忆教学内容。
  (三)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优秀的板书不仅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还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示范性。板书的规范性、严谨性、合理的顺序,科学的排版,独特的风格,甚至老师写字的姿势,神态等等,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课堂板书是一门艺术,特别讲求审美效果。为了板书 书写,书写工整,布局巧妙,色彩搭配合理,重点一幕了然。有的板书讲究书写顺序安排上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因此,一副好的板书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语文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完整性
  板书是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教学行为,是整个教学思路和内容的浓缩。同时,板书也是一种视觉系统,它可以把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视觉空间里简明扼要、步步叠加的全部展示出来,从而弥补课堂讲解中手语的不规范、瞬间即逝的不足。所以必须完整的显示出所表达的内容。
  这一点对聋生很重要,因为他们有听觉障碍,失去了自然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听觉感知有效性受到了很大影响,反而促使聋生视觉感知灵敏度比常人有优势。板书作为一种视觉参与的重要教学手段,可以补偿听觉的不足,“以目代耳”从而提高聋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示范性
  书写笔画标准,字体端正,无错别字,各种词句,符号要前后一致,整版布局合理,格式正确,色彩搭配要能突出重点。由于聋生在语言思维上常出现倒装现象,所以老师的板书必须带领学生向正常的语序,思维上规范。
  (三)简洁性
  教师设计的板书,应该是简单明确,并且能揭示其本质属性。能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弄清楚教材内容的基本框架。要善于综合和概括。如教学一篇课文,要概括一个段落大意,可以是一个复句,一个单句,一个短语,甚至一个词。要尽量采用合适的符号,如线条、箭头、括号、方框等。有时候符号的使用可“以一当十”。要控制一堂课板书的数量,中途尽量不擦黑板。这既有利于做到简洁,又能体现板书的完整性。
  (四)启发性
  板书要能够启迪、激发学生的思维。可以借助板书的过程实现启发。也就是说在板书时让学生参与进来,借此调动学生的思维。如:《小猴子下山》中间的句式一模一样,在老师写完第一个后,请学生来模仿着写。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学习,然后小组汇报,一边汇报,一边板书,这样学生也主动学习了,还起到了启发的作用。在总结前面板书后还可以借助板书的结果实现启发性,得出学习的最后结论。如教學:《自相矛盾》中的板书:
  自 一手拿着矛,一手拿着盾 结果
  相 矛锐利的很,无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矛 盾坚固的很,无论什么矛都戳不穿
  盾 用你的矛戳你的盾又如何? 哑口无言
  (五)艺术性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上板书当然更是艺术。所谓艺术性指它创造性、生动性、灵活性、趣味性。书法要讲艺术性,要给人以美感。书写要灵活,特别是针对聋生来说讲解时不写,给学生充分理解的空间;书写时,不能讲,让学生认真看,回忆老师手语讲解时的内容。
  三 、几种板书的运用
  板书要与讲解相互配合,可以分为三类
  (一)先讲后板书
  这里的板书常起到综合、归纳作用。对前面讲解的内容加以小结。
  (二)先板书后讲
  这里的板书是对讲课的一种提示和引导。这种配合形式,可使学生通过观察板书先对教学内容做些直观了解,然后借助分析课文内容深入细致的体会课文内容及写作思路。
  (三)边讲边板书
  这是常见的配合形式。一般而言,所有的板书类型都适合这种方式。
  板书设计在聋校的语文课堂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要求每位老师要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我们的板书设计技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板书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最大作用。从而极大的提高听障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韦翠.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7)
  [2]冯敏.书面词语和手语图片对聋生语义分类影响的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05)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新课程 体育课 吸引学生  近年来,
期刊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常会听到这样的反映,英语学习费时费力,但收效甚微,一方面教师抱怨学生不会学,不用功,另一方面反映是英语学起来没兴趣,听不懂。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重知轻情”的教学现状。早在1987年我国学者张正东把“注重情感因素,排除心理障碍”作为英语教学原则之一,时至今日,“情感态度”作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目标之一,已写入教育部新近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目标》),《
期刊
摘 要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要灵活运用恰当的教学对策,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文章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语设计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方面进行了教学对策的分析。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有效性  教学对策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运用适合教学特点,贴近教学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
期刊
摘 要 普通高校的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同时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特点及教学模式存在不足,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通过对体育专业理论教学在体育教学中重要性的阐述,探讨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加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理论教学的建议,试图对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理论教学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体育专业 理论课程 教学改革  一、前言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
期刊
摘 要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以新课程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设民主氛围,采取教学技法,激活思维能力,弘扬学生个性。本文针对初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对如何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策略进行研究探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思维 直觉思维 直观 培养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总喜欢用“跟着感觉走”这句话,事实上这
期刊
摘 要 新课标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变革是深刻的,新课标的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要从五方面加以处理和完善,使全体学生能够受益于新课标的精髓。  关键词 新课标 理念 初中数学 应用  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初中数学课堂的变革和影响是深刻的。新课标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有根本上的区别,要求教师转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是支持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也是基础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伴随教学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材、等应运而生,现代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成效。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具备健康的职业心理;积累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因此在这科学快速发展的时期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全面的自身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自身素养  新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机制,就需要培养学生自学的意识、能力和习惯,而有效的课前预习就是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  一、预习的作用  (一)课前预习适应学生学校学习高效、快速的特点  学生在校的学习只有高效、快速,才能顺利地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就是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即创新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营造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 物理课堂 创新教育 初探  物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简要分析了中学政治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法,最后呼吁方法措施,大家重视中学政治教育。  关键词 新课程 改革中学 政治教育  一、前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作为普及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中学政治教育教学怎样把握和开展好就成了摆在每一位政治学科教师面前的不能回避且必须明确解决的问题。新课改的中学政治教育和政治教学并不只是应采用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