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编辑出版业的基本困境与应对策略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hu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进步使人们信息获取习惯发生了巨大的轉变。如今,新媒体凭借其势如破竹的发展势头对编辑出版业带来了极大地冲击。文章通过阐述新媒体内涵特征,分析编辑出版业的基本困境,对编辑出版业应对困境的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编辑出版业有序健康发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编辑出版业 困境 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7(c)-0177-02
  数字化、多元化阅读时代的来临,使传统编辑出版业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发展困境,包括体制观念困境、编辑人员困境、编辑模式困境等。在此背景下,编辑出版业必须要看清形势,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努力在新时代走出一条创新之路。由此可见,对编辑出版业的基本困境与应对策略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媒体概述
  1.1 新媒体概念
  从媒体发展历史层面来说,自人类社会早期的实物、文字媒介到近代的平面印刷媒介、20世纪电子媒介再到如今的网络、数字媒介,对应着传统媒介,新媒体得以应运而生,在技术发展层面具备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伴随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新媒体技术范畴变得越来越宽泛,包括有网络多媒体技术、数字动画、虚拟现实技术等等。
  1.2 新媒体特征
  (1)数字化。伴随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媒介时代界定的“新媒体”概念受到了数字化媒体革命的强烈冲击,一方面,新媒体概念已难以充分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仅依据时间指标来界定,使新媒体概念面对迅速更新的媒体形式变得越来越宽泛、复杂;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计算机数字编辑技术发展而成的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将如今新媒体整合成新型的数字媒体,因而数字技术是当下新媒体的一项核心本质。(2)交互性。新媒体交互性信息传输对传统媒体单向、控制传播方式带来极大冲击,赋予了受众充分的信息选择权,可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对相关内容进行选择、订制。(3)兼容性。新媒体具备无穷的包容性,一方面可代表新内容,一方面可替代各种媒介方式来观看旧事物,还是一系列传播模式的有机融合,为受体提供多元个性、多媒体化的服务。
  2 编辑出版业面临的基本困境
  2.1 编辑出版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伴随网络化的逐步推进,对传统媒体造成极大地冲击,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纷纷推出终端阅读器、手机报,建立新闻网站等,在信息时代下,以内容为主打优势的报纸杂志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依样画葫芦的网络化手段及如出一辙的内容为广大受众所诟病。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平面媒体生存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地挤压,平面媒体转型迫在眉睫。
  2.2 电子化转变面临的困境
  现阶段,平面媒体网络化呈现出较为错综混乱的局面,各式各样平面媒体商未展开有效的联合。电子化是当前平面媒体在网络化背景下的一大发展趋势,然而这只是电子化而并非网络化,造成该种情形的一大原因是平面媒体尚未找到一种适用于自身的发展模式。除此之外,在电子化的影响下,平面内容与电子内容相一致的内容使平面媒体失去了一大批忠实读者,伴随信息获取方式的不断便利,受众必然会选择更具优势的电子内容而并非纸质内容。
  2.3 编辑人员面临的困境
  在全媒体联合时代背景下,编辑出版业的工作流程,包括编辑、审核、出版等均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编辑人员一方面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知识,一方面要掌握相关新媒体编辑技能。对于传统编辑工作流程而言,编辑人员工作大都集中于对信息内容的筛选审查,此类工作显然较为简单。而全媒体时代的编辑则要牵涉到各式各样媒体的沟通、融合,过去的一种内容能够转换成多种不同形式的产品。
  3 编辑出版业应对困境的策略
  社会进步使人们信息获取习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如今,新媒体凭借其势如破竹的发展势头对编辑出版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全面编辑出版业在时代发展新形势下,要紧随社会发展脚步,强化改革创新,在先进科学技术、成功发展经验的支持下逐步强化对一系列困境的有效应对,如何进一步促进编辑出版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3.1 强化传统思维转变
  (1)增强快速辨别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在当前时代形势下,信息来源表现出复杂、离散的特征,信息更新速度已在飞速加快。面对庞大、碎片化的信息,受众极易对信息产生倦怠感。鉴于此,编辑出版业应强化传统思维转变,善于从海量信息中快速找到有价值的、适用于自身出版行业的、可调动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信息,进一步有效适应当前时代读者不断转变的阅读习惯,促进编辑出版业有序健康发展。
  (2)推出新媒体时代市场需求的产品。市场需求是编辑出版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大动力。伴随如今人们生活、工作、学习节奏的越来越快,个性化的互动阅读得到了更多人群的重视,而这与新媒体时代注重的个性化体验不谋而合。基于该种个性化需求,广大受众越来越不对同质化、跟风的图书作品进行买账。鉴于此,编辑出版业应当提高对图书策划环节的重视度,增强市场意识,开展全面细致的市场调查研究,充分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
  3.2 强化编辑人才管理
  (1)树立传媒人才理念。在互联网、网在络媒体迅猛发展背景下,编辑出版业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要求编辑出版业必须推进各种各样的管理方式改革发展。于此改革阶段,迫切需要一批具备高综合素质水平的人才。鉴于此,对编辑工作予以科学引导,提高编辑人员的知识修养及市场营销意识,培养编辑人员创新品质,树立编辑人员新时期传媒观念,已然刻不容缓。编辑人员唯有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认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为出版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方可积极促进编辑出版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2)树立学习型理念。伴随全球经济、知识一体化发展的逐步深入,市场机制、经济日趋成熟。对于编辑出版业来说,要想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务必要扭转观念,树立起学习型理念。鉴于此,在编辑出版业内部应当强调树立学习型理念,基于终身教育学习目标,推进学习与工作的有效融合,对一系列学习方式方法予以改革创新,借助自主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挖掘编辑人员的心智潜能,增强编辑人员学习系统性,促进收获可观的学习成效。同时基于一致目标引导,实现编辑出版业发展与人才发展的美好前景。
  3.3 强化对新媒体的有效利用
  现如今,众多传统媒体不断向新媒体靠拢,这同样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伴随媒体行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传统纸媒面临着强烈的冲击,鉴于此,编辑出版业应当积极吸收新型编辑理念,与时俱进。信息时代下,互联网、智能手机与人们日常生活变得进一步密切,即时、快捷的阅读方式已成为当下的一种主流。在如此大前提下,编辑出版业应当强化对互联网、移动手机等新媒体的有效利用,对采编结构予以重组、升级,提高编辑策划水平,尝试全媒体运作,搭建面向社会的公众信息服务平台。
  4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发展为传统编辑出版业带来了诸多挑战,又为其创造了大量机遇。现如今,全球范围编辑出版业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编辑出版业已迈进转型升级的全新阶段,自根本上开展改革创新。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新媒体内涵特征,全面分析编辑出版业面临的基本困境,结合当前编辑出版业实际情况,“强化传统思维转变”、“强化编辑人才管理”、“强化对新媒体的有效利用”等,积极促进编辑出版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威.新媒体背景下编辑出版业的基本困境及应对策略[J].科技传播,2015,7(17):162-163.
  [2] 江莹莹.浅论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7,16(1):232-233.
其他文献
航标处固定资产数量大、类别复杂、分散面广、使用部门和管理人员多,完善的信息系统对于做好固定资产台账信息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本文结合应用海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
网络的密集化是满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高吞吐量需求的有效手段,但当业务负载高时其吞吐量受到小区间干扰的严重制约。在基站端存储流行文件可以降低回传链路的成本和文件的下
加入WTO后的中国烟草业面临着强大的挑战,降低产品中的焦油含量,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解决食品包装中"白色污染"所引起的环保问题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某绿色食
【摘 要】现代教育教学情形下,为推动高中语文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强化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价值,高中语文教师应在开展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实现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的有效整合,从而在帮助学生找到上述二者之间的连接点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相应的学科问题进行较为合理且深入的思考,进而促进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进步及发展,极具现实价值。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教育教学现状,对
置换漂白的概念早在1920年就有人提出,但直到1964年,才由 Rapson和 Anderson做了大量的实验工作而获得专利,他们称之为动态漂白(Dynamic Bleaching)[1]。
2004年安徽省天长市安乐镇纪庄村19号汉墓出土的木牍中有一批书信,其中的"绶急"一词当释为"缓急",为汉代习语,多表示危急之事或发生变故之时的意思,木牍中的"缓急毋恙"、"毋缓急"等语
通过总结地方本科高校在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获得的一些成功经验,针对模块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同实验模块的性质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根据实验教学的不同层次和模
【摘 要】当前初中化学课教学在初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首先对微课内涵进行阐述,接着,从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师教学设计不足等方面出发,详细阐述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接着,从微课创新设计加强、教师信息化水平的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出发等角度出发,阐述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对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微课;初中化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及课堂模式的不断改革发展,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着以“学为中心”的有效探究。在目前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加以改善,教师应当改变教学思想,把课堂交给学生,依靠学生来活跃课堂氛围。不能够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去机械性的学习,而是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善于发现传统课堂中的教学不足并加以改善,这样才能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