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的一次心灵对对碰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che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们刚升上初中。最近的一次考试,我布置他们以“长大的感觉真好(或真烦)”为题,写一篇作文。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以“长大的感觉真烦”为题,无不在作文中大谈学习压力太大,成绩不理想,竞争激烈,休息、娱乐的时间少了,书山题海……怎一个烦字了得!有的学生甚至还流露出厌世情绪,不清楚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一味地怀念已经逝去的童年,不想长大!
  于是,在评讲作文的时候,我避开了以往惯用的讲解作文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而是就“压力”为话题和他们进行了一次心灵对对碰。
  我首先问:“你们觉得什么时候最快乐?”
  学生们普遍都回答:“还小的时候。”
  “是啊!小时候确实是无忧无虑的,不用上学,不用工作,整天吃饱了就玩,玩累了就睡……可是,你知道吗?其实小时候并不是没有压力,只不过是你们还没有能力承受压力。于是,这些压力就全都分担在你们的父母,甚至是祖辈们身上。家里有弟妹的同学最清楚了,随着一个新的生命诞生,整个家庭从此就忙碌开了!孩子的穿衣、吃饭、大小便……一切事务,都要大人帮忙。你的母亲为了照顾你,甚至连工作都丢了!”
  学生们面露惊色,显然,这是他们没有想过的。我趁势问:“如果因为你一个人,全家都忙得团团转,你的父母累弯了腰,甚至急白了头,你们还能心安理得地说不想长大吗?”
  “不能了!”学生齐声回答。
  “人总是要长大!长大了,就有能力了,可以自立了。所以呀,长大的感觉,真好!长大了,就肯定会有压力,压力就好像空气一样,伴随着人的一生。我想问问大家,人这一辈子,压力最大的是哪个年龄阶段?”
  “十三四岁!”“二三十岁!”学生们纷纷回答。
  我摆了摆手:“压力最大的,应该是三四十岁的人。”学生不解。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阶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他们的父母都已经进入了老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钱是一张一张辛辛苦苦挣的,可生了病,就得一捆一捆地花,这个压力可不小!这个阶段的人,他们的孩子都还不大,孩子的健康、性格、学习等,无不让他们操碎了心。还有,这个阶段的人,事业上正处于上升期。如果他已经得到了领导或老板的重用,那他会继续努力,以保住这份美差。如果他还没有得到重用,他会拼命工作,期望得到赏识。”
  这时,学生小张站了起来:“老师,我不大同意你的观点。既然我们学生有学习的压力,工作的人会有工作压力,那等我们老了,退休了,孩子也长大了,不就没有压力了吗?”其他学生大笑。
  我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小张同学的观点看似是正确的,可是,你想过没有,等你退休了,你也上了年纪了,身上的零件也不那么好使了,如果你今天在这所医院住院,明天到那间诊所看病,你还笑得出来吗?”小张不好意思地笑笑,坐下了。
  “所以,对比人生的各个阶段,你们的这点压力,其实并不大。你们所谓的压力,只不过是学习成绩暂时还不够理想。对这一点,同学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在座的各位同学,没有一个是天生愚笨或痴呆的,你们完全有提高学习成绩的可能。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也有那么些同学,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对于成绩的高低也无所谓,以为这样就没有压力了,解脱了。他们还不知道,现在努力学习,将来工作找你,而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要努力找工作,到时候,压力就更大了!”学生恍然大悟,脸上的表情也轻松了。
  最后,我再总结:“同学们,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挖掘潜力!为了我们的父母能省点心,为了我们的明天更美好,就让我们珍惜大好光阴,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吧!”
其他文献
孩子的眼睛永远是最美的,在他们那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里,总能有你遗忘的角落。我惊叹于孩子们那细腻的发现,更惊叹于孩子们那稚嫩心灵里的丰富多彩。  在教学《九色鹿》这篇课文时,我让孩子们说说文中人物的特点。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很快地说出了“心地善良的九色鹿”、“背信弃义的调达”、“知错就改的国王”和“心狠手辣的王妃”。就在我准备总结课文的时候,一个小女孩突然大声叫道:“老师,小乌鸦呢?”我被这突如其来的
“小莹是我们班唯一能闪光发亮的灯。”这是我刚刚接任这个班时的心底话。   这个班简直是“重灾区”。各科成绩已跟其它班拉下了明显的距离,那一小群“问题学生”也让人头疼不已。   这个班多数家长都是“农转非”,想管子女,但管不了,学习上帮不了,更重要的是没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小莹是谁?医学博士的女儿,父母的早期教育做得好,虽不算聪明,但样子可爱。在我的极力推荐下,她当上了大队委,成为小知名人士,在班里简
小女孩已经从书上得知我的朋友们是“害虫”,但是这除了增加一点知识外,丝毫不影响她对它们的喜爱。我曾看见她用一张叶片托着我的一个朋友,嘴角含着“诡秘”的笑意,在我身边轻快如一阵风似的拂过。  她稍后快乐地告诉我:我带你的一个朋友去散步,难道不是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是的,我当然知道。我写了一篇童话《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给她,专门写给她看的。只是有谁散步像她那样一阵风似的拂过呢?  不过,我为自己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是育人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需要。    建设校园物质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
假期过后的第一个星期,学生上课无精打采的,一点积极性也没有。很快就面临毕业试了,我决定给他们上一节轻松的课。我在课室放舒适的轻音乐,让学生心平气和,气沉丹田,闭上眼睛。  我轻轻地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带你们进入一个神奇的梦幻之旅,前面有一个黑色的物体,离你越来越近……好了,现在这个物体只离你一米的距离。你终于看清物体上面有一个钟,这个钟的外壳是黑色的,钟盘是白色的,里面写着1到12的数字,分针和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界的头等大事。《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再度明确提出:要改革应试教育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勿庸讳言,当前的教育状况与真正的素质教育还有一定差距。那么制约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原因是什么?评价机制改革的滞后是制约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因素,评价机制的改革已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  在我们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