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曹鱼消化系统的形态及组织学研究

来源 :南方水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weiqi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活体解剖和光镜技术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消化系统进行形态及组织学研究。结果显示,军曹鱼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和后肠几部分组成。口咽腔大,粘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内含少量杯状细胞。食道很短,但上皮包括复层鳞状上皮区和单层柱状上皮区。胃膨大,呈Y形,在贵门和幽门部可观测到杯状细胞,胃体粘膜层下有大量的胃腺细胞。幽门盲囊发达,肠短但分3部分,前肠、中肠和后肠,肠道系数为0.43,肠道由前向后杯状细胞和粘膜皱褶不断减少。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腺,肝小叶分界不明显,
其他文献
东海带鱼(Trichiurus haumela)是东海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目前还没有研究在生物学参考点F0.1和Fmax的估计中引入不确定性并在此情况下对东海区带鱼渔业资源进行量化评估。文章应
根据1998年5、8、11月和199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26°00′~28°00′N,120°00′~125°30′E的虾类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高脊管鞭虾(Solenoceraalticarinata)数量分布及生
研究了有益微生物对海水虾池浮游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通过对虾养殖系统中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进行为期3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试验组虾池的浮游植物密度表现为前期低,中期迅速
以海域无机氮(N)和无机磷(P)输入与吸收的平衡原理,通过2000-2001年对厦门大嶝岛海域海水交换、沉积物释放、陆地和江河径流排放、养殖动物和野生海洋动物排泄等项无机氮和无机磷
通过体外制备血细胞单层的方法,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血细胞对蜡状芽孢杆菌(Badllus cereus)及鼠红细胞的吞噬能力,并探讨了血清孵育对血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
概括性地介绍了头足类在我国海洋渔业中的地位、头足类生物学特性、增养殖研究现状、养殖开发前景。重点介绍了曼氏无针乌贼、金乌贼、长蛸、真蛸、嘉庚蛸、短蛸等种类的生态
将网箱模型在水槽实验中获得的不同波高、流速状态下的实验数据,还原成网箱在水中空间6自由度运动,通过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和Java的联合使用,开发了可视化系统,使得网络用户不
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分别在传统网箱和室内水泥池投放真蛸(Octopus vulgaris)野生苗种22062头,进行了养殖初步试验。主要结果为,55口传统网箱共放养10912头,平均体重233.6g,经过40
分别于2005年秋、2006年春对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的对虾集约化养殖池(高位池)、半集约化养殖池(土塘)及其引水渠中水体的微藻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对虾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