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越成名越惶恐

来源 :启迪·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o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一个小萝卜,没有你的坑,你就得去努力寻找你的坑,找不到,你就变成了萝卜干。」
  
  《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面对面》、《新闻1+1》……央视新闻频道这些响当当的名牌栏目,都曾活跃着一个知性朴实的身影——董倩。
  这位在央视摸爬滚打14年的资深记者和主持人对成功的解读很简单:努力和机遇是每个人成功的砝码,只要有机会就尽量抓住。
  适度自卑
  董倩经常被人问及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北京大学历史专业,而她总是诚恳回答:“十几岁的小女孩面对历史的感受,和到40岁的时候再看历史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当时学历史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那时霍达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风靡校园。小说以美丽的北大为背景描写了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当时,董倩心想,就凭这部小说自己也要去北大读书!但她当年的英语成绩一般,读不成英语系,只能读“冷门”专业。
  她选择了历史系,可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年度大事表,她压根儿就不想好好学。整个大一,钻了牛角尖的董倩都沉浸在失落里,学不进去。
  如今的她已深谙一个道理:“当你经历了一些事,你会问‘为什么’;当你问‘为什么’的时候,你就想知道以前是什么样的。这大概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大学毕业后,董倩为求职四处忙碌。
  1995年10月,董倩去参加央视的招聘考试。灰毛衣、格子衬衫,短头发、戴眼镜,她素面朝天,带着一身“学生气”,以特有的自信和朝气,打动了在场的考官,最终顺利进入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栏目组做编辑。
  进入央视,董倩觉得一切都是陌生的。她根本不懂电视,连什么是编辑机都不懂!没有人主动辅导一个新人,不懂的她就要勤问,赔笑脸去迎人家的冷漠。
  她感觉自卑透了。
  后来,她得到机会去采访那些“东方之子”,但白岩松采访一个人只需20分钟,自己却需要两个小时,她对台里的摄像师感到十分抱歉。
  在《东方之子》的一次采访中,采访对象告诉董倩:“人和人的资质都差不多,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不能,关键就在于谁能坚持。”
  这话让董倩明白:只有改变自己,适应社会,执著努力地坚持,坚持,再坚持。
  如今的董倩平静地说:“一个人在从学校到社会,从年轻到成熟的过程中,适度地自卑是非常好的,它会推动你向前。当你知道自己这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克服缺陷的过程就是努力向前的过程!”
  如履薄冰
  凭着勇于挑战的拼搏精神,经过十几年的磨炼,董倩才有了今天的睿智、成熟和干练。
  1999年,董倩第一次参加澳门回归大型直播节目,她凭借镇定自若的心理素质出色地把握了现场。2000年,她加入《新闻调查》当记者,照样做得很好。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只有完成了《东方之子》的积淀,通过在《东方之子》的钻研、训练、提高,才能进入《新闻调查》这一更高的层次,我才有相对自如一些的采访功力。”
  现在她成了《新闻1+1》的当家主持人。
  看她的节目既不大起大落,也不惊心动魄,但是很有厚重感。镜头前觉得很平淡,看完以后却觉得有深度。不懂就问,不懂就学,每做一期节目都要在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内做充分的准备,这体现了董倩科学、客观、理性的工作态度。
  面对一些批评的声音,董倩笑着说:“有了批评,这说明有人看我的节目了,有人注意我了!人应该换一个角度看待批评,把它贴到墙上随时提醒激励!”
  “我只是电视节目制作众多环节中的一个环节。其实,电视有时候挺不公平的,有那么多的人参与了电视节目的选题、策划、编辑工作,最后观众记住的却往往只有露脸的公众人物。”
  从重点大学到新闻评论部,一路在“人尖”中打拼的董倩,虽然亲历了众多重大事件,越来越被观众和业界认可,但董倩却有着出乎意料的谦虚。
  她曾说自己“不如张泉灵聪明,不如柴静有口才,不如白岩松深刻”,“我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维持跟那些优秀的人一样的水平”。
  她说这些话时,没有丝毫的矫情。
  她坦言:“真是越做越觉得如履薄冰。按说每做一个节目我都应该增加自信,但问题是两方面的:一方面,的确是培养了自己的自信,知道在面对采访对象的时候应该调整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比以前自信了;另一方面,我比以前更诚惶诚恐、谨小慎微,因为我知道要采访得好太难了!怎么能够深入事情的本质、核心,挖掘到真实情况?这其中的学问太深了!”
  与他相配
  董倩是一个很用功的人。她从不吝惜花在工作上的时间。为了做好一期节目,常常“预习功课”到深夜。有一次,董倩把编导准备的半尺厚的资料带回家。整整一天一夜,才从材料堆里提炼出了满意的采访提纲。
  “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跟你的准备是成正比的。再得心应手的片子,你轻视了它,一样效果不好,因此我会重视每一个片子。”
  她不给自己任何懈怠和轻慢工作的理由。
  “当面对专家的时候,没有任何东西为你遮丑:他们的目光直视你,让你无处躲藏。如果你没有能力与他们对话、过招,那就是一场不对等的谈话,根本没有办法深入探讨问题。”董倩这样解读自己的工作,“当主持人能够把问题最核心的东西抓住,引导专家去分析,专家的精彩,就是主持人的精彩。”
  十几年面对面的采访经验,董倩总结出一句话:让对方觉得你配坐在他面前。“不管什么人,部长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所谓‘配’,就是让对方感到‘你懂我说的话’。不因为他是高官就仰视他,也不因为他是普通人就俯视他,心态要平和。要了解他的处境和他讲的内容,要设身处地地站在他的角度考虑。”
  即使是采访一个犯人,她都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因为她知道,人只有处在被尊重的状态下,他才会感觉双方是平等的,也才会有与人沟通、交流的愿望。
  从最初的迷茫到现在的成功,董倩感触颇深。不是所有得到机会的人都会成功,因此属于自己的应对机会的资本一定要雄厚。她告诫年轻人:“你是一个小萝卜,没有你的坑,你就得去努力寻找你的坑,找不到,你就变成了萝卜干。”
  想哭的鱼摘自《中国青年》
  编辑/仝仝
其他文献
QQ、MSN签名  ▲每个人都是囚犯,手机号码便是编号。  ▲墨西哥已成为世界强国了,它一打喷嚏,全世界都得流感。  ▲人们注意到富翁坐在奔驰车里,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因操劳而变成秃顶。  ▲同事的恭维就像香水,可以闻,但不要喝。  ▲小人物的悲叹:天生我才本不“矮”,无奈总被生活“踩”!   ▲让钱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不会被淹没的!  ▲宁愿缺席不要迟到。  ▲认识你之前我无靠无依,认识你之后我无药可
期刊
其实早在2015年,捷豹XE就进入了国内市场。那时国内的中级豪华车市场早已兴起加长轴距的浪潮。甚至不乏像宝马那样聪明的厂商,还将标轴和长轴车型同时销售。不过,那时的捷豹似乎还没有看清中级豪华车市场的威力,也不愿在海外先行投产长轴距版本。只是一边等待国内工厂的完工,一边以原装进口和运动风格等买点,在国内市场慢慢摸索。  去年12月国产捷豹XEL终于上市,不仅在XE的基础上增加了100毫米的轴距,同时
期刊
2007年7月,《启迪》创刊。  2008年10月,《启迪》由月刊变为上下半月刊。  2009年9月下半期为止,《启迪》的39期杂志,广受读者欢迎,深得社会有情怀有见识人士赞许、鞭策和鼓舞。  两年来,《启迪》同仁再接再厉。  为了让《启迪》更好,在创刊两周年之际,我们全新改版。  除了《启迪》上下半月内容有所升级之外,还新增《智慧启示录》、《图派客》、《恋爱纪》、《青年志》等赠刊和增刊。    
期刊
真想知道他们当时都说了些什么……    他和九个副总裁一起,被送到一个偏僻的小岛深处。小岛上荒无人烟,像是被世人遗忘了很多年。但他知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秘密至极的训练基地。  这是公司的决策。当他从千万人中脱颖而出,坐上这个足以俯视全球同行产业的宝座时,他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他会像个受审的犯人一样,被轰隆隆的列车载往一个从不曾去过的地方,在那儿接受别开生面的岗前培训。  他有些害怕,他真不知
期刊
买车这件事上,永远不要高估任何一个人。看似目标明确的男性,或许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接近预期的表现和富有诱惑力的折扣点也许就能撬开他们的钱包,而女性则更为简单,单凭完美的第一印象,就足矣激发她们的购买欲了。  其不管两厢版还是三厢版的马自达3昂克赛拉,都已多次现身在往期杂志上。而再一次把它借来的目的也很简单。之前我们都是将马自达3昂克赛拉与竞品车型进行对比,在有限的时间内 能够得到的信息量非常有
期刊
近十年SUV销量在全球范围突飞猛涨,而在中国各类SUV的需求也在不算增长,甚至连此前表现平平的豪华大型SUV都已开始发力  空间大、视野好几乎成为了所有SUV车型共有的标签。不过近年来SUV车型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同质化、高曝光度、缺乏辨识度等弱点也逐渐显露。不过对于那些预算充足、追求调性且不愿随波逐流的消费者来说,这其实算不上什么难题。遇到这种时刻只需默默掏出一把小众且不乏气场的大型SUV钥匙就
期刊
不久前,15岁的伦敦少年马修·罗布森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高中生,喜欢在一款叫《使命的召唤》的电游里扮演拯救世界的英雄,为找不到暑期的实习工作而烦恼。  如今,他是东京、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的最热门话题。基金经理、公司总裁们正逐字逐句地研究着他的分析报告——青少年们是如何消费媒介产品的。  因为,他所撰写的3张薄薄的报告,可能正在影响着全球万亿数量级的流动资金的去向。    小狗鲁迪  父母既非投行人士
期刊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一种场面,两个生长在不同环境下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却有着相似的长相,这时候不禁想上去问一下:“你认识谁谁谁吗?你们两怎么长得这么像。”汽车圈里也有小鱼儿碰上花无缺的时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斯巴鲁翼豹WRX STI和三菱枪骑兵EVOLUTION了。其中STI是Subaru Tecnica Intemational的缩写,即斯巴鲁运动改装部门。  具体一点,本次出现的两款模型分别是第
期刊
一  小时候写作文,题目是《我漫步在金色的校园》。  别的小朋友都写得不错。老师说:“就罗永浩一个人,写的是什么?!”  他写道:“校园里没有风,五星红旗耷拉在校园上空。”  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不让回家,他一点不吃眼前亏,立刻改了。  “说来也怪,尽管校园里没有风,但是五星红旗仍然飘扬在校园上空。”  二  老罗高二退学,“我怎么知道鲁迅先生在第二自然段里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可是教委知道,还有个
期刊
迈克尔·杰克逊死后第三天,一个跟他有关的视频,在中国的网络上流传。   视频的背景是城市街头。伴随着杰克逊的名歌《危险》,一个身背竹篓、足蹬解放鞋的中国民工,在人流中模仿那个美国歌星的舞步。   突然,有保安冲进画面里,驱赶着民工。接下来,视频里记录,民工用标准滑步闪避着保安的追击,还不时伸出食指。这是“对保安挑衅”,有人说。   借着杰克逊辞世的新闻热潮,这段被称为“中国民工纪念迈克尔·杰克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