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光流年,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十六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回想自己这些年来的从教经历,有充满成功的喜悦,也有充满遗憾的感伤。十六年来,我始终坚持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育人宗旨,以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三有人才为教育梦想,勤勤恳恳工作,兢兢业业耕耘。其间,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实践,反思,总结,慢慢的积累了一些教育教学心得。
【关键词】从教经历学生的长远发展努力培养
1、教师要用宽阔的胸怀容纳学生
宽阔的胸怀能容纳百川,使人获得简单的快乐跟平和。宽阔的胸怀是一种做人的气度,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人生智慧的境界。作为一名初中阶段的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逢心理和生理急速成长的时期,还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总是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为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增添难度。譬如:极度厌学,自信心缺失,早恋,与同学打架,甚至有人因挨批评公然顶撞老师等等。面对这些问题,作为成年人,我们必须尊重并理解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用我们宽阔的胸怀耐心大度的去化解学生的叛逆,而不应一味的指责,不顾及学生的心理诉求,把学生逼到墙角,失去教育的本真。我始终认为“允许学生犯错,不怕学生犯错,能帮助学生纠错”,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气度和责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宽阔的胸怀容纳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就是对学生最好的爱。用最好的爱来实施教育,让学生在犯错的过程中也能快乐健康的成长,这是我们的愿望。
2、教师要善用赏识教育激励学生
没有自信心的学习,是不可能获取成功的;同样,没有自信心的人生,也是不可能获取幸福的。作为师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能对学生的未来作出引领。这种引领是源自人的思想引领,一种长时期的自我潜意识的引领。美国心理学家曾对800名男性进行了30多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成就最大者与最小者在智力上并没有显著差异,而他们在自信心,进取心,坚持性等因素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学习成绩不良,并非完全是智力的差异,更大程度是这些非智力因素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启发并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我认为正确且适当的心理激励是最好的办法。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 -30%,而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所以,鉴于人性的心理需求,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永远不要吝啬我们真诚的赞美,一定要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事实。
在教学中,尤其是学习困难,心理自卑的学生,由衷的赞美和鼓励,更能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一份无穷的动力,从而帮助其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暗示,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利用赏识激励法实施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内心的火把自燃,从而产生光明和热量,自己激励自己走向成功,获取不一样的心灵愉悦。但是,赏识教育并不是没有批评的一味表扬,要恰到好处,不能滥用、过度。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并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虚伪性,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同样赏识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赏识要讲究艺术,批评应考虑方法。
3、教师要多读书,提升内涵感染学生
内涵是一种文化的沉淀,一种人文的气质,一种从内而外散发的素养与魅力。作为一名文化教育工作者,拥有丰富的人生内涵,应是我们每个人毕生都要修炼的一门课程。我想,应用丰富的文化内涵感染学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一定能达到比预期更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如何能提高内涵,做一个人格魅力强大的教师呢?我认为,好读书,读好书,应用知识武装自己是最好的途径。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读书就是与无数知识渊博的人直接对话。读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与时俱进;读书可以使我们改变精神状态,坚定教育信仰,提高人生境界;读书可以使我们的心灵获得平静,取得甘于平淡,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陶行知说“我们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无价之宝,非金钱能卖的来。”而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精神给予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陶行知还说“先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有学而不厌的学生”,倘若我们能真正的静下心来读书,潜心研究,并引导带领学生爱上读书,营造一个强大的文化氛围,那么书香校园的感染力将不言而喻。
总之,作为一名文化的传播者,教育的执行人,我们一定要真正理解教育的真正内涵,用我们真诚的爱心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去浇灌每一棵幼苗,让乔木长成最好的乔木,小草成为最绿的小草,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获取知识的路上,体验到不同的快乐和成长,从而得到自我人生价值的升华,唯有这样,才能有我们存在的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曹丽琴,女,汉,山西省乡宁县,本科,中学二级教师。
【关键词】从教经历学生的长远发展努力培养
1、教师要用宽阔的胸怀容纳学生
宽阔的胸怀能容纳百川,使人获得简单的快乐跟平和。宽阔的胸怀是一种做人的气度,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人生智慧的境界。作为一名初中阶段的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逢心理和生理急速成长的时期,还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总是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为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增添难度。譬如:极度厌学,自信心缺失,早恋,与同学打架,甚至有人因挨批评公然顶撞老师等等。面对这些问题,作为成年人,我们必须尊重并理解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用我们宽阔的胸怀耐心大度的去化解学生的叛逆,而不应一味的指责,不顾及学生的心理诉求,把学生逼到墙角,失去教育的本真。我始终认为“允许学生犯错,不怕学生犯错,能帮助学生纠错”,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气度和责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宽阔的胸怀容纳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就是对学生最好的爱。用最好的爱来实施教育,让学生在犯错的过程中也能快乐健康的成长,这是我们的愿望。
2、教师要善用赏识教育激励学生
没有自信心的学习,是不可能获取成功的;同样,没有自信心的人生,也是不可能获取幸福的。作为师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能对学生的未来作出引领。这种引领是源自人的思想引领,一种长时期的自我潜意识的引领。美国心理学家曾对800名男性进行了30多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成就最大者与最小者在智力上并没有显著差异,而他们在自信心,进取心,坚持性等因素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学习成绩不良,并非完全是智力的差异,更大程度是这些非智力因素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启发并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我认为正确且适当的心理激励是最好的办法。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 -30%,而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所以,鉴于人性的心理需求,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永远不要吝啬我们真诚的赞美,一定要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事实。
在教学中,尤其是学习困难,心理自卑的学生,由衷的赞美和鼓励,更能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一份无穷的动力,从而帮助其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暗示,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利用赏识激励法实施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内心的火把自燃,从而产生光明和热量,自己激励自己走向成功,获取不一样的心灵愉悦。但是,赏识教育并不是没有批评的一味表扬,要恰到好处,不能滥用、过度。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并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虚伪性,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同样赏识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赏识要讲究艺术,批评应考虑方法。
3、教师要多读书,提升内涵感染学生
内涵是一种文化的沉淀,一种人文的气质,一种从内而外散发的素养与魅力。作为一名文化教育工作者,拥有丰富的人生内涵,应是我们每个人毕生都要修炼的一门课程。我想,应用丰富的文化内涵感染学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一定能达到比预期更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如何能提高内涵,做一个人格魅力强大的教师呢?我认为,好读书,读好书,应用知识武装自己是最好的途径。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读书就是与无数知识渊博的人直接对话。读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与时俱进;读书可以使我们改变精神状态,坚定教育信仰,提高人生境界;读书可以使我们的心灵获得平静,取得甘于平淡,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陶行知说“我们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无价之宝,非金钱能卖的来。”而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精神给予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陶行知还说“先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有学而不厌的学生”,倘若我们能真正的静下心来读书,潜心研究,并引导带领学生爱上读书,营造一个强大的文化氛围,那么书香校园的感染力将不言而喻。
总之,作为一名文化的传播者,教育的执行人,我们一定要真正理解教育的真正内涵,用我们真诚的爱心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去浇灌每一棵幼苗,让乔木长成最好的乔木,小草成为最绿的小草,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获取知识的路上,体验到不同的快乐和成长,从而得到自我人生价值的升华,唯有这样,才能有我们存在的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曹丽琴,女,汉,山西省乡宁县,本科,中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