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的创新教育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w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排在小学美术教育的首位。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今天,探究小学美术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是每个美术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创新教育
  长期以来,传统的美术教育一直重视学生的技能技巧,而忽略了他们的创造力。学生的作品能够充分、自由地表达感受,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有赖于教师在教学中的多样性、灵活性和科学的方法引领,基于小学美术创新教育谈谈我的粗浅见解。
  一、培养兴趣,激发表现欲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一切的内在动力,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
  的思维和求知欲望。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积极自主地去探究都要归功于兴趣的引领。教师要从激发兴趣入手,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情绪。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感到新奇有趣味,这样他们才能成为认知的主人。比如,教师可采用图片欣赏、实物作品展示、故事表演或者游戏引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可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场所,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二、激发想象,培养创新意识
  想象是开启智慧的大门,艺术创作没有想象即失去了灵魂。我们在新的课程改革大潮中应树立新的教育观,积极探究科学的丰富而灵活的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开拓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故事、游戏、欣赏、交流等方式开启思维的发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课外延伸,提高创造力
  美术课堂中的教学并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要把学习的内容进行课外拓展延伸,引领他们进行综合性的探究。美术课外活动小组的设立能够很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造空间,我们可以以整个活动小组为依托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能力延伸训练,提高审美素养,在想象和多种表现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创造
  能力,加强有针对性的知识延伸,比如,探究带有抽象意识的想象画、中国版画、装饰画等,既丰富了美术知识,又在思维上有了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课外延伸活动中得到提升。
  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探究,树立创新观念,关注学生,为其提供表现探究欲、创造力的机会,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陈鹏鹏.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小
  学教学参考,2010.
  (作者单位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镇安乡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令初中英语教学呈现出更丰富的内涵,提升课堂教学活力成为新课标下的科学理念。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只有注重打造高效课堂,方能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提升教学综合质量
在采矿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因此,安全问题是摆在矿业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加强采矿安全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提出了一些切实的加强安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学科,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怍用。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应由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转变成“以生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金榜题名。实施综合素质教育评价有利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带动孩子全面发展。
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当今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我国民营企业在资金、规模、人力上都不具有优势,要想在诸多大中型企业夹缝中生存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必须具有别人无法比拟的
煤质是衡量煤炭质量的重要依据,但是在常规的煤质检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误差,这就需要煤质分析技术员更加关注对煤质分析的精确度,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煤质分析中存
摘 要:以如何描述天气为例阐述了任务驱动型教学的实施过程,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应用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协作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任务驱动型教学;任务设计;效果  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从教材、教案,到教学方法都采用了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加上中职学生英语基础不好,不知道学什么,觉得学英语没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教材,挖掘其中有关民族团结的内容,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真正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继承和发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民族团结;教育  一、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中国的近代史是各族人民团结反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历史,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例子太多太多,而正是他们的共同努力
语感是多年来语文教育研究者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同时也是引起很多争论的问题。之所以引起很多争论,并长期得不到解决,李海林认为是对理论元核性问题认识不清,“由于元核性概念的起点性质和基础性质,往往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据此建立的整个理论在貌似严密的体系下掩藏着整体上的失误”。因此,要解决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问题,首先要对语感做一个科学的界定。  一、语感和语识  李海林认为,语文是语言运用
提高工程的测量精度在于能提供准确的实地数据支持,使得在设计、建造以及检查校正等诸多方面拥有一个更完善的发展。有效合理的提升测量精度将进一步的保障从设计到检验的完美执行,减少偏差的产生,从而提升整个工程的完成质量以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