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光伏发电的发展思路探析

来源 :家园·建筑与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Y6805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太阳能是一种可以供人类利用并且具有持续可再生能力的清洁能源,十分高效。迄今为止,中国光伏发电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与世界先进光伏技术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是中国落实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可见,深入研究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对促进未来阶段光伏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能源;光伏发电;发展思路
  1光伏发电技术概述
  这是一种新型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的半导体,以半导体为材质进行了太阳能能量的有效转换工作,光能变成具有高能量的离子态,也会得了自由电子,形成了有效的电流,提供了电能的使用。这个过程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与传统的风能、水力发电等发电方式不同,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高效率的转换率,在实际应用中不需要使用机械零件,也不需消耗燃料,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着清洁、无污染的特点。在此过程中高效利用了太阳能,缓解了能源方面的压力,减少了资源的利用量,也较好地适应了我国目前提倡的环保科学发展理念,因此,在当前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十分关键,提升研发与应用的力度,为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光伏发电技术在国家建设中的应用,不仅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商业价值,而且这项技术在未来仍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光-热-电和光-电-电-光-电相结合实现电能的转换,前者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辐射进行热量的传递和有效的分析工作,通常利用太阳能集成器进行热量的结合和有效的分析工作,转化成蒸汽或者一定的动力能源,推动汽轮机等,实现了光能到动能到电能的快速转化工作。在此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是十分关键的装置之一,多个太阳能方针由电池排列而成,也有着很大的输出功率,因此能更有效地实现高质量的光伏发电。
  2.新能源光伏发电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的限制性问题之一,在新时期的发展中,经常出现能源短缺的问题,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效指导之下,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文件等,需要重点落实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工作,提升能源利用的有效性。在当前技术的有效发展中,光伏产业的发展和技术提升十分关键,在当前的工作中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光伏发电的产量不够高,也就体现在技术方面的不成熟性,限制了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在新疆、内蒙等地的大规模光伏发电项目进行的过程中,电网配套建设不够完善。并且在当前的全方位工作建设过程中资源合理利用程度不高,也就導致资源利用率有限,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3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实践
  3.1光伏发电在生活电力中的应用
  光电技术的典型应用案例就是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各类电力系统。近几年,在光伏发电技术迭代速度逐步提高的背景下,太阳能电源逐渐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电力传输困难的贫困地区,光伏发电显著降低了此类用户的用电成本。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电源的供电功率在10~100瓦之间,因此,可以满足偏远地区的基本用电需求。
  3.2在交通领域中光伏发电的应用实例
  在交通领域,光伏发电的应用非常广泛,具体例子包括:航向灯、交通警告灯、路灯、高速公路导航灯等,为国内交通事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3.3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实例
  采用太阳能自动微波中继站、光缆大修站、信号中继电源系统;农微型通讯终端。
  3.4其他地区
  光电技术在石油化工、勘探、测绘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实生活应用方面,常见的有家用灯具供电、
  光伏电站、绿色建筑供电和光伏汽车。可见,太阳能再生发电系统在国内民用领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此外,一些新能源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思想已经在一些西方国家取得了实质性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将光伏和建筑物结合起来:一是通过在建筑物顶上加装大量的太阳能电池板来实现建筑供电,形成用户和联系统,典型案例是国内的"太阳能屋顶设计"。其次是建筑光伏电源的升级版,除了在建筑物顶部安装光伏电池板,在建筑物外架设光伏发电的玻璃墙,从而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的功率,借助于屋顶和墙面的电池组并联方式实现太阳能的吸收与转换,现阶段在墙体材料中已取得突破。
  4新能源光伏电站建设管理要点
  4.1材料、设备质量严格控制
  严格控制原材料、设备供应商,确保各项材料质量符合相关工程建设要求和规范,在项目前期进行严格控制。与此同时,采购工程师应加强与项目负责人的沟通合作,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要求,对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只有符合质量标准的物料才能入库,否则应尽快清退处理。
  4.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
  对于新能源光伏发电站的建设,相关部门必须提前组织全体参与建设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掌握有关理论和技术知识,并掌握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和相关预防措施。与此同时,对于技术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系统,必须安排具有相关资格证书、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从而有效保证发电站建设质量。
  4.3加强对电网的控制力度
  在光伏电源并网后,由于光伏电源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发电站所在区域内各种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再借助计算机软件构建一个光伏发电功率数学模型,并借助计算机软件构建一个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数据,以确定其运行过程中所需的各种信息数据。有关人员应深入研究和分析电网系统内所有设备的以往运行数据,确定最佳安装位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因素对光伏电源的影响,有效提高光伏电源并网后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展望
  目前,我国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并网发电、逆变、安全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寻找解决这些难题的方法,不断提高我国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水平。目前光伏发电的并网问题主要是由于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预测精度不高,难以保证光伏发电站能源供应的稳定。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可以尝试将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结合起来,使发电平衡;安装无功补偿装置,以减少光伏电站对公共电网的影响;接入公共电网以确保光伏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逆变的难题主要在于逆变电源可以将直流转换为交流电,为用户提供频率和电压,该频率和电压在逆变过程中常常产生电压脉冲,这就要求使用滤波器对此进行处理。至于安全方面的难题,虽然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网络已经采取了全面的保护措施,但发电站一旦脱离电网,光伏系统往往会出现孤岛效应,从而引发设备故障,严重时危及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用主动移频技术,对电源故障、电压等进行有效的检测,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并加以处理。
  结论
  由于国内特殊条件的限制,总体人口结构比较复杂,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对各种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而且我国各类型能源的综合利用率都处于较低水平,在污染环境的同时,资源耗竭速度也进一步加快。所以,积极开发新能源技术,加快推广和建设各种类型的光伏发电产品,是改善中国能源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国内新能源领域发展规模的重要途径。光伏发电技术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环保技术,具有较高的整体商业价值,应用范围广泛,在能源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覃广德.太阳能光伏发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J].科学与财富,2020(18):152,178.
  [2]高巍.我国发展光伏发电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及建议[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5):291.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抚触联合鸟巢式护理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方法 将53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早产儿在暖箱中给予常规治疗和新生儿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暖箱中除了给予常规治疗和新生儿护理外,还对其实施抚触、“鸟巢式护理”.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每天体重增长、住院第15天时的体重、入院时及住院第15天时摄入的奶量、每天睡眠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摘要:通过对九龙江河流、河口含沙量和悬移质颗粒进行分析,九龙江河口泥沙淤积的主要原因有:1)上游九龙江径流来水输沙。2)河口沙质沉积物跟随落潮水流的刷滩来沙及整个河口区细颗粒泥沙来回搬运。3)人为因素(如采砂、疏浚等施工作业)导致的含沙量升高、泥沙输移。4)海向来沙。其中上游九龙江的来水来沙起决定性的作用,其它因素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九龙江;泥沙;淤积  1、研究区域
目的 探讨安全教育对艾滋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有安全隐患的艾滋病患者100例,按住院号单双分为干预组54例及对照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同时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患者及家属安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安全知识知晓情况,安全隐患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对安全知识知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安全隐患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收洽的ARDS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ICU住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在降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预防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0d内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所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显著
摘要: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步入大学后最先接触的专业课,它直接影响学生对相关专业的兴趣以及对专业行业的认同。但实际教学中专业基础课相对于专业核心课而言更偏向理论,课程改革不易进行,导致本身生源差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了学生对本行业的认同感。基于此本文探讨专业基础课从师资建设、教材和教法上如何进行课程改革才能突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教学做一体的培养特色,为后续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高危妊娠孕妇焦虑改善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产前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产前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自制的护理需求调查表对孕妇进行调查,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产前孕妇的焦虑状态进行评定,应用自制的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主要包括胎儿发育状况、孕妇自身状
目的 探讨床旁护理模式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初产妇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床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母亲角色适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和自我概念等自护能力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母亲角色适应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床旁护理可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高
摘要:采用膏体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处理,使充填体与采空区顶底板形成顶板-充填体-底板相互关联的支承体系,该技术通过控制底板破坏的深度,可以对地下水资源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承压水上采煤条件下,能够明显改善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另一方面,该技术通过对地表下沉变形的有效控制,实现开采的不搬迁,可大大提高煤炭采出率;而且,将矿山固体废物作为充填材料进行利用,变废为宝,可大大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文章分析了承
目的 探讨护理美学在临终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我科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临终患者在应用护理美学前后进行测评和调查。结果应用护理美学后,临终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较应用前有所减轻,满意度有所提高。结论护理美学有助于减轻临终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终患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