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心力衰竭的评估价值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xkbsy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并发心力衰竭(HF)的诊断或排除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RDS患儿115例,分为HF组(56例)和无HF组(59例).对2组患儿出生24h内心脏生化标志物及床旁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诊断HF的独立指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找出诊断HF的敏感度及特异度90%以上的界值.结果 对2组RDS患儿的心脏生化标志物及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单因素分析发现,cTnI、CK-M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F组患儿出生24h内PDA、卵圆孔未闭以及肺动脉高压合并症发生率、血浆NT-proBNP、肺动脉收缩压力水平均高于无HF组患儿(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E/A比值均低于无HF组患儿(P均<0.05);提示这7个因素可能与早产儿RDS合并HF有关,将上述相关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模型强行进入分析,只有血浆NT-proBNP水平是HF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59,P=0.000).以血浆NT-proBNP水平描绘诊断HFROC,AUC为0.997,AUC 95% CI:0.962~1.000,P=0.000,NT-proBNP在16 379 ng/L水平时,诊断HF敏感度为91.1%,特异度为98.3%.8例死亡组患儿于24h时及最终血浆NT-proBNP水平均为35 000 ng/L,显著高于同期存活患儿水平(P=0.000).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具有诊断或排除RDS早产儿HF并发症的价值,且动态观察HF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可早期预测死亡风险.
其他文献
为提高实时预测精度,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时空相关性和BP神经网络的风速实时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风速演变的物理特性,依据目标预测点若干个邻域点的风速及风向信息,建立时空相
以孤岛运行的双馈异步发电机(DFIG)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实现风力发电系统在带非线性负载时能够输出稳定幅值和频率的电压为目标,分别在转子侧变换器(RSC)和定子侧变换器(SSC)的
针对扰动观察法易在最大功率点附近振荡的问题,研究基于在线自调整神经网络和扰动观察法结合的最大功率跟踪策略。首先提出可在线调整结构的快速资源优化网络,然后以温度、光
针对不同空气流向对电堆性能的影响进行ANSYS/Fluent仿真分析,开展实验研究,在环境温度、风扇转速等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量两种不同工作温度下外部风扇“吸风”与“吹风
以鼓泡流化床为中试反应装置、木屑为原料,试验研究布风板开孔率、床料粒径、床料高度、最小流化速度以及气化介质等对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孔径和开孔率分别为Ф2mm和0.50
以粉煤灰作为载体,通过负载NaOH制备负载型固体碱,并对其进行XRD、FT-IR及SEM等技术手段表征.结果表明:经焙烧的粉煤灰固体碱催化剂表面产生新的晶相,NaOH可成功负载到粉煤灰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是一种伴有直立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的直立不耐受.目前POT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POTS的治疗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健
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已发现24个基因与其发病相关联.其临床表现变化大,可无症状,亦可发生心源性猝死.心脏超声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β受
目的 探讨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在多柔比星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模型大鼠左心室心肌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SPF级Wistar大鼠120只,按
目的 总结内外科联合救治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重症新生儿的经验.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NICU、小儿心脏专科联合救治17例TGA危重新生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救治情况.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