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FOCMEC方法计算震源机制解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九江-瑞昌Ms5.7地震为例

来源 :华北地震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3987057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Snoke最新发展的利用P波、SV波和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联合计算震源机制解的方法(FOCMEC),以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MS5.7地震为例,分析速度结构模型、震源定位误差、初动与振幅比资料和台站分布等对计算震源机制解的影响。结果表明,FOCMEC方法应采用研究区内的精细速度结构模型,各层速度误差在5%内时,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2类精度内的震中定位误差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造成入射角变化不大的震源深度的误差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在初动和台站数量较少时也能准确确定震源机制解。因此FOCMEC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的主要作用是传播知识,创造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如果一味强调职业教育,强调现时的参与服务,趋向于学生所希望的东西而不是有价值的东西,大学课程的合理性和所要承担的义务就会误入岐途。这种将大学教育职业化的倾向对学生、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有害的,因为大学并不是暂时存在的,它的持久的适切性是与整个过去未来有关的。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理念;教育行为    大学存在两个目标冲突:
根据欧亚大陆及周边海域114个数字地震台站12 000多个长周期波形记录,采用面波频散反演方法,对欧亚大陆及周边海域(20°W~160°E,20°S~80°N)的地壳上地幔进行了高分辨率三维S波速度成像。结果表明,欧亚大陆及其周边海域岩石圈厚度由40~60km(大陆裂谷带)增厚至190~220km(克拉通地区),岩石圈速度变化范围为4.30~4.80km/s。直到400km深度,各个板块和地块的横
1 计算机辅助大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当前国内使用计算机辅助大学数学教学时,用多媒体计算机加上大屏幕投影机辅助教师课堂讲授,是用得较多的方式.
生命自诞生以来,之所以能延续35亿年,"性"的贡献功不可灭."性",不仅能滋生生命,还可以给生命带来愉悦和奇妙的享受.但是,正如一切事物必须遵循其自然规律一样,"性"概莫能外,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不仅要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这符合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规律,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