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内蒙古地区198个草地样地地下生物量调查测定数据为基础,结合遥感及气象数据,进行草地地下生物量与海拔、年均气温、年均降雨、≥10℃年积温、湿润度和NDVI等6个生态因
【机 构】
: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重庆师范大学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FY111900-2,2011FY110400-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2005DKA32300),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2015bj02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J1103520)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内蒙古地区198个草地样地地下生物量调查测定数据为基础,结合遥感及气象数据,进行草地地下生物量与海拔、年均气温、年均降雨、≥10℃年积温、湿润度和NDVI等6个生态因子间的回归分析。根据回归拟合方程,借助ArcGIS平台进行单因素插值,并通过插值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拟合程度赋予各因素不同的权重,加权叠加估算,并综合插值出内蒙古草地地下生物量1km×1km栅格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草地地下生物量平均值为1364.06g/m^2,其中温性草原类草地的地下生物量最大,为1916.64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及CXCR4转基因MSCs(CXCR4-MSCs)治疗心肌梗死(MI)的机制、效果及简单有效的移植方法。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细胞治疗的MSCs
目的:改进人毛乳头细胞(DPC)培养,以便在体外快速、高效地获得人DPC。方法:用含100ml/L胎牛血清(FCS)的DMEM和改进的DPC培养基(DPCM)培养人DPC,观察比较人DPC在两种培养基中的形态学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