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美术教学中的智力开发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u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能训练在美术教学中几乎贯穿始终,谁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人们往往过多的注重造型本身的技能,如构图、比例、透视、色彩、明暗等;过多的强调了绘画、工艺等形式的步骤及其表现效果,而忽略了比技能更为重要的智力因素,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殊不知能力的发展是智力因素直接活动与非智力因素间接作用的的结果。智力是人获取知识与能力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固然重要,但我们如果不顾学生主体的智能,一味追求表面效果,就会或多或少的扼杀少儿的天资、个性及其创造力。
  1.观察与感性
  首先我们要强调,学生一进入艺术殿堂就必须培养其敏锐的感觉,用眼睛去观察与测量。无论是构图还是比例都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决不允许观察时用工具在实物上测,表现时又用尺在纸上量。否则我们将犯下大错,促使学生步入歧途。例如教孩子们画树叶或者画铅笔盒时,其椭圆外型的宽窄程度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比例都必须先用眼睛去观察(目测),在画面上表现也是只能凭感觉去指挥手。其次,我们要遵循系统性原则,自始至终教孩子们建立独立的感性语言,无论是学哪一种艺术形式都要严格培养独立观察的习惯、训练感觉的能力。一旦学生步入正轨,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2.理解与理性
  我们提到感性的需要,并不意味着就不要理性的分析,知觉与感觉是紧密相连的,用感知的形式去认识事物才完整的。问题是艺术中理性只能建立在感官上的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多次重复感知的基础上去分析和理解,永远不可误入生物、医学、地理等制图的圈套,走向数学逻辑量化的误区。例如孩子画一片树叶,第一感觉树叶像椭圆形,第二感是树叶有一个尖尖的头,第三感才是发现树叶有个叶柄,还有叶脉。这样就对树叶形象的理解一基本准确了,再进行描绘便渗入了理性的成分,至于表现的准确与差异是不能强示的,正因为有了差异,学生的作品才会呈现千姿百态,因为艺术本身就是求异的。在每一堂课的每一个内容上,我们都不妨先让学生观察,同时又及时引导他们去分析、理解,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其感知能力便会一步步增强。
  3.思维与记忆
  一般围棋高手,下完一盘棋后,二、三百手可以一着不漏地恢复在盘上,有人认为是天才才会有这样的记忆力。其实,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只要经过了认真的系统科学的思维训练,就能达到这种能力,小学生在这方面具有更好的先天优势。遗憾的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学生思维惰性和记忆效果是非常糟糕的,一堂记忆画或想象画的课,某些学生的造型绘画很困难,半天不能动笔,这就是学生对直观形象在头脑中的储存信息太少,或是不清晰造成的。尽管学生的记忆比一般人较好,但是在机械记忆与无意识记忆状态下完成的想象复制与创作是非常困难的。
  4.联想与创造
  联想是指人们从此事物想到彼事物的心理过程,是一种迁移思维,运用到教学中就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概念、帮助创作。比如色彩知识中,红色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使人感觉温暖,又可使人联想到红十字、鲜血、闪电,感觉到危险;蓝色使人联想到大海、蓝天、冰雪,感觉到辽阔、寒冷。如果我们没有启发学生去联想,直接描述:红色,就是暖色、就是热烈的感情,蓝色就是冷色,就是冰冷、清凉的感觉,如此一来,学生对色彩的认识是单一的、缺乏感性、缺乏感悟,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其结果就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大的创造性。
  5.实践与创新
  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常见的思维误区有,一是画得像、画的准确的作品才是目的、才是美的;二是干净的、整齐的、规则的才是美的。这些条条框框属于美术教育中的思维定势,是教育误区,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表现力、创造性。所以,我们要首先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永久的概念,就是艺术的魅力在于创造、艺术的真谛在于表现,当然,创造也不等于颠覆,表现也不等于准确。因此,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我们一方面要尽量多地开展写生活动,要求生动第一、准确第二。另一方面,尽量运用实物、影像等触发学生感官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灵感、增进学生的创造力。要利用一切便利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名胜古迹,进入大自然、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泛增加他们头脑中的直观表象,为其思维正确定向和创造表现提供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
  收稿日期:2013-01-20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再创造“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用心去感悟知识产生的过程,并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这样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再创造;体验数学  在日常的教学中,总有这样的体验:学生在学习一个定义、公式、方法时,数学书中只有简约漂亮结论,而没有真正展现它的创造过程。如果老师只是简单、机
期刊
【摘 要】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产物,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必须趋势。多媒体技术成功地运用到生物教学中,既可以把抽象的讲解与说教变成动态的图象和视频,又可以把平时教学中的微小、不利于观察的实验现象进行放大从而便于观察其过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弥补了平时教学中的不足。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兴趣;信息转化  1.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摘 要】最近几年中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迫在眉睫,中长跑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刻苦锻炼、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的重要项目。但是,由于中长跑的生理负荷较大,动作单调枯燥,在练习中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故不受欢迎。如何有效地进行中长跑教学,针对这一点难点问题,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改进训练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1.认真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期刊
【摘 要】充分挖掘农村美术教育的潜力和资源,根据农村教育的实际、特点,大胆的进行农村美术教育的探索和研究,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美术教育的新路子。  【关键词】农村;资源;开发;优势;特色  发挥农村资源优势 开展特色美术教育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认识,特别是美育被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但由于经济、观念、师资等诸多方面的
期刊
【摘 要】苏奇灯笼画是河南安阳永和乡苏奇村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种,是河南民间美术的杰出代表。苏奇灯笼画是木版年画的一个独特品种,它是在方形灯笼的四面体身上绘制动植物、人物、神话、戏曲故事内容的小型装饰性年画。苏奇灯笼画的构图、色彩、造型以及图案纹样等都具有浓郁的原生态乡土气息,它是豫北地区地方特色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一种乡土文化,也是年节中安阳本土少年儿童聚会玩耍不可缺少的有益玩具。苏奇灯笼画经过近百年
期刊
【摘 要】班干部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有力助手,但当前班主任任用管理班干部存在一些误区,笔者认为班干部的选拔、任用与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特别要培养提高班干部的各方面能力。  【关键词】班主任;班干部;任用管理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许多没经验的班主任被折腾得焦头烂额,恨不得有三头六臂,奈何分身乏术。一个班主任,不管他如何优秀,如何敬业,如何精力充沛,如果仅凭一己之力,难能高效全面的管理好一个班
期刊
通常人们会说体育锻炼让人感到很累,精神状态欠佳。开始我也这么认为,可是自从我开始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之后,我已经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个观点是大错特错的。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这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锹德罗的一句名言。他认为,自然界的生命物质,都是在运动中发生发展的。如果运动停止了,生命也就结束了。人的生命靠运动维持,运动能够促进生命的发展。所以说 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但不应该有疲惫之感,而且还可以使人精神充沛
期刊
【摘 要】“班级”是青少年成长的“小社会”,是学生群体生活的“大家庭”,班主任就是大家庭的“家长”,肩负着一批批人前途的重任。班主任只有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明星,才能做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路的引路人。  【关键词】情感;爱心;班主任  班主任是塑造真善美的灵魂,培养高素质高品格的人才。是教学生怎样做人,做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路的引路人,故有“人师”美称。众所周知,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军人,而“班级”是
期刊
【摘 要】班风是班级的一种集体的思想、行为和作风。班风是由班级成员共同营造的一种集体氛围,反映了班级成员的整体精神风貌与个性特点,体现出班级的内在品格与外部形象,引领着班级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班级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班风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班级建设的成败,而且将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成长,可以说具有良好班风的集体,将成为陶冶学生优良道德情操的摇篮。  【关键词】班风;班主任工作;德育  班风是班级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只要从抓班风建设入手,就能全局在握,铸造出一个健康向上、全面发展的班集体。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懂得:班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班风不仅含有教师教风、体现教师师德,而且更包容学生学风、体现学生的思想本质。作为一名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千头万绪,班级管理要抓哪些关键性环节,才能全局在握,指挥着实?我的体验是从抓班风建设入手,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