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建造技术应用探析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yun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实际建造绿色建筑过程中的技术应用,包括主体结构体系材料技术、 空调暖通中节能技术应用、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减排技术、可再生资源利用。最后对我们国家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简单阐述,对绿色键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认识误区;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它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形象代名词,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与环境共生建筑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1.主体结构体系材料技术
  建筑主体结构体系现在应用较广泛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应用钢结构。
  提高钢筋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延长混凝土建筑物使用寿命,是建筑节材的重要技术途径,因此,绿色建筑应采用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国外技术发展证明:对于6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受力钢筋合理使用HRB400级(或以上)钢筋、混凝土竖向承重结构中采用强度等级在C50(或以上)混凝土、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可大大提高建筑寿命,远远高于现有建筑平均50年的设计使用寿命。使用高性能强度混凝土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建筑结构中梁柱截面尺寸,并且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钢结构具有公认的诸多优点:自重轻、强度高、施工快、基础施工取土量少,对土地破坏小;大量减少混凝土和砖瓦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建筑使用寿命结束后,建筑材料回用率高,有利于建筑节材等。高层、超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非常理想。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步提高,钢结构建筑在我国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外目前主要使用490 MPa级和590 MPa级的高强度钢材,780 MPa级钢材也在积极推广使用。使用高强度钢材还会起到节约钢材的目的。
  在结构设计中,可以设置消能减震支撑。消能减震支撑能减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同时也可以减少框架柱等的截面尺寸以及楼板钢筋含量,从而达到节约钢材及混凝土的目的。
  2.空调暖通中节能技术应用
  采暖空调耗能在建筑总体能耗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空调系统的节能减排在建筑节能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筑能耗降低主要体现在暖通空调设备的装机容量减少和运行的经济性上,因此,暖通空调技术措施的改进和落实应用是建筑节能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
  在现有暖通新技术中,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新风微循环系统是非常热门的暖通技术。
  水源热泵是利用大地浅层地能为冷热源,冬季取暖供热,夏季排热制冷,全年供应生活热水。该系统能通过换热设备留下冷量或热量,通过安装在地板或顶棚的散热设备把冷量和热量送入建筑内,保持建筑物室内温度的恒定,是提高建筑室内舒适度和提高空调效率的比较好的技术,能够大幅度节约能源,并且能减少CO?和有毒气体的排放,使周围环境保持整洁。地源热泵系统自身无污染物排放,真正地实现了节能减排,并且节省建筑空间,省去了锅炉房的占地面积,节省了空间,改善了环境外部形象。
  以笔者的亲身体验为例,新建设的淄博市周村区的周村三中使用的地源热泵供暖系统采用地源热泵机组,盘管风机供暖,与传统供暖方式相比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采用城市集中供暖方式开口费每平方米65元,施工建设成本每平方米70元,共计135元/m2,按照周村三中建筑面积46063平方米计算,需一次性投入622万元。运行成本按22元/m2,每年需支出101万元。而采用地源热泵供暖系统,招标价358万元,节省264万元。地源热泵供暖系统使用比较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调整,没有启用的房间可以不进行供暖,运行发生的费用主要为电费和工人工资,实际运行每年费用大约在15万元左右,每年节约资金约86万元,大大减少了学校供暖资金投入,长期效益非常明显。水源热泵系统初期投资略高于其他类型的系统,但是一经建成,将大大降低建筑运行中的能耗成本,除了经济成本外,水源热泵系统更为重要优势体现在节能和环保上,既节省了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相当于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真正做到了节能减排。
  3 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
  绿色建筑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建造出低能耗的建筑。
  在设计方案中,应注意较小的窗墙比有利于冬季节能,通透的表皮则利于夏季自然风的流通以及自然光的采集。
  在现有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中,外墙保温技术、双层真空LOW—E玻璃、三层玻璃塑钢窗、玻璃钢窗、种植屋面技术、室外太阳能照明灯具等新技术应用都十分广泛。
  4 减排技术
  在现有减少环境污染和排放技术方面,厨房垃圾处理系统、超滤中央净水系统、卫生间模块化节水排水系统、新型节水器具技术、中水回用系统等技术已经在大量工程中开始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厨房垃圾处理装置,可把食物垃圾迅速处理干净,不会留下异味,不会造成下水道堵塞,使厨房干净清洁,可免除倒垃圾,解决厨房滋养害虫病菌的问题。
  自来水净化水装置,其净化水可以直接饮用。装置通过纯物理原理,可滤除自来水中的细菌、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同时可自动冲洗排污,使你免除烧自来水的麻烦并节能,保证用水的安全。
  现代住宅已经开始使用室内模块化排水节水系统。可将厨房用水、洗漱用水洗涤废水储存起来,实行同层排水和户内洗涤废水循环冲厕,综合解决了卫生间的“漏、臭、噪声”等问题,可节约用水30%以上。
  中水回用系统可将小区或者一个片区的污水和雨水收集和处理后,经再生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作为非饮用水加以重复利用,实现水的良性循环。中水可广泛用于绿化、冲洗车辆、厕所以及其它杂用,减少城市供水管网供水能力的压力和减少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的负担。
  5 可再生资源利用
  建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绿色能源,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能源自给自足,最大限度的减少从外部获取能源。在建筑物外部,可使用墙体和屋顶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热水器,屋顶安装风力发电机,屋面种植绿化等,使建筑尽量收集自然界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外部能源;同时通过屋面绿化使建筑也能吸收一部分CO?,减少CO?等温室气体排放。设计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对建筑的屋面雨水进行有组织的收集,有组织的排入附近绿地,通过网管末端的渗井排入地下,可灌溉绿地及补充地下水,从而节约绿化用水,达到节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教材编写组.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
  [2] 徐福来,丁敏冲,潘李钦.绿色建筑设计探索[J].山西建筑,2009,35(2):68-69.
其他文献
老年教育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基础、学乐结合,实现科学发展。近两年来,我市老年教育工作有新的探索和发展,但与先进城市比还有很大差距。为做好老年教育工作,必须要在以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建设设计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人身伤害方面的设计不到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将对当前建筑设计和人身伤害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人身伤害设计;研究  实践中可以看到,建筑设计中的防人身伤害设计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
以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图书馆近年开展的读者阅读推广为例,阐述了在阅读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民办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对于大学生形成积极阅读、深度阅读的重要性。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探究”逐步进入到课堂,如何立足教材,抓住课堂主阵地,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开展探究性活动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是笔者亲身经历的一
所谓社区,通常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生活共同体,其范围可大可小。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广义上讲,它可以说指整个城市;具体地讲,它一般是指城市中的街道社区或某一居民居
唐山老年大学已走过19年的历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今,老年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要认清形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创老年教育工作新局面。 Tangs
文化全球化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探讨了在全球本土化视域下,我国高校外语在跨文化交际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全球本土化的内涵从字面来看,全
感,就是感觉、感染、感动;悟,就是悟言、悟道、悟情。觉而知其言,染而明其道,动而叙其情。中国画讲笔墨,此为谢赫“六法”中居第二位的“骨法用笔”深化而来。骨法用笔起初讲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各个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媒体、摄影创作、网络技术、服务等行业。数字技术已经在当代摄影创作过程中发
斯宾诺莎不是基督徒,却对基督教神学做了深入科学的研究。他不是现代自由主义者,但自由是其整个哲学和人生的真谛。在其哲学的形而上学领域,实体是轴心,而在现实的政治学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