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中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mi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从历史事件、空间的角度梳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从而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本文主要从结合其他学科构建时空观念、结合现实生活构建时空观念、结合纪年方式构建时空观念、结合历史地图构建时空观念等方面探讨初中历史课堂中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时空观念;培养方法
  时空观念是指在能够特定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中梳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其中之一。对于初中生来说,对于其时空观念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历史知识,促进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对历史内容的了解,帮助学生梳理好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一、结合其他学科构建时空观念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其他学科为学生构建时空观念。如语文学科中便会涉及一些与历史知识相关的内容。因此教师便可以将语文学科中历史知识相关的内容与历史学科中的内容进行对应,由此,便能使学生逐渐形成时空观念。
  我在为学生授课《三国鼎立》一课中的内容时,便与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所学过的内容进行联系来为学生构建时空观念。在课堂上,我先为学生展示出了《孙权劝学》这篇文言文,并问学生道:“这是你们语文课本中的一片文言文,请大家先读一读,之后回答我两个问题:孙权和吕蒙分别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学生在看完这篇文言文之后回答说:“他们生活在东汉末年。孙权是东吴的建立者,吕蒙是他手下的大将。”我接着说:“大家一定都知道《三国演义》这个文学著作吧,这里说描述的就是三国时期的故事。我们这一课也是要讲三国的历史知识。这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事情,之后才渐渐形成了三国鼎立的状态?谁来简单说一说你们了解的三国呢?”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三国是指魏、蜀、吴这三个国家,魏是曹丕建立的,蜀是刘备建立的,吴就是孙权建立的。”我接着对学生说:“那你们现在应该知道,东汉之后是什么样的格局了吧?”学生们点点头。由此过程中,便可以了解到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其他学科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时空观念,让学生在此课堂中能夠将其他学科的知识与历史学科的内容充分结合,使学生从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能形成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了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过程中时空观念的逐步形成。
  二、结合现实生活构建时空观念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结合现实生活构建时空观念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即教师将生活中与历史相关的遗址、历史人物的纪念馆、文化馆等带到课堂中,让学生了解这些遗址、纪念馆、文化馆的所在历史,或者带领学生到相应的地点去为学生讲解其所在的历史,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历史的沉淀。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时空观念的形成。
  我在为学生授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这一课程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展示西安事变的兵谏地点华清池和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图片,以及建议学生到华清池以及西安事变纪念馆进行参观,能够从我们现实的生活中看到西安事变遗留下来的遗址遗迹,带给学生的震撼是非常大的。在学生观看照片的时候,我为学生介绍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西安事变的兵谏地点华清池的五间厅,民国二十五年10月至12月曾是蒋介石的行辕,五间厅即五间房子,蒋介石住在最中间的一间,内部有圆桌、沙发、椅子和床,都是按照蒋介石住时原样布置的。兵谏亭又名捉蒋亭,为西安事变攻占华清池时,蒋介石为躲避抓捕逃往骊山高处时的藏身。西安事变纪念馆则是在张学良公馆和杨虎城止园别墅的基础上建成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西安事变的历史遗迹。”在学生观看之后,我再为学生讲述历史上的西安事变的内容,学生对于其中的印象更加深刻,将生活中的历史遗址与这段时间的历史统一起来,学生会感觉到原来历史离自己如此之近。由此过程中,便使学生逐渐形成了历史时空观念。
  三、结合纪年方式构建时空观念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历史纪年的方式来为学生构建时空观念,让学生了解历史教材中的各种纪年方式,使学生能够换算。这样学生便能从历史发生的时间顺序上梳理历史事件,由此便能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历史时空思维和观念。教师可以根据历史教材中涉及到的纪年方式来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换算。
  我在为学生授课《东汉的兴亡》一课时,便在课堂上教授了学生公元纪年的方式。在为学生讲到“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这一内容的时候,我对学生问道:“大家还记得西汉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吗?”学生回答说:“是公元前202年建立的。”我点点头。问学生:“那你们算一算,西汉存在了多少年呢?”于是有的学生便将两个数字加在一起,说:“存在了211年。”在此,我变借机为学生普及了公元纪年的方式:“你们将公元前和公元后的时间相加是对的,当时还要知道,没有公元0年这个说法,所以在加完之后,应该减去1年,这样才是西汉的存在年代。也就是210年。”借此机会,我也为学生讲述了按照皇帝年号纪年的方式:“我们在教科书上也常见皇帝年号的纪年方式,比如光武帝的年号‘建武’,建武元年就是建武1年,对应的是公元25年,所以第二年也就是建武2年,也就是公元26年。由帝王建立朝代开始的那一年被称为皇帝年号的元年,以此类推。当然,同一个皇帝也可能有不同的年号,光武帝还有个年号是‘建武中元’,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年号的前后顺序,这样就能够更公元纪年换算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便了解了这种纪年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对于历史课堂中所学的历史事件进行时间上的梳理,从而使学生形成时空观念。
  四、结合历史地图构建时空观念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结合历史地图构建时空观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可以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地图教授学生进行观看,并将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了解历史的变迁,从而使学生在观看地图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历史时空观念。
  我在为学生授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这一课程内容时,便在课堂上将此课中的历史地图与春秋时期的历史地图进行比较,为学生构建时空观念。我在课堂上为学术展示出上一节课中“春秋末期诸侯国地图”和“战国初期诸侯国地图”这两幅地图。之后对学生说:“你们比较一下这两幅图,看看两幅图中的诸侯国有没有什么变化?”于是学生便进行对比,发现:“秦国的领域扩大了,晋国没有了,齐国缩小了。还有许多春秋末期的小国都消失了。”之后,我对学生说:“这就是历史变化的结果,经过历史时期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历史地图上看到变化的结果,看到哪些国家逐渐强盛,哪些国家逐渐消亡。那你们从这种变化中,知道接下来这些国家该如何发展吗?”学生回答说:“应该是这些剩余的国家之间开始进行斗争,吞没彼此,逐渐走向统一。”我表示认同,并对学生说:“这也是大势所趋。任何一个国家要想不被其他国家吞并,都要努力保全自己,所以战国时期便进入了更激烈的斗争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便使学生了解了历史变化的结果,使学生逐渐形成了时空观念。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其他学科让学生从其他学科与历史学科中进行联系,从而促进学生逐渐将历史信息统一起来;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将现实中遗留的历史遗址与历史时代进行对应,形成时空观念;也可以结合纪年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纪年换算,从而促使学生构建时空观念;更可以结合历史地图让学生将地图进行对比,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别,从而构建时空观念。这样便能使学生逐渐形成历史时空观念,从而提升其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志燕.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的培养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 郭梦羽.历史时空观念素养提升路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3] 罗娇.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其他文献
摘要:在倡导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当今时代,学生的质疑能力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初中物理是中学生学习任务中的重点与难点,其极具抽象性与逻辑性,在教学中,需要以创新思维与模式对其进行加工,逐渐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初中物理为出发点,探究质疑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响应培养策略,以期落提升学生质疑水平与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初中物理;提出问题能力有效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水
期刊
摘要:在国家大力倡导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索和研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对于初中数学来说,需要学生将自身所学的知识点在做题的时候能够灵活运用,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情况,采用适合他们的方式进行引导。本文主要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的对策进行浅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对策  
期刊
摘要:高中化学知识中的平衡原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之一,其不仅对于学生化学基础原理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还影响着学生化学学习思维的形成。教师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科学有效的应用化学平衡原理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科学掌握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还有助于学生物质平衡等化学思想的建立。本文就高中阶段化学平衡原理的有效性运用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希望能为广大化学教师提供一些微薄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平
期刊
摘要:物理这门学科作为初中阶段新增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既有一定的新鲜感也存在一定难度,这是由于物理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通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物理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与人们的生活联系也很紧密,然而初中物理学较其他
期刊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重要的资源和手段。但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网络上也掺杂一些负面的、不良的信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正面导向性和实效性。本文在剖析当前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特征的基础上,探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对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教育;有效策略  随着互
期刊
摘要:作为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数学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要通过有效的策略去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更应该不断完善与创新高中数学教学,使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提供更加有利的帮助。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关键词:新课標下;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1
期刊
摘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比科学知识教育更重要和迫切的教育,近期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此起彼伏。本人通过担任班主任几年来的实际工作案例总结了平时的一些零碎想法,把心中经常思索的问题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  关键词:信赖;体会;艺术  近几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突出,教育界与社会舆论呼吁要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要特别关注
期刊
摘要:竞技体育作为一项公平竞争的运动,不仅是运动员个人魅力的展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随着竞技体育的日趋激烈,我国竞技健美操也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阶段,竞技体育发展能否继续向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为了促进重庆市竞技健美操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重庆市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对重庆市竞技健美操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
期刊
摘要: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校园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契机下,做好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探索新的教学观念,尤其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几何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教学及应用;信息技术  众所周知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演绎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学习与教学等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学中要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以往课堂教学难以呈
期刊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采取系统化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建立科學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平台,切实优化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多维度评价;  高职教育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一方面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发展能力为目标,另一方面也需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为企业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