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预处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cz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预防性应用乌司他丁,观察其术后认知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

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65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乌司他丁组(21例)与对照组(27例)。所有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乌司他丁组在切皮前和手术结束即刻分别给予乌司他丁5 000 U/kg缓慢静脉点滴。分别于术日(T0)、术后第1天(T1)、术后第3天(T2)、术后第7天(T3)清晨对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评分(MMSE),计算各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于T0及T2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CRP浓度。

结果

T1及T2时点乌司他丁组MMSE评分为(26.0±0.7)和(26.6±0.6),高于对照组的(23.8±0.8)和(24.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61,t2=2.431,P<0.05),T0及T3时2组MMSE评分分别为(26.9±0.5)、(26.7±0.6)分和(26.5±0.5)、(25.2±0.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72,t3=1.585,P>0.05)。患者术后POCD总发生率分别为4.8%和40.7%,乌司他丁组低于对照组(χ2=8.155,P<0.01)。乌司他丁组术后CRP为(64.46±9.86)mg/L,低于对照组的(123.63±7.1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74,P<0.05)。

结论

乌司他丁预处理可明显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POCD的发生率,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3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结核和耐药肺结核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用SNaPshot技术,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新疆喀什地区肺科医院收治的250例新疆维吾尔族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病例组)和同期25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IL–23受体基因全部外显子及部分邻近内含子区的1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分析基
目的探讨纵隔海绵状血管瘤(CHM)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至2014年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例纵隔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10例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可见纵隔囊性肿块,但术前不能确诊。通过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病理确诊为CHM。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复发、死亡,最长随访时间为12年。结论纵隔海绵状血管瘤极易误诊。如CT发
目的分析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中老年男性保健人群胃镜随访中消化道黏膜损伤检出数目及严重程度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至2014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至少3年以上)并进行胃镜定期随访检查的中老年保健人群,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胃镜报告、服药信息。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法分析消化道黏膜损伤在随访过程中历年的检出数目、病变类型、严重程度和不同部位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共收集259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B细胞(Breg)数量及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住院的初诊ITP患者35例、完全缓解ITP患者32例及健康志愿者30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Breg数量(CD19+CD24hiCD38hi/CD19+)及其功能分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量,并将Breg与ITP患者的免疫状态及血
目的分析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骨科膝关节置换术失败患者完整手术资料181例。结果膝关节初次置换的各种失败原因依次为感染53%(96/181),松动16%(29/181),膝关节僵直粘连10%(18/181),不稳6.6%(12/181),伸膝装置问题5%(9/181),衬垫磨损4.4%(8/181),假体周围骨折2.8%(5/
目的探讨β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Trp64Arg多态性与我国北方汉族人群肥胖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中国北方汉族人群1 602例,其中男995例,女607例,利用TaqMan MGB等位基因分型试剂盒检测患者β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Trp64Arg多态性分布频率,分析该多态性位点与北方汉族人群体质指数和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Trp64Arg位点基因型在本研究人群中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
目的研究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nT8A)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IA-2A)阳性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功能的变化特点,为LADA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5至2010年在我院就诊的初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ZnT8A双阳性的LADA患者13例(GADA+ZnT8A双阳性组), GADA+IA-2A双阳性的LADA患者14例(GADA+IA-2A双阳性组)
目的通过在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平台上开展全血细胞计数项目检验过程质量持续改进活动,提高儿科临床实验室检验过程的质量水平,确保检验质量。方法由北京儿童医院集团牵头联合15家儿童医院检验科,采用戴明环(PDCA循环)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通过第1次问卷调查、实验室间比对等方法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质量目标并实施。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培训、第2次问卷调查、实验室自查和集团在线室内质量控制平台的建立等活动,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