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中医证型的癌痛患者在吗啡滴定中差异性研究

来源 :福建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n6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中医证候与吗啡滴定过程的相关性以及两种不同中医证型在吗啡滴定过程中有无差异。方法入组的气血亏虚证和热毒内蕴证癌痛患者共74例,分别进行口服吗啡滴定,直至疼痛控制(NRS≤3),记录达到疼痛控制所需滴定次数及吗啡使用总剂量,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1例气血亏虚证患者就诊时疼痛程度平均(5.07±1.13)分,平均滴定次数为(4.39±0.83)次,完成滴定的平均吗啡总剂量为(24.76±9.15)mg。33例热毒内蕴证患者疼痛程度平均(5.85±1.00)分,平均滴定次数(4.87±0.60)次,完成滴定的平均吗啡总剂量为(33.48±10.93)mg。经t检验,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血亏虚证的平均疼痛程度较轻,平均滴定次数及吗啡总剂量上小于热毒内蕴证。
其他文献
听是一种技能,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形式。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听力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和英语教师的重视。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听力仍然是英语学习中最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