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地方台的广播人,要策划一档脱口秀类型的嘉宾访谈的电台节目,怎样才能突围而出,让听众留意并且选择收听你的节目呢?要想做到这一点,恐怕就要从本土化入手了。
关键词:本土化;片花的运用;互补
脱口秀(Talk show): 是英文之音译,称为谈话节目,是指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
在《简明广播电视词典》中,脱口秀被定义为“通过讨论对新闻或社会问题进行评论、表达观点的一种形式”。脱口秀以交谈作为节目的内容与形式,而交谈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基本、最常见也最直接的手段。
自从20世纪80年代起,脱口秀成为了一大时尚,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如今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多样化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打开电视、电台、网络,还有手机的APP软件,单“访谈节目”这一类型的节目就一大堆,从大台到地方台,从面对明星名人的采访到大街小巷的明查暗访,节目的选择多得让人目不暇接。几乎没有大家看不到和听不到的节目,只有大家没时间看,和没来得及听的广播和电视节目。而如今的广播收听也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听众不会再象以前那样安坐家中,耐心地听上几个小时的广播节目,取而代之的,是车上或手机里的伴随收听。
作为地方台的广播人,要策划一档脱口秀类型的嘉宾访谈的电台节目,怎样才能突围而出,让听众留意并且选择收听你的节目呢?要想做到这一点,恐怕就要从本土化入手了。
地方台由于地域和外部条件的限制,故不能象大台般,以大题材吸引听众,但“本土化”的地方大小事情,百姓关心的民生话题,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与民俗习俗,一些熟悉又陌生的行业介绍等,都可以成为地方台广播节目的话题引入口,而前提是——“听上去够吸引”就行。要吸引,就要创新!要做好一个地方台广播访谈节目,不但要在节目策划、内容形式、主持方式上要创新,而且在表现手法和节目互动等方面,都要与时代接轨。
脱口秀的谈话类节目有很多种,笔者尝试用“人物访谈”这一类型,以肇庆电台这一地方台的一档访谈节目《他来自哪一行?》作一些相关的探讨。
《他来自哪一行?》这一脱口秀节目每集都会邀请本地某一行业的一位职业人到电台直播室作嘉宾访谈,畅谈他们的行业故事。因为是地方电台的小成本制作,节目组只有笔者与另一位主持人,既是记者也是主持,而这个两人的小团队,从策划宣传到制作播出,两人需身兼多职,集“采、编、播、控”于一身。既要会采访,又要会主持,还要处理节目的剪辑与制作。
从开始的嘉宾选择、话题的选取,再到节目的宣传制作等,都要这个两人团队去共同商讨与互补配合。在笔者与搭档两人共同策划制作完这档节目一年后,总结了几个做广播直播脱口秀访谈节目的几点启发:
一、事前的准备功夫很重要
团队成员在平常的生活里要学会发现和发掘适合节目访谈的对象,在选定节目嘉宾之后,要与其进行了解与充分沟通,尤其是在敲定嘉宾做直播访谈之前,最好能提前十天或一个星期与嘉宾进行详细交流。比如,告知嘉宾该访谈节目的简介,节目时长,提前给嘉宾准备好提问的大纲,比如一小时的访谈节目,可能需要给嘉宾列出十条会在节目中提出的“私人订制”的问题,让嘉宾先有所准备。同时在节目播出前,要提前做好节目的宣传预告。由于主持人是整个访谈节目的“灵魂”,其语言好坏乃是决定节目的成败的关键因素,故在直播访谈前如能做好这些事前准备,则能确保节目在直播时的质量和顺利完成。
二、片头和片花的运用很重要
要在短时间内吸引到听众收听你的节目,“碎片化”的运用很重要。而作为直播访谈节目,制作精良,可听性高、吸引人的片头与片花更是必不可少。
例如《他来自哪一行?》这个节目的片花宣传,一开始就以“上有天堂,下有365行!”作引子,带出“行业”一词,明确告知听众这是一个“讲行业”的访谈节目,同时,宣传片花制作得朗朗上口,活泼生动,令听众非常受落。
再有,因《他来自哪一行?》节目是邀请不同类型的专业人士讲解他们的行业故事,故此每一次在节目播出前,节目组都会巧花心思地制作一个与众不同的,针对嘉宾的特色宣传预告。
三、配乐的选择要和节目内容相配合
脱口秀访谈节目最好能配有一首有气氛的节目主题音乐,令听众一听到这首音乐时马上能“入戏”,也令主持人一开场便可以迅速进入状态,更好的与嘉宾展开话题。同时,有气氛的主题音乐也可以令嘉宾在情绪上有所放松,从而更好的进行直播访谈。
四、双人节目有互补作用
双人搭档的访谈节目较有优势的地方就是两个主持人可以优势互补。如果是一男一女的组合搭配,在进行嘉宾访谈时,就更能体现多角度的提问了。但前提条件是,两位主持人一定要配合默契,不能对嘉宾咄咄逼人,也不至于会冷场。而双人合作做一个电台节目,更可从整体节目的构思上,片头、片花的制作等,体现分工合作,令节目更臻完善。
五、话题的“个性化”定制
做电台直播访谈节目还有一项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要懂得在节目中与嘉宾有“个性化”的沟通对话,不能千人一面地只用一种方式进行访谈。访谈前沟通很重要,节目播出前为嘉宾“私人定制”的问题大纲也很重要。主持人应该要懂得在节目中什么时候该主导,什么时候需要倾听,什么时候该引导嘉宾,让他“唱主角”。还有,当遇到个性内敛的嘉宾时,该如何调动他的情绪,打开话匣子?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应用何种方式调动他的情绪?同样在直播途中与嘉宾对话时,主持人的临场即兴发挥、与听众在公众平台的微信微博交流互动要如何进行等,这些都是经验之谈。
总之,要将广播通讯和广播专访的手法,将优美的描述和精彩的采访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广播运用声音和音响传播信息的特点和优势,再借鉴一些影视艺术的表现方法,创新访谈的模式,才能创作出接地气又受欢迎的地方台脱口秀访谈节目。
参考文献:
[1]丘丘.《其实可以问得更好》——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为提问做好准备(2011年第四期)
[2]詹新惠、雷跃捷.《广播访谈节目的创新之作》——宁波电台文艺频道节目《小丽的面人有颗心》.评析作者:(《人民网》传媒频道)
[3]胡智锋、张国涛等.《内容为王》——中国电视类型节目解读
关键词:本土化;片花的运用;互补
脱口秀(Talk show): 是英文之音译,称为谈话节目,是指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
在《简明广播电视词典》中,脱口秀被定义为“通过讨论对新闻或社会问题进行评论、表达观点的一种形式”。脱口秀以交谈作为节目的内容与形式,而交谈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基本、最常见也最直接的手段。
自从20世纪80年代起,脱口秀成为了一大时尚,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如今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多样化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打开电视、电台、网络,还有手机的APP软件,单“访谈节目”这一类型的节目就一大堆,从大台到地方台,从面对明星名人的采访到大街小巷的明查暗访,节目的选择多得让人目不暇接。几乎没有大家看不到和听不到的节目,只有大家没时间看,和没来得及听的广播和电视节目。而如今的广播收听也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听众不会再象以前那样安坐家中,耐心地听上几个小时的广播节目,取而代之的,是车上或手机里的伴随收听。
作为地方台的广播人,要策划一档脱口秀类型的嘉宾访谈的电台节目,怎样才能突围而出,让听众留意并且选择收听你的节目呢?要想做到这一点,恐怕就要从本土化入手了。
地方台由于地域和外部条件的限制,故不能象大台般,以大题材吸引听众,但“本土化”的地方大小事情,百姓关心的民生话题,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与民俗习俗,一些熟悉又陌生的行业介绍等,都可以成为地方台广播节目的话题引入口,而前提是——“听上去够吸引”就行。要吸引,就要创新!要做好一个地方台广播访谈节目,不但要在节目策划、内容形式、主持方式上要创新,而且在表现手法和节目互动等方面,都要与时代接轨。
脱口秀的谈话类节目有很多种,笔者尝试用“人物访谈”这一类型,以肇庆电台这一地方台的一档访谈节目《他来自哪一行?》作一些相关的探讨。
《他来自哪一行?》这一脱口秀节目每集都会邀请本地某一行业的一位职业人到电台直播室作嘉宾访谈,畅谈他们的行业故事。因为是地方电台的小成本制作,节目组只有笔者与另一位主持人,既是记者也是主持,而这个两人的小团队,从策划宣传到制作播出,两人需身兼多职,集“采、编、播、控”于一身。既要会采访,又要会主持,还要处理节目的剪辑与制作。
从开始的嘉宾选择、话题的选取,再到节目的宣传制作等,都要这个两人团队去共同商讨与互补配合。在笔者与搭档两人共同策划制作完这档节目一年后,总结了几个做广播直播脱口秀访谈节目的几点启发:
一、事前的准备功夫很重要
团队成员在平常的生活里要学会发现和发掘适合节目访谈的对象,在选定节目嘉宾之后,要与其进行了解与充分沟通,尤其是在敲定嘉宾做直播访谈之前,最好能提前十天或一个星期与嘉宾进行详细交流。比如,告知嘉宾该访谈节目的简介,节目时长,提前给嘉宾准备好提问的大纲,比如一小时的访谈节目,可能需要给嘉宾列出十条会在节目中提出的“私人订制”的问题,让嘉宾先有所准备。同时在节目播出前,要提前做好节目的宣传预告。由于主持人是整个访谈节目的“灵魂”,其语言好坏乃是决定节目的成败的关键因素,故在直播访谈前如能做好这些事前准备,则能确保节目在直播时的质量和顺利完成。
二、片头和片花的运用很重要
要在短时间内吸引到听众收听你的节目,“碎片化”的运用很重要。而作为直播访谈节目,制作精良,可听性高、吸引人的片头与片花更是必不可少。
例如《他来自哪一行?》这个节目的片花宣传,一开始就以“上有天堂,下有365行!”作引子,带出“行业”一词,明确告知听众这是一个“讲行业”的访谈节目,同时,宣传片花制作得朗朗上口,活泼生动,令听众非常受落。
再有,因《他来自哪一行?》节目是邀请不同类型的专业人士讲解他们的行业故事,故此每一次在节目播出前,节目组都会巧花心思地制作一个与众不同的,针对嘉宾的特色宣传预告。
三、配乐的选择要和节目内容相配合
脱口秀访谈节目最好能配有一首有气氛的节目主题音乐,令听众一听到这首音乐时马上能“入戏”,也令主持人一开场便可以迅速进入状态,更好的与嘉宾展开话题。同时,有气氛的主题音乐也可以令嘉宾在情绪上有所放松,从而更好的进行直播访谈。
四、双人节目有互补作用
双人搭档的访谈节目较有优势的地方就是两个主持人可以优势互补。如果是一男一女的组合搭配,在进行嘉宾访谈时,就更能体现多角度的提问了。但前提条件是,两位主持人一定要配合默契,不能对嘉宾咄咄逼人,也不至于会冷场。而双人合作做一个电台节目,更可从整体节目的构思上,片头、片花的制作等,体现分工合作,令节目更臻完善。
五、话题的“个性化”定制
做电台直播访谈节目还有一项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要懂得在节目中与嘉宾有“个性化”的沟通对话,不能千人一面地只用一种方式进行访谈。访谈前沟通很重要,节目播出前为嘉宾“私人定制”的问题大纲也很重要。主持人应该要懂得在节目中什么时候该主导,什么时候需要倾听,什么时候该引导嘉宾,让他“唱主角”。还有,当遇到个性内敛的嘉宾时,该如何调动他的情绪,打开话匣子?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应用何种方式调动他的情绪?同样在直播途中与嘉宾对话时,主持人的临场即兴发挥、与听众在公众平台的微信微博交流互动要如何进行等,这些都是经验之谈。
总之,要将广播通讯和广播专访的手法,将优美的描述和精彩的采访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广播运用声音和音响传播信息的特点和优势,再借鉴一些影视艺术的表现方法,创新访谈的模式,才能创作出接地气又受欢迎的地方台脱口秀访谈节目。
参考文献:
[1]丘丘.《其实可以问得更好》——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为提问做好准备(2011年第四期)
[2]詹新惠、雷跃捷.《广播访谈节目的创新之作》——宁波电台文艺频道节目《小丽的面人有颗心》.评析作者:(《人民网》传媒频道)
[3]胡智锋、张国涛等.《内容为王》——中国电视类型节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