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36例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s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关键词】综合护理;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R473.5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169-01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科的多发病、常见症,主要是因为免疫功能异常,胃酸分泌过多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1]。近年来,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病程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不仅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也要重视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我院对部分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选取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的顺序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2~65岁,平均(45.2±2.1)岁,其中12例慢性胃炎,24例消化性溃疡。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32~66岁,平均(45.3±2.2)岁,其中14例慢性胃炎,22例消化性溃疡。排除合并糖尿病、心脏病等严重疾病者。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两组均采用同样的药物治疗方案,即入院后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抑酸剂与胃黏膜保护药等进行对症治疗,并实施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简单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治疗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干预:因缺乏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加上病痛的折磨,许多患者会出现抑郁、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2]。针对这些情况,护士首先要主动向患者讲解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相关知识,如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应注意事项等,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同时,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予鼓励与支持,介绍一些成功治疗的案例,使其树立正确的治疗态度,从而能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②生活护理:主动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并及时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同时,结合患者的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建议患者多进食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减少进食辛辣、煎炸及刺激性食物,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嘱患者保持足够的休息与睡眠,为其制定科学的日常作息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嘱患者关注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物及胃部保暖;适当参加一些体能训练,增强机体抵抗力。③用药护理:在用药方面,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遵医用药,向患者说明用药的方式、时间、剂量及应注意事项等。若使用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厌食、恶心等症状,应告知患者这些症状属于正常反应,不需停药。
  1.3评价方法及标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躯体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等内容,满分100分[3]。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相关,即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本次数据均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经过治疗及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之前有了改善,且治疗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同期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x±s,分)
  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后
  治疗组3664.6±4.582.3±3.7*
  对照组3666.5±4.272.6±4.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患者主要有腹胀嗳气,恶心厌食等临床症状,多数进食后上腹部会出现疼痛或不适感,且疼痛多为持续性或者阵发性,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渐得到临床工作人员重视。在本次研究中,对治疗组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生活指导,用药护理等,而对照组仅给予了常规护理。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较明显。这表明,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及服药依从性,且有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之,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冬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05):430-431.
  [2]黄文静.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04):831-832.
  [3]宣颖,李菲,杨丹.浅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8):91.
  [4]李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214-215.
  (收稿日期:2015.03.19)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针灸体质辨证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局部取穴加体质辨证取穴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三个疗程治疗,治愈94例,显效30例,好
【摘 要】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胆结石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接受相同手术治疗,并在手术开始前给予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的焦虑状态及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结果:经术前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明显,其干预前后的SAS得分比较差异具有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高龄产妇妊娠与分娩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收治的86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
【摘要】目的:研究长春西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择老年短暂性脑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长春西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
【摘 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6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10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
【摘要】目的:分析产前护理干预对孕妇产后抑郁症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14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产前检查、指导以及产后随访,实验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产前护理干预,采取爱丁堡产后抑郁自评量表(EPDS)对孕妇产后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孕妇的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孕妇产后抑郁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护理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急诊剖宫产手术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产妇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基础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情况。结果:136例小儿急性阑尾炎均行手术治疗治愈。结论:符合急性阑尾炎诊断标
【摘 要】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3例。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参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前访视、告知患者应注意的事项、准备各种手术器械及物物、药品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
【摘 要】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鼾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鼾症患者98例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也明显少于对照组(18-36%);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30天为20-41%,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30天为4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