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龄前儿童龋齿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love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相关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5所幼儿园的儿童进行龋齿筛查和问卷调查。 结果 男童335人,筛查出有龋齿的人数为101人,患病率为30.15%,女童322人,筛查出有龋齿的人数为100人,患病率为31.06%,睡前吃甜品、饭后不漱口、不刷牙、家长不监督刷牙是农村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危险因素,其危险度及可信区间分别为:1.870(95%Cl:1.370~2.979)、2.271(1.123~4.597)、2.452(1.264~6.776)、1.390(1.221~2.688)。 结论 需要加强对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宣教,把口腔健康知识纳入到学前教育当中。 全文查看链接   牙齿卫生关系到牙齿的健康,本研究发现每天刷牙1次,发生龋齿的相对危险度是2次的2.09倍,而刷牙次数<1次者发生龋齿的相对危险度增加到3.30。刷牙是预防龋齿最基本的手段,可以去除口腔当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张蕞的调查结果表明,早晚刷牙者比不刷牙者龋患率显著偏低;马惠春等[4]研究发现,开始刷牙时间与龋患率明显相关,儿童开始刷牙时间越早,龋患率越低,Harris R等的研究表明良好的口腔卫生与是否发生龋齿有重要关系,而且还与饮食之间产生联合性的作用[5],这都与本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对金福菇的栽培培养基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豆秸粉做为主料,添加一定比例的辅料栽培金福菇是可行的;栽培培养基中以C处理菌丝生长最快,长势最好,生物学效率最高。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虚拟现实技术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现状及研究热点,为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借助计算机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胆管缺血性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大鼠胆管缺血损伤修复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别于术后1
杨柳科柳属是杨柳科最大的属,我国柳属有255种,绝大部分为灌木柳,其中有一种野生灌木柳,入冬后当年枝条呈鲜红色,浓密的红枝在银装素裹的雪地里显得分外醒目,使之成为颇受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