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食发生后……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噎食,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肺部通气障碍、窒息。噎食发生后若能在早期及时处置,可终止发展,但若噎食严重可引起死亡。
  噎食的急救方法
  噎食一旦发生,趁着当事人意识清楚应尽快去除阻塞物。可采用拍、掏、腹拳式冲击等方法迅速去除阻塞物,也可充分利用周围的物品,及时让当事人置于类似倒立体位,同时采取拍、掏、腹拳式冲击法效果会更好。
  噎食早期,大量食物积存于口腔、咽喉前部,阻塞气道,致使当事人面部涨红,并有呛咳出现。异物吸入气管时,当事人会感到极度不适,大部分人会有一种特殊表现:不由自主地一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前部。此时,可立即用手抠出口内积存的食物,意识清楚时可鼓励当事人咳嗽或吐出食物,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将他倒转至头下脚上,或借用桌椅使其上身尽量垂直于地面,用手叩击背部产生震动,加上地球引力作用,使阻塞食物滑出。
  在噎食中期,食物卡在咽喉部,当事人有胸闷、窒息感,食物吐不出,手乱抓,两眼发直。此时应使用“海姆利克氏法”冲击当事人的腹部及膈肌下软组织,以产生向上的压力,驱使肺部残留气体形成一股气流长驱直入气管,将堵塞住气管、咽喉部的异物挤出。对于昏迷倒地的当事人,应采用仰卧位,抢救者骑跨在当事人的髋部,按“海姆利克氏法”推压肚脐上部。如果无效,隔几秒钟后可重复操作一次,以便产生人为的咳嗽,使堵塞的食物冲出气道。
  在噎食晚期,当事人会满头大汗、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昏倒在地,此时食物已误入气管,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鼻出血、抽搐、呼吸停止、全身紫绀等症状。此时应尽快急救。
  噎食是人们一生中都有可能遇到的一种突发情况,特别是精神病人发生噎食的风险更高,其原因多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出现吞咽肌肉不协调所致。如果精神病人经常发生噎食的早期表现,比如呛咳或吞咽困难,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减少药物剂量或换药。而噎食后的护理,还包括消除恐惧情绪、恢复与照顾者的关系。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