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及运行路径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财务支出、资本运作、资金投入等三方面的风险成因说明了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并对如何科学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作了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财务风险 预警系统 构建策略
  
   一、财务支出风险
   (一)负债经营导致企业经济困难
   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有效举措是根据杠杆效应进行的负债经营,而负债一旦超出既定的范围,通常会因内在的财务结构风险而招致再融资的风险困难,并因负债累累而使企业总体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基于我国目前的现状,各个行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先将优势资源据为己有,再进行经营规模的扩展,即所谓的“占地为王”。一些企业将追求快速发展作为自身的发展对策,置风险于不顾,还试图加以掩饰,从而导致负债资金的占有率过高,给财务带来沉重的负担,企业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
   (二)企业的或有负债风险比高负债风险更具隐蔽性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企业的乱担保。部分企业未经同意和审批擅自以公司名义为他人担保,甚至进行大数额、长期限的担保,给企业造成了较大的隐蔽性风险。有些企业对担保管理不善,更无章可循,一旦担保对象没有足够的偿债能力,就会造成担保企业从或有负债到负债的转化,以至于沉重的债务负担带给企业资金短缺甚至资不抵债,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而对于集团公司来说,其旗下的子公司因具备独立性,发生的借贷关系也是独立的,并以所有资产为借款作担保,集团公司却不能进行统一授信。同时互相联保、挪用、拆借资金的现象常常存在于集团成员之间,结果导致集团融资超量,使集团整体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堪重荷。如果关联企业中因某家债务失控,极可能诱发集团整体联动性风险。
   (三)筹资结构配置不合理导致企业偿付风险加大
   资金结构指的是企业各项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也称资本结构。资金结构的含义很广,狭义上是指长期资金结构,而广义上则指包括长、短期资金在内的全部资金结构。
   在进行投资时,短期投资与短期负债、长期投资与长期负债的对应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如果不能进行统一筹划,就会导致资金长短结构配置不合理。在筹资时若缺乏对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的考虑,就会造成财务费用成本较高,也使偿付风险同时增大。
   二、资本运作风险
   (一)货币资金的错误管理导致企业资源失控
   货币资金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是支持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最容易出现状况。在集团公司内部,其资源的流失、短缺、盗窃及挪用现象不但要在货币资金的风险管理下杜绝,还要考虑怎样将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并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如果资金管理体制不集中、监控不平衡,集团公司便无法掌握子公司的资金状况,就不能控制下属公司的资金运作情况,更不能以资金分配的形式对给集团带来经济效益的业务活动给予集团名义上的有效支持,造成投资失败、筹资失控、内部资金融通失灵等一系列风险的出现,若子公司出现状况就会因此使集团公司受到牵连而陷入担保纠纷中。
   根据国内外大型集团公司的经验,通常都是高度集中地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可以促使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形成,并相应地进行操作。管理层因此可以获得准确的数据,对带给集团经济效益的业务活动进行甄别,可在项目的筹资、投资的先后问题上按其优越性统一安排,从而使集团的资金分配、资金分散、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得以解决,并将集团的资源调配优势发挥到极致。
   (二)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善导致企业的坏账风险
   应收款项的坏账风险指的是企业无法按时收回所持有的各项债权而产生的风险。若结算管理在企业中得不到完善,便无法及时追讨各种应收预付款项,那么很容易导致呆账坏账,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
   在对应收账款管理时,一些企业过于追求销售业绩,而忽略了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一些企业为了提高销售量,使市场占有率增加,而大量赊销产品,致使应收账款在企业内部不断增加。由于赊销的盲目性及缺乏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导致应收账款不受控制,大部分的应收账款因长期不能收回而成为坏账。债务人长期无偿地侵占资产,使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存货处理不当导致企业的积压风险
   存货的积压就代表着企业利润蒙受着潜在的损失。由于大部分存货都受保质期的限制,即使没有有效期的规定,也会因社会发展及市场供求变化莫测而遭受损失。存货积压不但是企业市场营销情况的体现,也是企业整体协调管理能力不足的反映。
   以我国目前企业流动资产的情况,存货一般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大部分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销售能力低、流动性差,不但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企业还为保管这些存货必须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从而使企业费用增加,利润减少。若库存存货长期积压,企业因此蒙受由于市价下跌所带来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当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资金投入风险
   (一)缺乏投资前的风险评估
   目前我国一些企业集团在投资的前期工作中,在所进行的投资项目选择上没有对效益和风险作有效的评估,分析企业资金的潜力也仅局限于对账面上收支节余的满足,不能积极有效地调动企业各项资源来支持各个项目的投资。在对项目投入过程中,很多事先预料不到的风险都会在项目的前期调查阶段不同程度地出现,而相关的定量分析法通常很少被应用其中,并且对预料之内的风险处理和控制方法也不恰当。从某种意义上说,事先预计不周,给投资前带来风险规避不当,对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规划中存在的某些早期风险没有意识到,而最终导致投资风险产生,控制手段不力,甚至一筹莫展。
   (二)投资决策的成败关系着企业的存亡
   在企业的所有决策中,投资决策至关重要。投资决策的成功与失败决定着企业的生死与存亡。因此,投资决策的失误极有可能会导致一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注重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避免造成失误,主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务必明确投资活动的性质——经济行为,并在投资决策过程中避免涉及“政治”、“人际关系”等影响因素;二是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应事先做好投资概预算,做好面临投资项目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同时预测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关键在于是否将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同时考虑在内,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收益。
   四、建立应对财务风险的预警体系
   在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客观存在着财务风险,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时极可能由于某方面的原因促使风险到损失的转变,从而降低企业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因此,提高风险意识、采取风险措施、建立预警体系、提高管理水平,以重视财务风险在财务管理各个方面的防范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和消除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构建财务预警体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财务预警分析指标系统建立的必要性。财务风险的正确处理与否直接关系着财务危机是否产生,因此,提高防范意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势在必行。
   二是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建立的可行性。短期财务预警系统为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现金在企业理财的过程中应用广泛且具流动性,况且企业并不完全因为盈利而维持短期生存的,其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
   三是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的确定性。对企业来说,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以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为目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盈利能力、偿付能力、经济效益、发展潜力等指标。以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反映资产盈利能力;以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反映偿付能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并是资产运营指标中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的有效反应;以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企业发展潜力。
   四是增强风险意识,完善内控管理,使或有负债的潜在风险降到最低。例如,在进行担保时,签订合同前应详细调查被担保企业的运营情况及资信状况,订立担保合同时注意反担保和保证责任免责条款的适当运用,订立合同后应对被担保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追踪调查,以避免造成直接风险损失。
  
  参考文献:
   ①罗志艳. 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②马瑛. 出版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再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③李英.MC公司财务管理优化案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④李卓. 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
   ⑤蔡丽.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
   (林成喜,1968年生,江苏省姜堰市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其他文献
一、传统理论教学的局限性  传统理论教学一般集中在教室上课,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有利于教师发挥优势。但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容易产生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简述一体化教学体系  一体化教学体系,就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个教学单元里,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目标,单独制订教学计划与大纲,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