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肾主骨”理论探究血肌酐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在襄阳市中医医院骨科住院部或门诊就诊,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符合纳入标准的607例患者纳入研究,作为研究组.而同期未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357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时行Scr及血钙检查,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血钙及血肌酐水平.之后按照四分位间距将研究组人群分为Scr最低组,Scr低组,Scr中间组和Scr最高组,随访5年,比较各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之后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年龄、性别、血钙、血肌酐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钙水平较低、P<0.05,Scr水平较高、P<0.01.与Scr最低组、Scr低组、Scr中间组比较,Scr最高组5年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几率明显增高,P<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女性、年龄及肌酐是影响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 与正常人群相比,骨质疏松人群Scr较高,同时Scr可能是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指标,一定程度为中医肾藏精、肾主骨理论提供现代医学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