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工作方法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cheng8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的发展对大量的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职业院校的迅速发展,而职业院校的发展又促使学校迅速扩大招生规模,这就造成了职业院校生源的复杂性和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随着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扩大,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成为专业教育之外的重点。本文从职业院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发,结合职业院校老师德育教育的方法,对职业院校老师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以推动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思想特点;德育教育;工作方法
  职业院校是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场所,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近几年职业院校的大量扩招,学生质量的参差不齐,导致职业院校在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工作方法上存在一些误区,在教师对学生思想观念的了解下,老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学生的学习和成才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一、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
  1.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在入学时盲目跟风,选择了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或技能,所以在入学后对自己所选的专业不满意,对专业开设的课程不感兴趣,产生厌学情绪,上课不听讲,课后作业不重视,考试作弊甚至考试不及格。
  2.學生的道德和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的职业院校录取分数线都比较低,还有一部分是初中辍学的学生,这是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他们在问题的思考和事情的处理上都是在矛盾中摇摆不定,鉴别正误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差,这就造成了德育教育的困难进行和实施,使老师在德育教育的实施中不能很好地贯彻进行。
  3.在这个经济利益至上的社会发展大潮中,学生的功利意识强,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现实。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上的功利思想比较严重,学生受社会的影响比较大,功利意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他们不断学习,但这也造成了他们缺乏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自私自利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扭曲,形成了一种只有技术没有素质的人才培养怪圈。
  二、职业院校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
  1.教师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纠正。不管是在专业教育还是在德育教育中,老师所起到的模范作用是不容被忽视的。“教师是民族教育的基石,对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大的作用。”老师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觉悟都是学生直接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所以在职业院校的思想道德建设中,老师应该首先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让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良好的示范作用。
  2.提升德育教育的课堂质量,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教师应注重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入讲解,让学生在书本知识的指导下面对困难和挫折,在法律的规范下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刻理解思想道德素质的健全和强化是对自己的重新塑造,对自我认识和成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健康的外部环境,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实际行动之时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和指导自己。
  3.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避免学生误入“歧途”。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状况的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注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在实际操作训练中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练习意识,注重对“差生”的素质培养和集中训练,在倾向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避免学生在思想转型时期误入“歧途”,产生不合理的心理和道德的缺陷。
  4.严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学生坚定不移的意志品质。在职业院校学校教育一般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存在普遍的对学生管理不严的现象,这也是造成学生的德育品质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老师在进行课堂德育教育的同时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规范,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入奖惩机制,对达到要求的进行奖励,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进行一定程度的批评教育。在平时的实际操作训练中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坚定他们的意志,从而促进他们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三、结语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的核心,在职业院校的教育中加强德育教育是学生发展和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只有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教师在学生人生观建立过程中的积极引导作用,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与当代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紧密联系起来,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改善当前的德育教育的现状,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全庆.浅谈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信息,2008(9).
  [2]张铎.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2).
  [3]徐英敏.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引导与传播[J].新闻世界,2009(7).
  [4]曾丽英.论高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实施[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3).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杨珺给自己出了道难题,他在毕业创作中放弃了自己相对熟悉的题材及语言。似乎,他天性中便隐含了一些叛逆的成分,虽然从表面上看他是相对温和的。杨珺操着湖南味道的普通话,笑
5月14日凌晨3时,一支120人的救援队伍抵达都江堰市,其中包括60台工程车等大型救灾机械。这是全国首支到达地震灾区的民间工程救援队伍,其中20台大型机械车被留在当地救援,其
一rn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rn毛泽东1927年秋冬写下的这首《西江月·秋收起义》
期刊
立法中更多地体现主导立法的价值取向rn朱静芝代表说:《陕西省实施办法》(修改二稿)更成熟了,再提几点具体意见.在第一章第三条第二款中,建议修改为“禁止歧视、侮辱、虐待、
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微博受到了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并成为学生方便、快捷的了解各种信息,进行交流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微博在校内的兴起对于校园舆论的形成、发展和传播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相关的工作者一定要积极利用微博这一手段,主动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微博的定义及特征  1.什么是微博。微博是一种允许各个用户通过手机短信、即时通讯软
期刊
风险控制体系,是银行金融管理的主要分支,对银行金融稳定运作、资源分配具有直接影响.随着商业银行金融管理体系不断优化,重新构建银行风险体系已成为银行发展的主要趋势.基
丁世弼为早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理事、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擅长人物、花鸟,兼工山水。丁先生10岁学画,23岁即出版画册,连环画《桃花公主》、《渔岛怒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任务十分艰巨.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胡锦涛总书记近日主持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