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环切缝合器包皮环切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研究

来源 :现代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li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一次性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166例择期包皮环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和外观满意度。结果 16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11(6.82±1.3)min。术中切缘活动性出血4例,切割不完全6例,切缘裂开2例。术后阴茎头及系带处出现青黑色瘀斑19例,包皮水肿12例,切口裂开1例,切口感染2例,包皮大血肿1例,术后1个月缝合钉未全部脱落5例。随访患者外观满意率98%。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具有手术时间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是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从顺向思维的训练、逆向思维的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以及在第二课堂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一环节却出现了很多问题。
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对周围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们要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呢?  新课导入非常重要,首先要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导入方式,这  直接关系到能否迅速激发起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兴趣的问题。如果导入部分设计得好,学生带着
当前农村初中大都实行寄宿制,受经济发展和文化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与社会接触面相对较窄,文化信息量偏少,活动方式单调,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没话写、语言平淡、缺少真情实感、
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工具。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将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