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中国的十件事”主题写作详解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q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唯有亲见中国,才能真正了解这个独特的国家。”这是美国著名电视制片人乔希·塞利格结缘中国30年的感悟。
  塞利格在美国影视制作界十分活跃,他曾10次荣膺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艾美奖。他1999年创立“小飞机制作”工作室,以儿童动画制作闻名,办公地点在纽约曼哈顿岛南端的历史街区。
  塞利格上世纪九十年代首次到访中国,参与美国儿童教育电视节目“芝麻街”的项目。他说,这次中国之行是对自己的启示,“我第一次意识到,西方文化只是生活和艺术的一种形式,而中国文化则提供了另一种同样具有感染力的形式”。
  如今,塞利格每年都会来中国,与许多传媒公司、玩具公司、主题乐园合作。“小飞机制作”与中方伙伴联合出品了不少优秀动画节目,如与“奥飞娱乐”合作的《超级飞侠》、与“优扬传媒”合作的《豆小鸭》等,后者在美国迪士尼少儿频道和中国央视播放。
  近年来,中美关系遭遇“逆流”,塞利格对此颇为叹息。他不赞成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并认为来美国的中国人相对于中国人口规模而言并不多,去过中国的美国人更少,双方有必要多加强交流、加深理解。
  近日,塞利格在美国《动漫杂志》发表了《我喜欢中国的十件事》一文,其灵感源于与朋友的一次对话。这个朋友很少旅行,听到的关于中国的消息大多是负面的,他决定为朋友写下五个自己爱上中国的理由。不知不觉中,他的清单上写下了十件事。塞利格希望和动画界的同事们分享这个清单,并借此机会鼓励人们去中国看看。
  那么,是哪十件事让塞利格对中国情有独钟呢?
  被塞利格排在第一位的是“信任”。他最初不理解,明明就能远程开会,为什么中国同事却希望他飞14个小时到中国开会呢?“我现在懂了,你无法在网上进行眼神交流,你需要坐在他们对面,需要与他们共进晚餐……唯有这样才能建立信任,唯有信任才能确保长久的商业关系。”
  第二是“耐心”。塞利格说自己曾是个急性子,每件事都想尽快完成。“中国教会我,等待是一件好事。在等待的过程中,你能真正了解同事、新的公司或机会……随着时间循序渐进而来的东西更持久,任何真正的价值都需要时间来实现。”
  第三是“谦虚”。塞利格发现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很谦虚,鲜有中國人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成就。他为此询问了来自哈尔滨的妻子,妻子告诉他:“虽然个人成就对中国人来说很重要,但我们希望这些成就也能对我们的家庭、社区、国家和世界有所帮助。”
  第四是“纪律”。塞利格说,中国人的专注和决心是自己从未在其他地方体验过的。他们在几十年里将自己的国家打造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们迅速且有效地控制住了新冠病毒传播。“当中国人立志要做成某件事时,他们会非常努力且机智地去做,通常都能取得成功。”
  第五是“进步”。从教育到法治再到尊重知识产权,中国的一切都在迅速进步。“毫无疑问,我认为中国正在逐步走向更加开放的社会,如果不是这样,小飞机、迪士尼、乐高和环球影业还会进入中国吗?”
  第六是“出行”。在塞利格看来,中国的基建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中国的高铁运行迅速而准时。中国的桥梁是现代建筑奇迹,中国的地铁一尘不染。”他还特别提到,由已故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第七是“扶贫”。他说,过去几十年,中国有几亿人摆脱了贫困,是美国人口的两倍多。“正如在纽约的一位中国记者最近跟我说的那样:‘有些人认为中国人想占领全世界,但我们并没有这个想法。我们只想确保养活并照顾好十四亿中国人。’”
  第八是“敬老”。谈到中国人的尊老爱幼,塞利格说:“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镇,都可以看到老人们在公园里放风筝、唱歌、自豪地谈论他们的晚辈。”相比之下,许多国家的老人大多生活在养老院,与家庭联系很少。中国的敬老文化对社会产生了强大而正面的影响。
  第九是“安全”。塞利格表示,他在中国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感到更安全,中国几乎见不到街头犯罪、枪支暴力或非法使用毒品。他在纽约慢跑时必须一直保持警惕,而在中国则能尽情享受日出。
  第十是“创新”。谈到这一点,塞利格提起他在北京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798艺术区。“那里有许多画廊和咖啡馆,墙壁上的涂鸦与在迈阿密温伍德墙上的涂鸦一样极富艺术气息。”他还说,自己合作过的中国团队,从编剧、导演、设计师到动画师,跟他认识的欧美同行一样极富才华且与时俱进。
  塞利格最后说,在这个充斥着网络噪音、曲解和错误信息的时代,自己唯一能相信的就是“个人的、直接的”经历。“以我过去30年的经历,中国令人印象深刻。我并不是说中国是完美的——没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但我想说的是,中国是一个伟大且值得我们尊敬的国家。”
  文本解读:江西省赣县中学
其他文献
法律是最有力的行为指引。鼓励见义勇为和正当防卫,法律规定和司法判例比道德说教要有力量得多。  苏轼说,“见义勇发,不计祸福。”不过,就赵宇来说,他的见义勇为不啻于一场个体“灾难”。2018年12月26日夜里,在家陪伴怀孕妻子的赵宇,听到楼下传来女子喊“强奸”“救命”的呼叫声,遂下楼了解情况。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赵宇看到施暴者李某正在殴打邹某,便上前制止拉拽李某,赵宇和李某一同倒地。两人起身后,李某
文题  阅读下面的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百多年前,中国近代的“新青年”喊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口号。一百多年后,在当今纷繁多元的社会形态下,“新青年”又该如何定义?有人说,热心公益、甘于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青年就是“新青年”;也有人说,引领潮流、追求时尚、不走寻常路的青年就是“新青年”;还有人说,崇尚自由、与世无争、重视自我生活情调的青年才是“新青年”。  要求:请结合以上材料,以
“一个人活着就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看来,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所有人的欲望和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  爱因斯坦的论述使我陷入深思。人是社会性动物,一个人不可能只为自己而活,个人的人生价值是由其生活的群体及社会给予评判的,唯有在社会群体之中,其生命价值才得以体现。因此,个人不能是完全利己的
予我安全感,助你复兴梦。恰此间少年,倾满腔热勇,赴祖国之约。  ——题记  满目痛惜 惜战乱炎凉  提起安全感,你会想到什么?  作为一名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是一份安全感;作为一名子女,看到父母的笑容,是一种安全感;徜徉于书乡,执笔于纸端,为我所热爱的文学而努力,是属于我的安全感。作为中国人,正享受着一份全世界都羡慕的庇佑,它无处不在,时刻守护,以至于我们往往意识不到,那便是祖国给予中国公民的安全
雕梁画栋,美轮美奂;檐牙高啄,错落有致。究竟是什么,让古人不用一颗螺丝钉便建起这样恢宏壮观的建筑呢?  答案是——榫卯结构。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榫为阳、卯为阴,阴阳相生,外观四称,含而不露;内蕴阴阳,相生相克,以制为衡。”榫卯之间,互避互让,又相辅相成,依靠力学原理,紧密联结,高大雄伟又结实耐用,成就了斑斓璀璨的中国古建筑文化。  榫卯结构,既是建材与建材的纽带,又是儒家与道家思想的纽带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从打响武装反抗第一枪的南昌,到燃起星星之火的井冈山;从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到艰难跋涉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重温那个年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内心总会被一种力量震撼;感受一位位革命英雄牢不可破的信念和坚不可摧的意志,总能让人热血澎湃。  历经岁月沉淀,那个红色的时代,那面血染的旗帜,永远熠熠生辉。回望百年党史,会愈加强烈地感受到,正是那些红色的故事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枚石子投入水中,会在水面上荡起圈圈的涟漪;一句话语投进心里,会在情感上荡起脉脉的涟漪;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会在社会上荡起层层的涟漪……  很多时候,涟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失;但有时,涟漪也可能随着作用力的加强而化作惊涛骇浪……  請依据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涟漪”含义是指水面上细小
【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场,意为亲身在事情发生、进行的场所。对于身兼多重身份的我们来说,一个时空的在场,则意味着另一个时空的不在场。  除了不可避免、无法选择的客观情况之外,还有一些具有主观选择性的情况。对此,有的人选择在场,有的人选择不在场。这一类在场与不在场的背后,是一个人的权衡与思考。  某杂志以“在场与不在场”为话题向读者征稿,请结合以上材料,
当浮华和喧嚣的泡沫被历史过滤之后,天才和他们的思想会穿越时光和文化的鸿沟,来到今天与我们相逢。  如果问17世纪的英国首富是谁,或者当时的世界首富是谁?绝大多数人肯定不知道。但我相信很多人知道17世纪是牛顿的时代。他是成就非凡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是一位旷世天才。但他并非一位幸运儿,出生时是个遗腹子,母亲在他童年时改嫁,祖父母靠农场的微薄收入把他养大。  牛顿是一个孤独而易怒的人,不仅终身未娶,朋友
一次观影,一次观会,都会有精彩的瞬间,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刻,应该用充满诗意的笔,记录下每一个让人感动的时刻。读(观)感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这种文体要求读者(观者)通过阅读一本书或者进行一次观赏,把自己在读(观)过程中的具体感受和内心启示表达出米,进而展示作品的丰富内涵。  写作此类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读(观)是基础  写作读(观)感,首先需要确定读(观)的对象。  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