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导在舞蹈创编中对作曲技法的借鉴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_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主要分析了舞蹈艺术与音乐创作技法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舞蹈编导人员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应当秉承的思想理念,总结了舞蹈创编活动对音乐作曲技法的主要借鉴形式。
  关键词:舞蹈编导;舞蹈节目创作;作曲技法
  为推动我国现代舞蹈艺术的稳健发展,塑造具备艺术魅力与美学价值的舞蹈形象,舞蹈编导人员应当借助作曲技法重新设置舞蹈节目中的音乐语言,吸收大量音乐艺术创作素材。考虑到音乐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作用,借鉴音乐作品的内在结构与表达方式来创作具备新颖性的舞蹈作品,进而深入发掘舞蹈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与基本特性,让观众通过观赏舞蹈动作、聆听配乐对艺术作品与舞蹈形象产生多层次的联想。舞蹈编导人员应当在创作过程中在音乐语言中灌注浓郁、强烈的情感,促使观众在观赏舞蹈节目时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艺术感知能力,降低观众理解舞蹈节目具体内容的困难程度。
  一、现代舞蹈艺术与音乐作曲技法的内在关系
  高质量的舞蹈艺术作品必须有高水平的音乐作为衬托,音乐的曲式结构与舞蹈艺术作品的内在结构具备较高的一致性。音乐家在创作音乐作品时所使用的各类主流创作技法,可被用于舞蹈创作与编排活动之中,这有利于提升舞蹈艺术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与影响力,丰富舞蹈艺术作品的基本内容与主题思想表现形式。具备较强创作能力的舞蹈编导人员必须准确把握舞蹈作品中的音乐元素,根据舞台表演效果灵活调整配乐的节奏与演奏力度,将能够烘托舞蹈表演氛围的音乐贯穿运用于舞剧的不同阶段之中,以此描绘出舞蹈节目中的主要艺术人物的形象。节奏鲜明、生动活泼的舞蹈语言能够为观众鉴赏舞蹈节目中的艺术形象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拓宽观众的艺术视野,使之将舞蹈作品中的音乐元素与文化理念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具备连贯性的配乐能够推动舞蹈节目的故事情节变化,使之按照既定的表演计划形成艺术层面的高潮;多样性的创作技法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诠释舞蹈表演的主题情感,提高舞蹈作品的质量水平与表演效果[1]。
  我国现代舞蹈艺术必须重点结合音乐艺术的主要创作手法才能实现艺术感觉,达成舞蹈作品的既定创作目标。舞蹈编导人员应当借助音乐表达能够影响观众思考方式的艺术理念,使现代舞蹈表演所蕴含的主题思想通过听觉感官进入观众的头脑,在心理层面影响观众对舞蹈作品艺术内涵的认知。为提高舞蹈表演的舞台效果与质量水平,编导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备一定文化深度的题材,使演员在台上的舞蹈表演符合客观的美学规律;从整体性的角度去把握舞蹈表演的审美标准与音乐设计,在舞蹈作品中融入音乐艺术的美感与创作理念,使用音乐衬托演员所作出的多种舞蹈动作,让表演者的肢体语言与音乐语言融为一体;使用音乐编曲技法设计演员的每一个舞蹈动作,降低观众理解舞蹈语言的难度,保留舞蹈艺术中的精华部分,使观众能够体会到舞蹈作品中的文学性与所蕴含的艺术价值[2]。
  二、新时代舞蹈创编人员应当坚持的
  艺术创作理念
  舞蹈编导人员应当在创编舞蹈作品时捕捉生活中常见的舞蹈形象,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深入分析与持续性观察,模仿音乐艺术创作中常用的高层次作曲技法与编曲思路,将其提炼到艺术的整体性层面。利用音乐描绘立体化的舞蹈形象,在编排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舞蹈节目的过程中将音乐艺术元素与自身对舞蹈表演的构思结合在一起。在抽象性理念层面进行深层次的融合,构建出动态化的舞蹈形象,在已构建的舞蹈形象的基础上运用音乐创作领域的作曲技法创作出具备较强衔接性与完整性的舞蹈动作。保证演员能够在表演过程中面向观众展现出统一、一致的肢体语言风格,在做出舞蹈动作时与配乐的节奏相配合,传达出较为外露的个人化情感。舞蹈表演作为一种抒情式的艺术表现形式,离不开对艺术人物内在动机与性格特征的诠释。舞蹈编导人员应当模仿著名音乐作品所使用的编曲技法,将较为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入连贯性较强的舞蹈动作之中,提高舞蹈表演中各类角色的可辨识度与人物行为动机的差异性,根据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调整舞蹈动作的力度、动作幅度大小、速度等基本要素,提取不同类型文艺表演形式的内在精髓[3]。
  三、舞蹈创编对音乐作曲技法的主要借鉴形式
  (一)模进技法
  模進技法是在近现代音乐艺术创作活动中常用的艺术创作手法之一,主要是以一个乐汇为核心,在不同的音高与音程上进行有规律、有计划的持续性演奏。舞蹈编导人员必须在创作过程中采用这一独特的编曲技法,调整舞蹈动作幅度的大小与肢体语言的转变速度,将舞蹈动作与整体舞台构图做出阶梯式、分层式的处理,渐慢节奏上行或下行的转变速度,逐步将舞蹈表演推向艺术情节的最高潮。舞蹈编导人员可在舞蹈节目的起始部分使用模进手法描绘刚出场的艺术人物,使演员配合或激昂或低沉的配乐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使用如踢腿、摆臂、摇头等基本肢体动作表达出艺术人物的心理状态,使观众能够在舞蹈表演开始之后高度集中注意力观察演员的动作举止,快速发现舞蹈表演中主要人物的肢体动作规律与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获得较为深刻的印象。这样舞蹈作品能够准确、详细地刻画艺术人物的具体形象,将节奏逐步推向最高潮。编导人员必须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艺术形象塑造方式,借用音乐作曲技法有次序地抒发情感。
  (二)再现技法
  舞蹈编排人员应当在编排舞蹈节目的过程中使用再现技法,在某一艺术主题思想或文化情境呈现之后,在不同阶段经过其他的艺术主题进行再现。这种独具特色的重复方式具备一定的间歇性,能够再现不同类型的艺术人物形象,在舞蹈节目创编活动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是一种能够勾勒出艺术作品主题思想的关键性艺术技法。艺术家在创作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应当采用变奏型的再现方式,使舞蹈作品的开头与结尾同时展现相同的艺术情境与人物形象,使舞台场景中的主要表现方式在不同时间段内达成一致。这样演员的动作、配乐形式、舞台背景并未发生变化,而舞蹈演员的神情、姿态与数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艺术表现形式能够激发观众的好奇心,降低观众理解艺术作品主题思想的困难程度,引发观众在情感层面的共鸣,使音乐文化元素成为舞蹈艺术表演的一部分,使舞蹈表演的基本内容形成时空交错的特殊结构,不同阶段的舞台表演内容具备较高的一致性[4]。   (三)多声部技法
  多声部技法可被概括为在创作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艺术家同时创作出不同的声部演奏音乐旋律,提高旋律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通过不同路径在旋律中加入富有动感的织体,提高艺术作品的表现效果与艺术感染力。舞蹈编导人员应当在创作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使用多声部创作技法,将多种表达方式融合在一起,提高舞蹈作品的艺术鉴赏价值与文化内涵,明确作品的主题思想与立意,让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引申出多条可发现的情节发展线索,改善舞蹈表演的视觉效果与听觉效果。将生活形象中的各个动作进行重新编排与组织,围绕艺术主题调整舞蹈动作的变化规律,从其他具备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中吸收可借鉴的艺术元素,如摄影、绘画、音乐等,使之成為舞蹈表演设计与创作活动中的重要素材,将舞蹈知识与高层次的创作技法应用于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之中[5]。
  舞蹈编导人员必须在创作编排舞蹈表演节目的过程中有选择性地使用作曲创作技法,使用具备多样性与一定艺术感染力的重复、多声部、再现等主流创作技法,丰富舞蹈表演节目的思想内涵与文化意蕴。将音乐艺术与舞蹈艺术和谐、统一地结合在一起,让音乐成为一种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元素进入舞蹈节目之中,使音乐旋律引导舞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转折与发展。新时代的舞蹈编排人员必须熟练掌握高层次的音乐作曲技法,强化自身对舞蹈表演中配乐的掌控能力,合理编排音乐元素塑造生动、形象的艺术人物,描绘较为激烈的矛盾冲突,营造出有利于观众发挥感知能力的戏剧性艺术氛围与舞台效果,实现舞蹈艺术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王禧东.浅析如何提高舞蹈创编中空间调度能力[J].中国民族博览,2020(18):143-144.
  [2]郭琳.浅析舞蹈编导在舞蹈创编中对作曲技法的借鉴[J].戏剧之家,2020(26):96-97.
  [3]郭璐.舞蹈创编中民族元素融入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20(18):132-133.
  [4]丁妮娅.舞蹈创编中文化元素存在的意义和影响[J].戏剧之家,2020(6):87-88.
  [5]米昂.谈舞蹈创编课程中对创意舞蹈的借鉴[J].戏剧之家,2019(30):177.
  作者单位: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文化馆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影视作品中,光线是影响构图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摄影机的方位和画面的视觉基调。光线艺术的运用是十分重要而复杂的,合理地运用光线有利于提升影视作品画面的立体感和质感,对推动剧情的发展、突出主题也有一定作用。因此,摄影师必须先了解拍摄中常见光线的类型及其相应的作用,然后掌握好光线的运用技巧,如规划光线来源、控制用光比例、掌握内景和外景用光技巧等,最后将光线科学地运用到拍摄中,让观众感受到光线艺
期刊
摘 要: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运城,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普救寺的建筑和园林极美,具有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普救寺的园林是有灵魂的,不仅有满园美景,而且还有匠心独运的特色与风情,从高处看普救寺的园林风景绝美,园林建筑南、北、西三面临壑,寺院的建设展示了古人高超的建筑工艺以及智慧。普救寺具有大钟楼、同心大锁、莺莺塔等景观,这些景观与园林互相辉映,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美丽。文章从园林布局、艺术特点、蕴含的意境、园
期刊
摘 要:交响乐团以音乐为生命,以创新为生存法则,所以其必须不断适应当前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持续把握改革创新契机,真正融入市场化运作中。文章简单分析了当前交响乐行业领域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了交响乐的市场环境,并着重对交响乐团的市场化运作策略加以详细解读。  关键词:交响乐团;市场环境;运作策略;定位;创新力  交响乐团在不断追求、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也希望基于改革创新契机做好市场化运作,
期刊
摘 要:西方古典音乐如今越来越受欢迎,在我国学习指挥专业的人也越来越多。指挥是一个乐队的核心,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文章简述了指挥的定义与乐队指挥发展史、乐队指挥基本特征,分析了中西方乐队指挥形式,并对我国民族管弦乐队与西方管弦乐队形成、指挥排练差异进行了探讨,以促进乐队指挥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乐队指挥;西方指挥;管弦乐队  乐队指挥需要掌握好节奏,要感情丰富,具备指挥基本知识。
期刊
摘 要:手风琴是当今世界最广泛普及的乐器之一。随着手风琴的广泛应用,演奏者在演奏形式上既要秉承传统手风琴的精华,更要不断研究手风琴的弹奏技巧。手风琴的触键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手风琴众多演奏技巧中,精准多样的触键方法能把乐曲情绪演绎得淋漓尽致,而这也是乐曲风格与内涵表现的关键。文章就手风琴的触键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手风琴;触键;演奏  由于手风琴属簧片乐器,它的簧片安装在木质的簧盒内,按下琴键
期刊
摘 要:舞蹈表演和情感表现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情感表现有助于人们全面准确地把握并升华舞蹈表演艺术的精髓,同时也更能够向人们传递舞蹈表演的思想和理念。因此,舞者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既需要做到动作标准、一气呵成,也需要重视并强化情感表达。文章首先对舞蹈表演中情感表现发挥的作用进行详细说明,其次客观全面地揭示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合理有效的改善路径,以期为提高舞蹈表演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的情感观察类真人秀采用演播室访谈和现场真人秀穿插的模式,多聚焦于两性情感,由演播室里的点评嘉宾和主持人观看第一现场嘉宾们的互动录像,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讨论和推测嘉宾们的互动情况及情感发展。同时,主持人的角色与其他类型真人秀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相比也发生了转换,在参与节目过程中承担了比以往更多的功能,而正是这样的转换对主持人的自身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文章就情感观察类真人秀主持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进程中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可以体现出各民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因此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和传承。文章立足于公共民俗学,探讨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民俗学;保护  非物
期刊
摘 要: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中国影视教育的引导者,从第五代导演扛起中国电影大旗到第六代导演多元化的探索以及新生代导演的崛起,都与其专业化的影视教育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化的影视教育,但是电影观念对影视教育依旧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综合性高校的影视教育中,职业教育与观念教育的选择便成为重中之重。文章分析了影视教育中职业教育与电影观念的含义,探究综合性高校、民办高校中影视教育的观念选
期刊
摘 要:舞蹈是比较久远的一种艺术形式,来自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多元化的社会意义以及作用。民族民间舞蹈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传递的不只是美感和艺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有信仰与习俗。四川凉山彝族的舞蹈孕育于彝族群众独特的生活环境,与彝族信仰和民俗都紧密相关,不仅凝聚了四川凉山彝族人们的情感表达和美好祈愿,还折射出一条沧桑的发展路径。因此,文章详细分析民族民间舞蹈特征,分析创作民族民间舞蹈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