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独秀的晋北剔刻花瓷罐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son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的这批雁北剔刻花瓷器,如果出土在宁夏、甘肃、青海等西北省份,恐怕多数会被归类于西夏瓷器。西夏王朝烧造瓷器以灵武窑为代表,但通过当地回民巷和磁窑堡两处窑址发掘可知,西夏窑业显然是受外来影响而肇始的。北宋灭亡后,西夏一度占领过晋西北的“武州八馆”,“在其撤退时可能将河曲等地窑场部分匠人掠走,以后发展了西夏制瓷手工业”,因而磁窑堡窑“直接受山西诸窑的影响外,还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陕西、河北诸窑的影响”。由于西夏很可能曾掠取山西民窑工匠发展了制瓷业,这就决定了西夏瓷与山西雁北民瓷在工艺、装饰方面有相似之外,如何区分它们的工艺及艺术差异,也许是今后北方民瓷研究中的重点任务之一。
其他文献
10月25日 多云  “样子像绅士,身披黑色袍,走起路来,摇摇又摆摆。”看了这个谜语,相信你一定猜到,谜底是鸭子,今天我要说的是外婆家的两只鸭子。  一个月前,我来到外婆家,看见多了两只小鸭子,我看到这两只鸭子特别小,就给它们取名叫“小小”和“小可”。听外婆说,这两只小鸭子是外婆家原来的那只老母鸭孵出来,我虽然有点不太相信,但是我很喜欢它们。瞧,这两只小家伙正向我走来,小可长着扁而宽的嘴巴,黑黄相
孩子小、工作忙、父母又不在身边,很多家长都曾经或者正在被这些问题困扰。为了找到两全其美的解决之道,一些家长想出了“拼养”这个办法。很多热衷此道的家长认为,拼养不仅可以给孩子找到伙伴,也能节省自己的时间,帮他们实现工作、孩子两不误的理想状态。然而也有人发现,拼养在带来便利的同时,还会引发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和纠纷……  工作、孩子两不误,三对父母互助式“拼养”尝甜头  刘艳和老公在北京建外大街开了一家
“你总出差、总出差,一点儿都不知道照顾这个家。”  “我这不也是想多挣钱,让你们过好点儿吗?你还什么都要靠我啊!”  这种对话,在王月兰家已不稀奇了,她和李军自结婚起,就过得磕磕绊绊,争吵不断,直到儿子出生,这个家才稍微和谐了些。  可好景不长。孩子上了小学,各种费用一下增加不少,孩子的教育也成了问题。两个人又开始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王月兰多少次想过离婚,但一看见孩子,就劝自己还是忍忍吧,孩子
近来,随着古钱币拍卖价格的飚升,古代银锭的收藏已引起愈来愈多的重视。  此银锭重1950克,长13厘米,高8.5厘米,褐色包浆老旧,底部银色灿然,印有阳文“平度州”、“匠李炳昌”、“乾隆年月”字样。    查三秦出版社《元宝图录》,除唐宋古银铤外,清代银锭绝大部分为咸丰、光绪、宣统年号,一千多枚中,仅有康熙年号一枚,乾隆年号一枚,可见其珍稀程度。据报道,2005年北京某拍卖公司乾隆五十八年五十两马